专利名称:一种儿童运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运动车。
背景技术:
运动车发展至今,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时间。目前,市场上的运动车已经是很成熟的产品,但大多数是针对成人的运动车,儿童运动车的种类并不多,发展也没有成人运动车迅速。现有的儿童运动车大多数是实现单方式换向和前进的,如利用脚踏板、脚蹬前进,或者利用摇杆前进,换向机构也是如此,不仅缺乏趣味性,而且功能单一,健身效果也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有效改善了现有儿童运动车锻炼单一、趣味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功能易切换,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运动车,包括车把和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车座、前轮轴、前轮组、后轮组和驱动装置,所述前轮轴与前梁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由前梁、后轮架和车座架三部分组成,所述前梁与后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车座架的下端与前梁固定连接,所述车座安装在车座架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轴上转动安装有前叉,所述前轮轴上且位于前叉的两侧均安装有踏板,所述前叉与前梁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前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前叉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由手动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手动驱动叉,所述手动驱动叉转动安装在前梁上,所述车把可拆卸安装在前叉上或手动驱动叉上。上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由对称设置的左前轮和右前轮组成,所述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转动安装在前轮轴的两端;所述后轮组由对称设置的左后轮和右后轮组成。上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板、第二连板、第一转动轴、左后轮轴和右后轮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手动驱动叉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板和第二连板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轴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连板与左后轮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板与右后轮轴固定连接;所述左后轮固定安装在左后轮轴上,所述右后轮固定安装在右后轮轴上,所述左后轮轴和右后轮轴均与后轮架转动连接。上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第三连板、第四连板、第二转动轴、连接座、第一脚蹬轴、第二脚蹬轴、第一脚蹬板和第二脚蹬板;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手动驱动叉铰接,所述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板和第四连板分别安装在第二转动轴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脚蹬轴的一端与第三连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蹬板安装在第一脚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脚蹬轴的一端与第四连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脚蹬板安装在第二脚蹬轴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座的上端与前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蹬轴和第二脚蹬轴均与连接座的下端转动连接。上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和车座架采用套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2、在不改变现有儿童运动车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只需经简单的改造即可实现在一辆车上同时锻炼上肢和下肢的目的,有效改善了现有儿童运动车锻炼单一、趣味性不强的问题,同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推广。3、产品结构独特,功能易于转换,运动方式多样性,保证了良好的运动性和趣味性。4、采用了不同的换向和前进方式,使儿童得到多种锻炼,不仅增加了运动车的健身效果,且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更具吸引力。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图。图4为图I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
I 一车把;2—车座;3 —车座架;
4 一后轮架;5 —前梁;6—手动驱动叉;
7—第一连杆;8-1 —第一连板;8-2—第二连板;
9 I一左后轮轴;9-2—右后轮轴;10 I一第一转动轴;
10-2 —第二转动轴; 11 一前叉;12-1—左前轮;
12 2—右前轮;12 3—左后轮;12-4—右后轮;
13—踏板;14 一前轮轴;15—第二连杆;
16 I—第三连板; 16-2—第四连板;17—连接座;
18-1 —第一脚蹬轴; 18-2—第二脚蹬轴; 19-1 一第一脚蹬板;
19 2 —第二脚蹬板; 20—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把I和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车座
2、前轮轴14、前轮组、后轮组和驱动装置,所述前轮轴14与前梁5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由前梁5、后轮架4和车座架3三部分组成,所述前梁5与后轮架4固定连接,所述车座架3的下端与前梁5固定连接,所述车座2安装在车座架3的上端,所述前轮轴14上转动安装有前叉11,所述前轮轴14上且位于前叉11的两侧均安装有踏板13,所述前叉11与前梁5之间设置有连接轴20,所述连接轴20的一端与前梁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20的另一端与前叉1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由手动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手动驱动叉6,所述手动驱动叉6转动安装在前梁5上,所述车把I可拆卸安装在前叉11上或手动驱动叉6上。如图2所示,所述前轮组由对称设置的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组成,所述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分别转动安装在前轮轴14的两端;所述后轮组由对称设置的左后轮12_3和右后轮12_4组成。如图I至图4所示,所述手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7、第一连板8-1、第二连板
8-2、第一转动轴10-1、左后轮轴9-1和右后轮轴9-2;所述第一连杆7的一端与手动驱动叉6铰接,所述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轴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板8-1和第二连板8-2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0-1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连板8-1与左后轮轴9-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板8-2与右后轮轴9-2固定连接;所述左后轮12-3固定安装在左后轮轴
9-1上,所述右后轮12-4固定安装在右后轮轴9-2上,所述左后轮轴9-1和右后轮轴9_2均与后轮架4转动连接。如图I至图4所示,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15、第三连板16-1、第四连板16-2、第二转动轴10-2、连接座17、第一脚蹬轴18-1、第二脚蹬轴18_2、第一脚蹬板19_1和第二脚蹬板19-2 ;所述第二连杆15的一端与手动驱动叉6铰接,所述四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轴1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板16-1和第四连板16-2分别安装在第二转动轴
10-2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脚蹬轴18-1的一端与第三连板1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蹬板19-1安装在第一脚蹬轴18-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脚蹬轴18-2的一端与第四连板1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脚蹬板19-2安装在第二脚蹬轴18-2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座17的上端与前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蹬轴18-1和第二脚蹬轴18-2均与连接座17的下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车座2和车座架3采用套管连接,可以升降自由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把车把I安装在手动驱动叉6上时,双脚放在踏板13上,双手前后拉动车把I时,即可实现脚动换向、手动前进锻炼上肢的目的;当把车把I安装在前叉11上时,双脚放在第一脚蹬板19-1和第二脚蹬板19-2上,双手转动车把1,双脚蹬踩第一脚蹬板19-1和第二脚蹬板19-2,即可实现手动换向、脚动前进锻炼下肢的目的;从而实现在一辆车上同时锻炼上肢和下肢,增加了儿童锻炼的趣味性和运动的多样性。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运动车,包括车把(I)和车架,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车座(2)、前轮轴(14)、前轮组、后轮组和驱动装置,所述前轮轴(14)与前梁(5)固定连接,所述车架由前梁(5)、后轮架(4)和车座架(3)三部分组成,所述前梁(5)与后轮架(4)固定连接,所述车座架(3 )的下端与前梁(5 )固定连接,所述车座(2 )安装在车座架(3 )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轴(14)上转动安装有前叉(11 ),所述前轮轴(14)上且位于前叉(11)的两侧均安装有踏板(13),所述前叉(11)与前梁(5 )之间设置有连接轴(20 ),所述连接轴(20 )的一端与前梁(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20)的另一端与前叉(1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由手动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手动驱动叉(6),所述手动驱动叉(6 )转动安装在前梁(5 )上,所述车把(I)可拆卸安装在前叉(11)上或手动驱动叉(6 )上。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组由对称设置的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组成,所述左前轮(12-1)和右前轮(12-2)分别转动安装在前轮轴(14)的两端;所述后轮组由对称设置的左后轮(12-3)和右后轮(12-4)组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7)、第一连板(8-1)、第二连板(8-2)、第一转动轴(10-1)、左后轮轴(9-1)和右后轮轴(9-2);所述第一连杆(7)的一端与手动驱动叉(6)铰接,所述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轴(10-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板(8-1)和第二连板(8-2)分别安装在第一转动轴(10-1)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连板(8-1)与左后轮轴(9-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板(8-2)与右后轮轴(9-2)固定连接;所述左后轮(12-3)固定安装在左后轮轴(9-1)上,所述右后轮(12-4)固定安装在右后轮轴(9-2)上,所述左后轮轴(9-1)和右后轮轴(9-2)均与后轮架(4)转动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驱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15)、第三连板(16-1)、第四连板(16-2)、第二转动轴(10-2)、连接座(17)、第一脚蹬轴(18-1 )、第二脚蹬轴(18-2)、第一脚蹬板(19-1)和第二脚蹬板(19-2);所述第二连杆(15)的一端与手动驱动叉(6)铰接,所述四连杆(15)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轴(1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板(16-1)和第四连板(16-2)分别安装在第二转动轴(10-2)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一脚蹬轴(18-1)的一端与第三连板(1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蹬板(19-1)安装在第一脚蹬轴(18-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脚蹬轴(18-2)的一端与第四连板(1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脚蹬板(19-2)安装在第二脚蹬轴(18-2)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座(17)的上端与前梁(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脚蹬轴(18-1)和第二脚蹬轴(18-2)均与连接座(17)的下端转动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儿童运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2)和车座架(3)采用套管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运动车,包括车把、车架、车座、前轮轴、前轮组、后轮组和驱动装置,前轮轴与前梁固连,车架由前梁、后轮架和车座架组成,前梁与后轮架固连,车座架下端与前梁固连,车座安装在车座架上端,前轮轴上转动安装有前叉,前轮轴上安装有踏板,前叉与前梁之间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一端与前梁固连,连接轴另一端与前叉转动连接;驱动装置由手动驱动机构和脚踏驱动机构组成,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手动驱动叉,手动驱动叉转动安装在前梁上,车把可拆卸安装在前叉上或手动驱动叉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改善了现有儿童运动车锻炼单一、趣味性不强的问题,同时功能易切换,成本低廉,易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B62M1/12GK202703816SQ20122030612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艳, 李永强 申请人: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