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079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调节方向盘的上下位置、前后位置的倾斜机构和/或伸缩功能的汽车的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转向装置如图41所示构成为将方向盘I的旋转传递给转向器单元2的输入轴3,伴随着输入轴3的旋转推拉左右一对拉杆4,对前车轮施加转向角。方向盘I支承固定在转向轴5的后端部,转向轴5在沿轴方向穿插于圆筒状的转向柱6的状态下,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转向柱6。此外,转向轴5的前端部经由万向接头7与中间轴8的后端部连接, 中间轴8的前端部经由别的万向接头9与输入轴3连接。另外,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是指车辆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下方向。以往,在这样的转向装置中,根据驾驶员的体格、驾驶姿势,设置用于调节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倾斜位置)的倾斜机构、和用于调节前后位置(伸缩位置)的伸缩机构。为了构成其中的倾斜机构,将转向柱6以能够以在左右方向设置的枢轴11为中心进行摆动移位的方式支承于车身10。此外,将固定在转向柱6的靠后端部分的移位托架18以能够进行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的移位的方式支承于受车身10支承的支承托架12。另一方面,为了构成伸缩机构,将转向柱6形成为以伸缩状伸缩自如地组合了外柱13和内柱14的构造,并且,将转向轴5形成为通过花键卡合等转矩传递自如、伸缩自如地组合了的外轴15和内轴16的构造。另外,图示的例中,还组装有以电动机17作为辅助动力源并实现为了操作方向盘I所需要的力的减小的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在倾斜机构和伸缩机构中,在除了电动式的构造之外的手动式的构造的情况下,形成为能够基于调节柄的操作,使方向盘I的位置处于能调节的状态,或能够固定在调节后的位置。对于这样的手动式的倾斜机构和伸缩机构,已广泛公知各种各样构造的机构。例如,在图41所示的构造的情况下,在固定设置于外柱13的移位托架18上,形成在外柱13的轴方向上长的伸缩用长孔19。此外,支承托架12具备从左右两侧夹着移位托架18的一对支承板部20,在这些支承板部20的彼此匹配的部分,分别形成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倾斜用长孔21。倾斜用长孔21—般为以枢轴11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而且,在伸缩用长孔19和倾斜用长孔21中,穿插调节杆22。在调节杆22,以从左右两侧夹着一对支承板部20的状态设置一对按压部,通过基于调节柄23 (参照图f图3)的操作进行动作的扩缩机构,使这些按压部彼此的间隔能够扩缩。调节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或前后位置时,通过使调节柄23在规定方向上摆动,由此,可扩大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由此,作用在一对支承板部20的内侧面和移位托架18的左右两侧的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小。而且,该状态下,调节杆22在伸缩用长孔19及倾斜用长孔21内能移位的范围内,能够调节方向盘I的倾斜位置及伸缩位置。调节后,通过使调节柄23朝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由此能够缩小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由此,摩擦力变大,能将方向盘I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
此外,在这样的转向装置中,在碰撞事故时发生驾驶员的身体与方向盘I碰撞的二次碰撞的情况下,为了缓和施加给驾驶员的冲击载荷,具备允许方向盘I朝前方移位的功能。具体而言,采用将支承托架12以能够通过二次碰撞时的冲击朝前方脱离的方式支承于车身10的构造。在具备这样的构造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若将方向盘I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的力弱,即,将外柱13保持在支承托架12的力弱,在发生二次碰撞时,外柱13可能相对于支承托架12朝前后方向(伸缩方向)或上下方向(倾斜方向)移动。在外柱13相对于支承托架12移动了的情况下,从外柱13对支承托架12的冲击的施加方式变化,因此,可能难以设计基于使支承托架12从车身10脱离的冲击吸收机构。另一方面,为了不增大调节柄23的操作量或操作力,就增大将外柱13保持在支承托架12的力,因此,优选增加用于确保该保持力的摩擦面的数量。日本特开平第10-35511号公报中,记载有通过使支承于转向柱的摩擦板和支承于支承托架的摩擦板在左右方向上重合而增加摩擦面的数量的构造。然而,在这样的构造的情况下,采用将各个摩擦板以仅能够进行左右方向的移位的方式支承于转向柱或支承托架的结构。因此,为了增加摩擦面的数量,需要多个摩擦板。因此,伴随着增加摩擦面而产生的左右方向尺寸、零件数量及重量的增大量分别变大。 另外,日本特开第2010-52639号公报中,记载有如下构造不管方向盘的上下位置如何,都使倾斜用长孔的、相对于与转向柱的中心轴正交的假想平面的倾斜角度比相对于转向柱的中心轴的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大,由此,用于在二次碰撞时阻止转向柱沿着倾斜用长孔的倾斜方向朝后上方移位。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第10-3551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第2010-526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充分确保将外柱保持在支承托架的力的转向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移位托架、第一贯通孔、支承托架、第二贯通孔、扩缩装置、摆动摩擦板和支承销。所述转向柱配置在在后端部固定方向盘的转向轴的周围,并旋转自如地支承该转向轴。所述移位托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柱的轴方向中间部。另外,该移位托架可与所述转向柱一体形成,或者,作为与所述转向柱分体的部件固定在该转向柱。第一贯通孔沿左右方向形成于所述移位托架。此外,所述支承托架具有以从左右两侧夹着移位托架的状态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并支承于车身。此外,第二贯通孔设置在所述左右一对支承板部的一部分上相互匹配的位置。所述扩缩装置具备调节杆;调节柄,其设置在该调节杆的一端部、从所述一对支承板部中的一方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上;一对按压部,其设置在该调节杆的一部分上、从左右两侧夹着所述一对支承板部的位置。该扩缩装置能够基于所述调节柄的操作、扩缩所述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所述摆动摩擦板被夹持于作为各自互相相向的一对面彼此之间的部分的、所述一对支承板部的各自的内侧面和所述移位托架的两侧的外侧面之间的部分及所述一对支承板部的各自的外侧面和所述一对按压部的各自的内侧面之间的部分的中至少一方。该摆动摩擦板在相互分离的两处位置具有摆动中心孔和导向长孔。所述支承销固定设置在夹持了所述摆动摩擦板的所述一对面中、进行所述方向盘的位置调节时与所述调节杆相对移位的一方的面的一部分或相对于该一方的面不动的部分,并与所述摆动中心孔卡合。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中,至少一方为在所述方向盘的位置调节方向上长的调节用长孔(伸缩用长孔或倾斜用长孔)。而且,所述调节杆穿插在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以及所述导向长孔。 对于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在通过扩大所述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而使所述摆动摩擦板的左右两侧的侧面与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所述一对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的状态下,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调节用长孔进行了移位,该情况下,所述摆动摩擦板一边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导向长孔移位,一边以所述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而且,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导向长孔中所述导向销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调节用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调节用长孔中所述调节杆穿插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不一致地构成。优选的是,第一贯通孔为在所述转向柱的轴方向上长的伸缩用长孔,夹持于所述一对面彼此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一方的摆动摩擦板在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伸缩用长孔移位了的情况下,一边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导向长孔移位,一边以所述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导向长孔中所述调节杆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伸缩用长孔的长度方向(转向柱的轴方向)不一致地构成。代替地或追加地,第二贯通孔为上下方向上长的倾斜用长孔,夹持于所述一对面彼此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一方的摆动摩擦板在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倾斜用长孔移位了的情况下,一边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导向长孔移位,一边以所述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导向长孔中所述调节杆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倾斜用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倾斜用长孔中所述调节杆穿插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不一致地构成。可使所述导向长孔沿着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直线形成为直线状,或者,沿着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圆弧形成为圆弧状。代替地,可使所述导向长孔以相对于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直线倾斜的状态形成为直线状,或者,以相对于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圆弧倾斜的状态形成为圆弧状。优选的是,在所述摆动摩擦板的一部分上,在从所述导向长孔的宽度方向两侧缘中的发生二次碰撞时从所述调节杆施加冲击性按压力的单侧缘与所述导向长孔的宽度方向单侧分离的部分上,与该导向长孔并列地设置强度调节用长孔,由此,在这些强度调节用长孔和导向长孔之间,设置能够基于所述冲击性按压力朝所述强度调节用长孔的侧塑性变形的桥部。
优选的是,所述摆动摩擦板与具备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所述一对面中的一方的面的部件和具备另一方的面的部件中至少一方的部件,由硬度不同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优选的是,对所述摆动摩擦板实施用于增大摩擦系数的表面加工,具体而言,实施用于使摩擦系数为O. 15以上的表面加工。此外,优选的是,所述摆动摩擦板由铁、铁类合金、铝或铝合金形成。发明效果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在将方向盘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产生将转向柱保持在支承托架的力,即,抑制转向柱在该支承托架上向方向盘的位置调节方向移位的力,在缩小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的状态下,摆动摩擦板的两侧的侧面与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一对面之间的抵接部分别作为用于确保保持力的摩擦面有效发挥功能。S卩,本发明的情况下,为了使转向柱相对于支承托架在位置调节方向上移位,需要使调节杆沿着调节用长孔(伸缩用长孔或倾斜用长孔)移位。此外,为了像这样使调节杆沿 着调节用长孔移位,需要一边使该调节杆沿着导向长孔移位,一边使摆动摩擦板以支承销为中心摆动。与此相对,本发明的情况下,在通过缩小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使摆动摩擦板的两侧的侧面与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一对面之间的抵接部(2个摩擦面)的表面压力上升的状态下,通过作用在所述抵接部的摩擦力,充分抑制了摆动摩擦板以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尤其是,本发明的情况下,为了使摆动摩擦板以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仅使该摆动摩擦板的两侧的侧面与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一对面之间的抵接部中任意一方的抵接部产生滑动是不够的,需要使双方的抵接部分别产生滑动。因此,所述双方的抵接部分别作为用于确保将转向柱保持在支承托架的力的摩擦面发挥功能。这样,本发明的情况下,与通过使夹持摆动摩擦板的一对面彼此直接抵接、并使这些面彼此的抵接部作为所述摩擦面的构造相比,能够使该摩擦面的数量增加I个。其结果,能够提高所述转向柱相对于所述支承托架的保持力。尤其是,本发明的情况下,仅通过在所述一对面彼此之间设置一块摆动摩擦板,就能够增加所述摩擦面的数量。因此,分别能够充分抑制伴随该摩擦面增加而产生的左右方向尺寸、零件数量及重量的增大量。此外,本发明的情况下,二次碰撞时,所述摆动摩擦板在该摆动摩擦板的两侧的侧面及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一对面的抵接部与所述支承销之间,关于所述转向柱的轴方向被压缩而有挠曲的倾向。由此,所述摆动摩擦板的厚度尺寸有变厚的倾向,所述按压部彼此之间的按压力增大。能够与获得这样的效果的程度相对应确保将转向柱保持在支承托架的力。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形态,发生二次碰撞时,伴随着在摆动摩擦板设置的桥部塑性变形,设置在该摆动摩擦板的导向长孔的宽度方向单侧缘变形。其结果,该导向长孔的宽度方向单侧缘中导向销卡合的部分的长度方向或切线方向与调节用长孔中调节杆穿插的部分的长度方向或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增大。由此,通过所述导向长孔的宽度方向单侧缘和所述导向销卡合而产生的、对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调节用长孔的移位的阻止力增大。因此,能够使发生二次碰撞时转向柱相对于支承托架的保持力更大。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形态,摆动摩擦板的两侧的侧面与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一对面之间的抵接部中、至少一方的抵接部成为硬度不同的面彼此的抵接部。因此,伴随二次碰撞的发生,有在该硬度不同的面彼此的抵接部产生滑动的倾向的情况下,通过高硬度侧的面咬入低硬度侧的面,能够难以在该抵接部产生滑动。因此,能够与获得这样的效果的程度对应地,增大转向柱相对于支承托架的保持力。


图I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I例的侧面图。图2 (A)是图I的右半部放大图,图2 (B)是图2 (A)的a_a剖视图。图3是图2 (A)的b-b剖视图。图4是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状态示出的、与图2 (A)的左半部相当的图,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后端部的状态。图5是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前端部的状态的、与图4 一样的图。
图6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2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下端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7是图6的c-c剖视图。图8是示出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上端部的状态的、与图6 —样的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3例的、与图7 —样的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4例的、与图I 一样的图。图11是图10的右半部放大图。图12是图11的d-d剖视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5例的、与图I 一样的图。图14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6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后端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15是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前端部的状态的、与图14 一样的图。图16是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的、与图14 一样的图。图1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7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上端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18是以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下端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17 —样的图。图19是以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17 —样的图。图20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8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下端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21是以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20 —样的图。图22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9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后端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23是以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22 —样的图。图24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0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25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1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26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2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
图27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3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28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4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2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5例的、与图2 (A) 一样的图。图30是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的状态示出的、与图29的左半部对应的图,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后端部的状态。图31是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前端部的状态的、与图30 —样的图。 图32是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的、与图30 —样的图。图33是以二次碰撞发生后的状态示出的、与图32 —样的图。图34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6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下端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35是示出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上端部的状态的、与图34 —样的图。图36是以调节杆位于倾斜用长孔的中间部且二次碰撞发生后的状态示出的、与图34 —样的图。图3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7例的、与图I 一样的图。图38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8例以省略了一部分部件、且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中间部的状态示出的、与图4 一样的图。图39是示出调节杆位于伸缩用长孔的前端部的状态的、与图38 —样的图。图4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9例的、与图I 一样的图。图41是以局部剖切的状态示出以往的转向装置的I例的大致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转向装置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在用于将外柱保持在支承托架的构造上具有特征。因此,对该构造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对于包括伸缩机构、倾斜机构、以及用于在二次碰撞时使支承托架相对于车身向前方脱离的机构的转向装置的基本构造,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采用公知的构造,能够获得同样的作用及效果。[实施方式的第I例]图广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I例。本例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柱6a、转向轴5a、伸缩用长孔19a、支承托架12a、倾斜用长孔21a、扩缩装置24、和一对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其中的转向柱6a构成为使配置在后侧的外柱13a的前端部和配置在前侧的内柱14a的后端部以能够在轴方向相对移位的方式嵌合,从而全长能够伸缩。在转向柱6a的内侧,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向轴5a。转向轴5a使配置在后侧的圆管状的外轴15a的前端部和配置在前侧的内轴16a的后端部花键卡合,从而构成为能够进行转矩传递及全长伸缩。而且,分别通过单列深槽型滚珠轴承等能够支承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轴承,将外轴15a的中间部靠后端部分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外柱13a的后端部内侧,将内轴16a的中间部靠前端部分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内柱14a的前端部内侧。在外轴15a的后端部且从外柱13a的后端开口突出的部分,固定方向盘I (参照图41)。此外,在内柱14a的前端部上表面焊接固定枢轴支承托架26,通过在左右方向上设置的枢轴11a,将该枢轴支承托架26以能够进行上下方向的摆动移位的方式支承于车身10 (参照图41)。移位托架18a以朝外柱13a的下方突出的状态固定设置在成为转向柱6a的轴方向中间部的、外柱13a的前半部。本例的情况下,外柱13a是通过对铝类合金或镁类合金等轻合金压铸成型而与移位托架18a —体形成的。也可代替性地在钢管上焊接移位托架18a而获得外柱13a。移位托架18a由在左右方向上分离配置的一对被夹持板部27构成。而且,在一对被夹持板部27的彼此匹配的位置,以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状态形成均在外柱13a的轴方向上长的伸缩用长孔19a。另外,也可将上述那样的移位托架18a以朝转向柱6a的上方突出的状态设置。支承托架12a是通过焊接等将均由钢板等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性的金属板制造的多个元件彼此一体结合固定而形成的,具备左右一对安装板部28和左右一对支承板部20a。通过在转向装置的技术领域周知的构造,将支承托架12a的安装板部28以能够通过 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向前方脱离的方式支承于车身10。此外,支承板部20a以从左右两侧夹着移位托架18a的状态配置。这些支承板部20a的一部分中,在相互匹配且与伸缩用长孔19a的一部分匹配的位置,形成均在上下方向上长的倾斜用长孔21a。本例的情况下,使倾斜用长孔21a分别形成为以枢轴Ila为中心的部分圆弧状。另外,本例的转向装置也可构成为在支承板部20a,代替上下方向上长的倾斜用长孔21a而设置圆孔,且仅具备伸缩机构。扩缩装置24由调节杆22a、调节螺母29和调节柄23构成。本例的情况下,将调节杆22a从图3的右方穿插于伸缩用长孔19a和倾斜用长孔21a。而且,在调节杆22a的顶端部,在从一方(图3的左方)的支承板部20a突出的外螺纹部拧合调节螺母29。此外,该状态下,使在调节杆22a的基端部设置的头部30以仅能够进行沿着该倾斜用长孔21a的长度方向的移位的方式、卡合于在另一方(图3的右方)的支承板部20a形成的倾斜用长孔21a。此外,在调节螺母29上固定调节柄23的基端部。而且,通过摆动调节柄23,使外螺纹部相对于调节螺母29的拧入量变化,由此,能够扩缩作为一对按压部的、该调节螺母29和头部30之间的间隔。或者,作为扩缩装置,也可在调节杆的基端部或顶端部,设置能基于调节柄的操作扩缩轴方向尺寸的凸轮装置。一对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为由铁、铁类合金、铝、铝合金等的金属板制造的椭圆形的平板部件。另外,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优选由与构成支承托架12a的钢板不同的金属板来制造。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分别在长度方向一端部具有摆动中心孔31,并且,从长度方向中间部到另一端部具有直线状的导向长孔32。将这样的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分别夹持在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和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之间部分。此外,该状态下,在各个导向长孔32中,以能够进行沿着该导向长孔32的移位的方式穿插调节杆22a,并且,在摆动中心孔31中,以仅能够进行以支承销33为中心的摆动移位的方式卡合朝外柱13a的中间部两侧的侧面突出设置的支承销33。本例的情况下,使导向长孔32沿着连结调节杆22a和支承销33的直线形成为直线状。此外,本例中,使支承销33以在外柱13a的中间部两侧的侧面中的比伸缩用长孔19a靠后方且上方的部分,且与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的调节无关地总是位于支承板部20a的后方的部分突出的状态设置。此外,如图2 (B)所示,在支承销33的顶端部、从摆动中心孔31突出的部分,设置具有比摆动中心孔31的内径尺寸大的外径尺寸的止脱用的头部42。另外,也可将支承销33突出设置在外柱13a的中间部两侧的侧面中、比伸缩用长孔19a靠前方且与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的调节无关地总是位于支承板部20a的前方的部分。该情况下,将移位托架18a设置在外柱13a的中间部至后半部。此外,本例的情况下,将支承销33设置在转向柱6a的中心轴上。但也可将该支承销33设置在转向柱6a的中心轴的上方或下方。本例的情况下,在调节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或前后位置时,使调节柄23朝规定方向(一般为下方)摆动,由此,可扩大调节螺母29和调节杆22a的头部30之间的间隔。其结果,构成移位托架18a的一对被夹持板部27彼此的间隔弹性地扩大,由此,外柱13a的前端部的内径弹性地扩大,该外柱13a的前端部内周面和内柱14a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同时,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及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以及,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及头部30的内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该状态下,调节杆22a能够在伸缩用长孔19a及倾斜用长孔21a内能移位的范围 内调节方向盘I的位置。尤其是,本例的情况下,为了调节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如果调节杆22a在伸缩用长孔19a内能移位的范围内,使外柱13a朝前后方向移位,则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以支承销33为中心摆动。即,当使外柱13a朝前方移位时,从图5所示的状态到图4所示的状态,调节杆22a沿着伸缩用长孔19a及导向长孔32移位,并且,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以支承销33为中心朝图4及图5的逆时针方向摆动移位。其结果,调节杆22a和支承销33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相对移位。与此相对,当使外柱13a朝后方移位时,从图4所示的状态到图5所示的状态,调节杆22a沿着伸缩用长孔19a及导向长孔32移位,并且,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以支承销33为中心朝图4及图5的顺时针方向摆动移位。其结果,这些调节杆22a和支承销33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移位。此外,本例的情况下,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导向长孔32的长度方向和伸缩用长孔19a的长度方向保持非平行状态,并不相互一致。调节了方向盘I的位置后,使调节柄23朝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一般为上方)摆动,由此,缩小调节螺母29和头部30之间的间隔。由此,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及头部30的内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上升,将方向盘I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在这样构成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为了在将方向盘I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时,产生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即,抑制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朝方向盘I的位置调节方向移位的力,在缩小调节螺母29和头部30之间的间隔的状态下,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及移位托架18a的两侧的外侧面之间的抵接部作为用于确保将外柱13a保持在支承托架12a的力、尤其是关于前后方向(外柱13a的轴方向)的保持力的摩擦面,有效地发挥功能。S卩,本例的情况下,为了使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在前后方向上移位,需要使调节杆22a沿着伸缩用长孔19a移位。为了使调节杆22a沿着伸缩用长孔19a移位,需要一边使调节杆22a沿着导向长孔32移位,一边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以支承销33为中心摆动。因此,在缩小调节螺母29与头部30之间的间隔,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及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上升的状态下,通过作用在这些抵接部的摩擦力,抑制调节杆22a沿着导向长孔32移位。尤其是,本例的情况下,为了使调节杆22a沿着导向长孔32移位,仅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及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的抵接部中任意一方的抵接部产生滑动是不够的,需要使双方的抵接部分别产生滑动。因此,所述双方的抵接部分别作为用于确保前后方向的保持力的摩擦面有效发挥功能。因此,与使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与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直接抵接、并将这些面彼此的抵接部作为摩擦面的情况相比,本例的情况下,能够使摩擦面的数量在每个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设置处各增加I个。其结果,能够与该量相对应地提高前后方向的保持力。此外,本例的情况下,仅通过在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和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之间,分别各设置一块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就能够使它们之间部分的摩擦面的数量分别各增加 I个。因此,分别能够充分抑制与摩擦面增加相伴随的、左右方向尺寸、零件数量及重量的增大。此外,本例的情况下,在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及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上升的状态下,当对外柱13a施加朝向的冲击载荷时,支承销33强力按压摆动中心孔31的内侧缘。由此,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有挠曲倾向,这些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宽度尺寸有增大的倾向。由此,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及头部30的内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上升。其结果,能够确保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中的关于前后位置的调节方向的保持力。此外,本例的情况下,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两侧的侧面与支承托架12a的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的抵接部成为硬度不同的面彼此的抵接部。因此,在处于伴随二次碰撞的发生而在该硬度不同的面彼此的抵接部产生滑动的倾向的情况下,高硬度侧的面咬入低硬度侧的面,由此,能够难以在该抵接部产生滑动。由此,也能够确保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中的关于前后位置的调节方向的保持力。另外,本例中,摆动摩擦板25夹着外柱13a配置在左右两侧,但也可仅配置在左右方向单侧。此外,本例中,内柱14a配置在前方侧,外柱13a配置在后方侧,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内柱配置在后方侧、外柱配置在前方侧的转向装置中。此外,在摆动摩擦板25的摩擦系数并不足够时,可在摩擦板的表面施行电镀、涂装、喷丸、网纹滚花加工等表面处理。另夕卜,该情况下,优选使摆动摩擦板25的表面的摩擦系数为O. 15以上。[实施方式的第2例]图6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2例。本例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的构造不同,在构成支承托架12a的一对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与移位托架18a的两侧的外侧面之间,未设置伸缩用摆动摩擦板,而是使它们的侧面彼此直接抵接。代替于此,本例的情况下,在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之间、及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杆22a的头部30a的内侧面之间,分别各夹持一块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本例的情况下,一对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是通过由金属板制造的椭圆形的平板部件构成。这些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分别在长度方向一端部具有摆动中心孔35,并且,从长度方向中间部至另一端部具有直线状的导向长孔36。将这样的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分别夹持在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及调节杆22a的头部30a的内侧面之间。该状态下,将调节杆22a以能够进行沿着该导向长孔36的移位的方式穿插在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的导向长孔36中。与此同时,将在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的一部分中、以向从倾斜用长孔21a离开的部分突出的状态设置的支承销37,以能够仅进行以支承销37为中心的摆动移位的方式卡合在摆动中心孔35。本例的情况下,将支承销37设置在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中比倾斜用长孔21a靠前方且上方的位置。本例的情况下,在调节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上下位置或前后位置时,也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的情况一样,使调节柄23朝规定方向摆动,由此,可扩大调节螺母29和调节杆22a的头部30a之间的间隔,使外柱13a的前端部内周面与内柱14a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而且,该状态下,调节杆22a在伸缩用长孔19a及倾斜用长孔21a内能移位的范围内调节方向盘I的位置。但是,在本例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也可构成为通过代替伸缩用长孔19a而在移位托架18a设置圆孔,由此仅设置倾斜位置调节机构。
尤其是,本例的情况下,为了调节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如果调节杆22a在倾斜用长孔21a内能移位的范围内,使外柱13a在上下方向上移位,则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如图6及图8所示,以支承销37为中心摆动。即,当使外柱13a朝下方移位时,从图8所示的状态到图6所示的状态,调节杆22a沿着倾斜用长孔21a及导向长孔36移位,并且,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以支承销37为中心朝图6及图8的顺时针方向摆动。由此,调节杆22a和支承销37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相对移位。与此相对,当使外柱13a朝上方移位时,从图6所示的状态到图8所示的状态,调节杆22a沿着倾斜用长孔21a及导向长孔36移位,并且,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以支承销37为中心朝图6及图8的逆时针方向摆动。由此,调节杆22a和支承销37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相对移位。此外,本例的情况下,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导向长孔36中卡合调节杆22a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倾斜用长孔21a中穿插调节杆22a的部分的切线方向并不相一致。调节方向盘I的位置之后,使调节柄23朝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缩小调节螺母29与头部30a之间的间隔。由此,使外柱13a的前端部内周面与内柱14a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上升,将方向盘I保持在调节后的位置。本例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也因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的情况一样理由,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的两侧面与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及头部30a的内侧面之间的抵接部作为用于分别确保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中的上下方向的保持力的摩擦面有效发挥功能。因此,与通过使夹持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的一对面彼此直接抵接、并将这些面彼此的抵接部作为摩擦面的构造相比,本例的情况下,能够使该摩擦面的数量在每个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的设置处各增加I个。其结果,能够提高上下方向的保持力。此外,本例的情况下,仅通过在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用螺母29的内侧面及头部30a的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分别各设置一块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就能够使它们之间部分的摩擦面的数量分别各增加I个。因此,分别能够充分抑制与该摩擦面增加相伴随的、左右方向尺寸、零件数量及重量的增大。此外,本例的情况下,当在二次碰撞时对外柱13a施加朝向前方的冲击载荷时,调节杆22a沿着倾斜用长孔21a向上方移位,外柱13a有上扬的倾向。由此,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在被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以及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及调节杆22a的头部30a的内侧面之间夹持的部分、与支承销37之间的部分被压缩并有挠曲的倾向,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的宽度尺寸有增大的倾向。而且,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与被夹持板部27的外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上升。其结果,能够确保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中的关于上下方向的保持力。对于其他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3例]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3例。本例的情况下,将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夹持在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与外柱13a的被夹持板部27的外侧面之间的部分。其他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2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4例]图10 图12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4例。本例具有组合了实施方式的第I例及第2例的构造。即,在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和被夹持板部27的外侧面之间,夹持伸缩 用摆动摩擦板25,在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和调节螺母29的内侧面之间及支承板部20a的外侧面与调节杆22a的头部30a的内侧面之间,夹持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通过这样的构造,由此能够将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在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确保。其他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及第2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5例]图1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5例。本例具有将本发明应用到了日本特开第2010-52639号公报记载的构造中的构造。即,与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上下位置无关地,使倾斜用长孔21b的相对于与转向柱6a的中心轴正交的假想平面α的倾斜角度β比相对于转向柱6a的中心轴的前后方向Y的倾斜角度δ大。因此,基于二次碰撞时对方向盘I施加的朝向前方的冲击载荷,欲使调节杆22a向倾斜用长孔21b的前下方移位的分力切实地比欲使调节杆22a朝倾斜用长孔21b的后上方移位的分力大。其结果,防止了外柱13a上扬,能够使方向盘I与驾驶员的身体相碰撞的位置适宜。其他部分的结构及作用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6例]图14 图16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6例。本例的情况下,使在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a上形成的摆动中心孔31和导向长孔32a中的导向长孔32a形成为圆弧状,并且,将这些摆动中心孔31和导向长孔32a配置在同一圆弧上。与此相配合,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a形成为圆弧形。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前后位置的调节时、以调节杆22a为中心的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a的摆动更平滑地进行。此外,本例的情况下,能够与方向盘I的前后位置无关地,使外柱13a的轴方向与导向长孔32a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ε大致一定并且某种程度上变大。其结果,能够与二次碰撞时对方向盘I施加的朝前方的冲击载荷无关地,使调节杆22a难以沿着导向长孔32a向前下方移位。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7例]图17 图19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7例。本例的情况下,使在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a形成的摆动中心孔35和导向长孔36a中的该导向长孔36a形成为圆弧状,并且,将这些摆动中心孔35和导向长孔36a配置在同一圆弧上。与此相配合,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a形成为圆弧形。由此,能够使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上下位置的调节时、以调节杆22a为中心的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a的摆动更平滑地进行。此外,本例的情况下,能够与方向盘I的上下位置无关地,使倾斜用长孔21a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导向长孔36a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大致一定并且某种程度上变大。其结果,能够与二次碰撞时对方向盘I施加的朝前方的冲击载荷无关地,更有效地防止调节杆22a沿着倾斜用长孔21a向上方移位,防止外柱13a上扬。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2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8例]
图20及图21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8例。本例的情况下,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b的形状、及导向长孔36b的形成方向与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情况不同。即,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b的宽度方向两侧缘中的单侧缘形成为圆弧,由此,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b的表面积比实施方式的第2例的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 (参照图6)大。由此,能够使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中的关于上下方向的保持力更大。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2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9例]图22及图2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9例。本例的情况下,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b的形状、及导向长孔32b的形成方向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的情况不同。即,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b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由此,使该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b的表面积比实施方式的第I例的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大。由此,能够使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更大。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0例]图24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0例。本例的情况下,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c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并且,将支承销33设置得比伸缩用长孔19a靠前侧且在外柱13a的上方。由此,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c中、夹持在支承板部20a (参照图f图3)和被夹持板部27之间的部分的表面积变大。此外,通过使导向长孔32c形成为圆弧,由此,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c的摆动移位平滑,并且,二次碰撞时调节杆22a难以沿着导向长孔32c移位。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1例]图25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1例。本例的情况下,将支承销33设置在伸缩用长孔19a的前方。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0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2例]图26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2例。本例的情况下,将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形成为下边为圆弧的大致三角形,将支承销33设置在伸缩用长孔19a的后端部的上方。由此,能够与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前后位置无关地,抑制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的从被夹持板部27的下端缘及外柱13a的前端缘突出的突出量,能够使转向装置小型化。此外,本例的情况下,能够使导向长孔32c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连结调节杆22a和支承销33的直线所成的角K某种程度上变大(图示的状态下,大约60度)。此外,也能够使导向长孔32c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法线方向与伸缩用长孔19a的长度方向所成的角λ某种程度上变大(图示的状态下,大约75度)。为了提高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中的关于前后方向的保持力,优选尽可能增大角K及角λ。但是,若使这些角K及角λ中任意一方为90度以上,则在调节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前后位置时,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不能以支承销33为中心进行摆动移位。考虑到以上这一点,与外柱13a的前后位置无关地,优选使角K及角λ分别为大于50度且80度以下,更优选为60度以上70度以下。本例的情况下,由于摩擦面的面积变大,因此,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的两侧面的摩擦系数大(摩擦系数为O. 15以上),这样的话可能会产生如下问题。即,使调节柄23朝规定方向摆动,将调节螺母29和调节杆22a的头部30a之间的间隔扩大,使外柱13a的前端部内周面与内柱14a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该状态下,在调节外柱13a的前后位置的情况下,若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的两侧面的摩擦阻力大,则可能该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难以摆动移位并难以调节外柱13a的前后位置。本例的情况下,为了抑制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的两侧面的全体或一部分的摩擦系数(不足O. 15),形成二硫化钥、氟树脂、或DLC (类金刚石碳)等固体润滑材的润滑皮膜。因此,即使在与外柱 13a的前后位置无关地、使角K及角λ某种程度上变大的情况下,也能在使调节柄23朝规定方向摆动了的状态下平滑地进行外柱13a的前后位置的调节。但是,在角K及角λ不足50度的情况下,优选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d的摩擦系数为O. 15以上。其他部分的构造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0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3例]图27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3例。本例的情况下,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并且,将支承销33设置在支承板部20a的下端部的前方。由此,增大与支承板部20a抵接的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的表面积,增大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此外,通过使导向长孔36c形成为圆弧状,由此,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的摆动移位平滑,并且,二次碰撞时调节杆22a难以沿着导向长孔36c进行移位。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2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4例]图28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4例。本例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的第13例一样,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并且,使导向长孔36c形成为圆弧状,但与实施方式的第13例不同的是,将支承销37设置在支承板部20a的前上方。本例的情况下,能够使倾斜用长孔21a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导向长孔36c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μ某种程度上变大(图示的状态下,大约70度)。此外,能够使导向长孔36c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连结该调节杆22a和支承销37的直线所成的角V某种程度上变大(图示的状态下,大约65度)。为了提高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优选尽可能增大角μ及角v。但是,若使这些角μ及角V的中任意一方为90度以上,则在调节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上下位置时,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不能以支承销37为中心进行摆动移位。考虑到以上这一点,与外柱13a的上下位置无关地,使角μ及角V分别优选为大于50度且80度以下,更优选为60度以上70度以下。该情况下,若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的两侧面的摩擦系数大(摩擦系数为O. 15以上),则可能会产生如下问题。即,使调节柄23朝规定方向摆动,将调节螺母29与调节杆22a的头部30a之间的间隔扩大,使外柱13a的前端部内周面与内柱14a的后端部外周面之间的嵌合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该状态下,在调节外柱13a的上下位置的情况下,若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的两侧面的摩擦阻力大,则可能该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c难以摆动移位,且难以调节外柱13a的上下位置。本例的情况下,为了抑制伸缩用摆动摩擦板34c的两侧面的全体或一部分的摩擦系数(不足O. 15),形成二硫化钥、氟树脂、或DLC (类金刚石碳)等固体润滑材的润滑皮膜。因此,即使在与外柱13a的前后位置无关地使角K及角λ某种程度上变大的情况下,也能在使调节柄23朝规定方向摆动了的状态下,平滑地进行外柱13a的上下位置的调节。与此相对,在角μ及角V不足50度的情况下,优选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的摩擦系数为O. 15以上。其他部分的构造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3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5例]图29 图33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5例。本例的情况下,使伸缩用摆动摩擦 板25e形成为大致三角形,使其表面积更大,并且,在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e上形成直线状的导向长孔32e。此外,在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e的一部分中,在从导向长孔32e的宽度方向两侧缘中的二次碰撞时施加来自调节杆22a的冲击载荷的单侧缘(图29 图32的下侧缘)与该导向长孔32e的宽度方向单侧分离的部分上,与该导向长孔32e平行地设置强度调节用长孔38。由此,在这些导向长孔32e和强度调节用长孔38之间,设置二次碰撞时基于对导向长孔32e的单侧缘施加的冲击载荷朝该强度调节用长孔38侧能够塑性变形的桥部39。本例的情况下,二次碰撞时,如图33所示,桥部39被调节杆22a按压,在强度调节用长孔38侧发生塑性变形,伴随于此,导向长孔32e的单侧缘变形。其结果,导向长孔32e的单侧缘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外柱13a的轴方向所成的角度η增大。由此,能够使调节杆22a难以沿着伸缩用长孔19a移位。因此,能够使二次碰撞时的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更大。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I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6例]图34 图36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6例。本例的情况下,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d的宽度方向两侧缘中的单侧缘形成为圆弧,使其表面积更大,并且,在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d设置直线状的导向长孔36d。此外,在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d的一部分上,在从导向长孔36d的宽度方向两侧缘中的二次碰撞时施加来自调节杆22a的冲击载荷的单侧缘(图34^图36的上侧缘)与该导向长孔36d的宽度方向单侧分尚的部分上,与该导向长孔36d并列地设置强度调节用长孔40。由此,在这些导向长孔36d和强度调节用长孔40之间,设置能够朝该强度调节用长孔40侧塑性变形的桥部41。本例的情况下,二次碰撞时,如图36所示,桥部41被调节杆22a按压,在强度调节用长孔40侧发生塑性变形,伴随于此,导向长孔36d的单侧缘变形。其结果,导向长孔36d的单侧缘中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倾斜用长孔21a中该调节杆22a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Θ增大。由此,能使得调节杆22a难以沿着倾斜用长孔21a移位。因此,能够使二次碰撞时的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更大。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2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7例]图37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7例。本例具有组合了实施方式的第15例及第16例的构造。即,通过在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e设置强度调节用长孔38而设置桥部39,通过在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4d设置强度调节用长孔40而设置桥部41。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5例及第16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8例]图38及图39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8例。本例的情况下,在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f设置圆弧状的导向长孔32f。此外,在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f的一部分上,与导向长孔32f并列地设置圆弧状的强度调节用长孔38a,由此,设置二次碰撞时能塑性变形的圆弧状的桥部39a。此外,在导向长孔32f中、伴随二次碰撞时从调节杆22a施加的冲击载荷而应力集中的长度方向一端缘(图38的下端缘),设置缺口部42。通过设置这样的缺口部42,由此,二次碰撞时易使桥部39a变形。其他部分的结构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15例一样。[实施方式的第19例]图40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19例。本例具有组合了实施方式的第5例及第15 例的构造。即,与方向盘I (参照图41)的上下位置无关地,使倾斜用长孔21b的相对于与转向柱6a的中心轴正交的假想平面α的倾斜角度β、比相对于转向柱6a的中心轴的前后方向Y的倾斜角度δ大,并且,通过在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e上设置强度调节用长孔38而设置桥部39。其他部分的构造及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5例及第15例一样。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夹着转向柱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块伸缩用摆动摩擦板或倾斜用摆动摩擦板的构造,或在夹着转向柱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组伸缩用摆动摩擦板及倾斜用摆动摩擦板的组合的构造,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仅在转向柱的左右两侧中任一侧设置伸缩用摆动摩擦板、倾斜用摆动摩擦板或它们的组合的结构。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在调节方向盘的位置时,为了使以支承销为中心的摆动摩擦板的摆动平滑地进行,也可在与导向长孔卡合的调节杆的外周面形成树脂涂覆层,或者在该调节杆上外嵌圆筒状的辊或轴承。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具有汽车用的倾斜及伸缩功能的转向装置、或具备倾斜机构及伸缩功能中任一者的转向装置。附图标记说明I方向盘2转向器单元3输入轴4 拉杆5、5a 转向轴6、6a 转向柱7万向接头8中间轴9万向接头10 车身IlUla 枢轴12、12a支承托架
13、13a 外柱14、14a 内柱15、15a 外轴16、16a 内轴17电动机18、18a移位托架19、19a伸缩用长孔20、20a支承板部
21、21a倾斜用长孔22、22a 调节杆23调节柄24扩缩装置25、25a 25f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6枢轴支承托架27被夹持板部28安装板部29调节螺母30 头部31摆动中心孔32、32a 32f导向长孔33支承销34、34a 34e倾斜用摆动摩擦板35摆动中心孔36、36a 36e 导向长孔37支承销38强度调节用长孔39 桥部40强度调节用长孔41 桥部42 头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向装置,其中,所述转向装置具备 转向柱,其配置于在后端部固定方向盘的转向轴的周围,并旋转自如地支承该转向轴; 移位托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柱的轴方向中间部; 第一贯通孔,其沿左右方向形成于所述移位托架; 支承托架,其支承于车身,并具有以从左右两侧夹着所述移位托架状态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承板部; 第二贯通孔,其设置在所述一对支承板部的一部分上相互匹配的位置, 扩缩装置,其具备调节杆;调节柄,其设置在该调节杆的一端部、从所述一对支承板部中的一方的外侧面突出的部分上;一对按压部,其设置在该调节杆的一部分上、从左右两侧夹着所述一对支承板部的位置,所述扩缩装置能够基于所述调节柄的操作扩缩所述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 摆动摩擦板,其被夹持于作为各自互相相向的一对面彼此之间的部分的、所述一对支承板部的各自的内侧面和所述移位托架的两侧的外侧面之间的部分,以及所述一对支承板部的各自的外侧面和所述一对按压部的各自的内侧面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摆动摩擦板在相互分离的两处位置具有摆动中心孔和导向长孔;和 支承销,其固定设置在夹持了所述摆动摩擦板的所述一对面中的、进行所述方向盘的位置调节时与所述调节杆相对移位的一方的面的一部分或相对于该一方的面不动的部分,并与所述摆动中心孔卡合, 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中,至少一方为在所述方向盘的位置调节方向上长的调节用长孔,所述调节杆穿插在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以及所述导向长孔中, 在通过扩大所述一对按压部彼此的间隔而使所述摆动摩擦板的左右两侧的面与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所述一对面的抵接部的表面压力降低乃至失去的状态下,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调节用长孔进行了移位,该情况下,所述摆动摩擦板一边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导向长孔移位,一边以所述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 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导向长孔中所述导向销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调节用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调节用长孔中所述调节杆穿插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不一致。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第一贯通孔为在所述转向柱的轴方向上长的伸缩用长孔,夹持于所述一对面彼此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一方的摆动摩擦板在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伸缩用长孔移位了的情况下,一边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导向长孔移位,一边以所述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导向长孔中所述调节杆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伸缩用长孔的长度方向不一致。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第二贯通孔为上下方向上长的倾斜用长孔,夹持于所述一对面彼此之间的部分中的至少一方的摆动摩擦板在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倾斜用长孔移位了的情况下,一边使所述调节杆沿着所述导向长孔移位,一边以所述支承销为中心进行摆动,在该摆动的整个范围内,所述导向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导向长孔中所述调节杆卡合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倾斜用长孔的长度方向或所述倾斜用长孔中所述调节杆穿插的部分的切线方向不一致。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长孔沿着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直线形成。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长孔沿着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圆弧形成。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长孔以相对于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直线倾斜的状态形成为直线状。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导向长孔以相对于连结所述调节杆和所述支承销的圆弧倾斜的状态形成为圆弧状。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在所述摆动摩擦板的一部分上,在从所述导向长孔的宽度方向两侧缘中的发生二次碰撞时从所述调节杆施加冲击性按压力的单侧缘与所述导向长孔的宽度方向单侧分离的部分上,与该导向长孔并列地设置强度调节用长孔,由此,在这些强度调节用长孔和导向长孔之间,设置能够基于所述冲击性按压力朝所述强度调节用长孔的侧塑性变形的桥部。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摆动摩擦板与具备夹持该摆动摩擦板的所述一对面中的一方的面的部件和具备另一方的面的部件中至少一方的部件,由硬度不同的金属材料制造而成。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对所述摆动摩擦板实施用于增大摩擦系数的表面加工。
11.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向装置,其中, 所述摆动摩擦板由铁、铁类合金、铝、或铝合金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转向装置实现能够确保外柱(13a)相对于支承托架(12a)的保持力的构造。以在构成支承托架(12a)的支承板部(20a)的内侧面与固定设置在所述外柱(13a)的移位托架(18a)的外侧面之间夹持一块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的状态进行设置。调节方向盘的前后位置时,一边使调节杆(22a)沿着伸缩用长孔(19a)及导向长孔(32)移位,一边使伸缩用摆动摩擦板(25)以支承销(33)为中心进行摆动。
文档编号B62D1/19GK102971198SQ20128000052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森山诚一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