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183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包括: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一端的横向末端设有第一翻边结构;后轮罩后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搭接边与后排座椅背加强板相连,后轮罩后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搭接边;后轮罩加强盒,一端通过第四搭接边与后轮罩支撑板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五搭接边;后轮罩支架,通过第一翻边结构与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相连,还通过第五搭接边与后轮罩加强盒相连;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后轮罩后支撑板、后轮罩加强盒、以及后轮罩支架围成的结构用于将后减震器置于其中。本发明能有效地将后减震器反馈路面各种工况下的力进行传导,提高乘员舒适性和汽车行驶平顺性,保证该区域内钣金及其焊点的稳定性,延长整车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车辆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顾客对汽车的乘员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整车使用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良好的车身传力结构对于汽车结构设计越来越重要。位于车身后部的后柱(C柱)所处区域需要承受后减震器反馈路面各种工况下的力,该些力若不能被很好地传导,就容易给整个白车身带来疲劳磨损,影响乘员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严重时会引起该区域内钣金及其焊点开裂,缩短车身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采用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后轮罩后支撑板、后轮罩加强盒以及后轮罩支架相互搭接形成传力结构,有效地将后减震器反馈路面各种工况下的力进行传导,从而保证了该区域内钣金及其焊点的稳定性。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包括: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一端的横向末端设有第一翻边结构;后轮罩后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搭接边与该后排座椅背加强板相连,该后轮罩后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搭接边;后轮罩加强盒,一端通过该第四搭接边与该后轮罩支撑板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五搭接边;后轮罩支架,通过该第一翻边结构与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相连,还通过该第五搭接边与该后轮罩加强盒相连;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该后轮罩后支撑板、该后轮罩加强盒、以及该后轮罩支架围成的结构用于将后减震器置于其中。
[000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该后轮罩后支撑板、该后轮罩加强盒以及该后轮罩支架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围成三角形,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围成梯形,该后减震器位于该三角形以及该梯形中。
[000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后轮罩支架的一侧的竖直边缘还设有第三搭接边,且该后轮罩支架通过该第三搭接区与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相连。
[000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是由上竖边、横边、下竖边组成的“ h ”型结构,其中该上竖边与横边为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上端,该下竖边为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下端。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后轮罩后支撑板的第二搭接边为“L”型,用于贴合该型结构的该横边下表面以及该上竖边的外壁。
[00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后轮罩支架的周边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焊接翻边结构,该后轮罩支架的上端通过C柱内板与车身边梁相连,其下端与地板横梁接头相连;在该后轮罩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避免零件冲压起皱的吸皱筋。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后轮罩加强盒在与该后轮罩支撑板相连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后轮罩相连的连接边。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后轮罩加强盒中,还设有垂直于该第五搭接边的第六搭接边;该后轮罩支架通过该第六搭接边与该后轮罩加强盒相连。
[00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该后轮罩后支撑板或该后轮罩加强盒上设置加强筋。
[00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该后轮罩后支撑板、该后轮罩支架或该后轮罩加强盒上设置有通孔。
[001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将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后轮罩后支撑板、后轮罩加强盒以及后轮罩支架搭接成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为三角形,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为梯形的结构,并将后减震器安置在该结构中,有效地将后减震器反馈的力进行传导,从而保证了该区域内钣金及其焊点的稳定性,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0017]通过阅读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更好地了解这些技术方案的特征和内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轮罩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轮罩加强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轮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包括: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后轮罩后支撑板20、后轮罩加强盒30以及后轮罩支架40,该些部件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围成三角形,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围成梯形,而后减震器就位于该三角形以及该梯形中。
[0026]请同时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的是由上竖边101、横边102、下竖边103组成的型结构,具体来说,在横边102的一端设置向上延伸的上竖边101,在横边102的另一端设置向下延伸的下竖边103,如此便形成了上述型结构,而不再是现有技术中的板型,该型结构中的上竖边与横边为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的上端,下竖边为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下端。在“ L7 ”型结构的横边102下表面或上竖边101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搭接区12,也就是说,在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的上端设有第二搭接区12,用于与后轮罩后支撑板20相连。在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上端的横向末端还设有第一翻边结构11,也就是在该“ 型结构的上竖边101或横边102的横向末端设有第一翻边结构11,该翻边结构11用于与后轮罩支架40相连,即后轮罩支架40通过该第一翻边结构11与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的“ ”型的上竖边101和横边102的横向末端均设有第一翻边结构11。为了使其与后轮罩支架40的搭接更牢固,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还具有沿下竖边103的其中一条竖直边缘设置的第三搭接区13。
[0027]为了增强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的强度或刚度,还可以于其上设置加强筋。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7设置在型的上竖边101以及下竖边103上。由于在将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与其他部件例如后轮罩支架40连接时,需要利用夹具将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进行固定,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还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通孔181。根据车身整体设计的需求,还可以在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上设置其它各种用途的通孔,例如:线束安装孔182、饰板安装孔183、后置物台下横梁安装孔184、挂钩安装孔185、拉索安装过孔186、拉索安装孔187等。
[0028]请再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轮罩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中的后轮罩后支撑板20为长条型,该后轮罩后支撑板20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搭接边22与后排座椅背加强板10相连,具体来说,第二搭接边22是与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上的第二搭接区12相连接;该后轮罩后支撑板20另一端设有第四搭接边24,用于与后轮罩加强盒30相连。且当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的型结构的横边102下表面以及上竖边101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二搭接区12时,该后轮罩后支撑板20的第二搭接边22为“L”型,用于贴合该型结构的横边102下表面以及上竖边101的外壁。
[0029]本实施例中,后轮罩后支撑板20设置了加强筋27和两侧翻边结构29以提升其结构的强度或刚度。同样出于在将该后轮罩后支撑板20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时需要先进行定位的需求,在后轮罩后支撑板20上设置了焊接定位孔281。根据车身整体设计的需求,还可以在该后轮罩后支撑板20上设置其它各种用途的通孔,例如:线束安装孔282、饰板安装孔 283。
[0030]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轮罩加强盒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中的后轮罩加强盒30 —端通过该第四搭接边24与后轮罩支撑板20相连,具体来说,该后轮罩加强盒30的一端设有第四搭接区34,而该第四搭接边24就是与第四搭接区34连接,从而实现后轮罩加强盒30与后轮罩支撑板20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五搭接边35。在本实施例中,该后轮罩加强盒30沿图5中虚线方向上的横截面为“p”型,所以第四搭接区34设置在该“p”型的其中一个斜边上,用于连接后轮罩后支撑板20上的第四搭接边24,第五搭接边35则设置在另一个斜边上,用于与后轮罩支架40相连。为了提升其与后轮罩支架40连接的强度,在后轮罩加强盒40中还设有垂直于该第五搭接边35的第六搭接边36,在本实施例中,该第六搭接边36设置在与该第五搭接边35所在的斜边相对应的侧壁上。在本发明中,该后轮罩加强盒30在与所述后轮罩支撑板相连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后轮罩相连的连接边39,也就是说,该连接板39设置在该后轮罩加强盒30第四搭接区34所处的斜边末端。
[0031]为了增强后轮罩加强盒30的强度或刚度,还可以于其上设置加强筋。本实施例中,加强筋37设置在“P”型的横边和其中的一条斜边上。同样由于在将该后轮罩加强盒30与其他部件例如后轮罩支架40连接时,需要利用夹具将该后轮罩加强盒30进行固定,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后轮罩加强盒30还设有用于焊接定位的通孔381。根据车身整体设计的需求,还可以在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上设置其它各种用途的通孔,例如:减重孔384。
[0032]最后请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轮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该后轮罩支架40通过该第一翻边结构11与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相连,还通过该第五搭接边35与该后轮罩加强盒30相连,具体实施时,可以在该后轮罩支架40的上半部分设有第一搭接区41,用于连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的第一翻边结构11,下半部分则设有第五搭接区45,用于连接该后轮罩加强盒30的第五搭接边35。当该后轮罩加强盒30设有第六搭接边36时,该后轮罩支架40于该第五搭接区45的下方位置设置第六搭接区46,用于连接该第六搭接边36 ;当该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设有第三搭接区13时,该后轮罩支架40还需在其一侧的竖直边缘上设置第三搭接边43,用于连接该第三搭接区13。
[0033]在本实施例中,后轮罩支架40的周边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焊接翻边结构49,该后轮罩支架40的上端通过C柱内板与车身边梁相连,其下端与地板横梁接头相连;在该后轮罩支架40上还设有用于避免零件冲压起皱的吸皱筋47。同样出于在将该后轮罩支架40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时需要先进行定位的需求,在后轮罩支架40上设置了焊接定位孔481。根据车身整体设计的需求,还可以在该后轮罩支架40上设置其它各种用途的通孔,例如:线束安装孔482、饰板安装孔483、焊枪工艺过孔484。
[0034]下面就本发明的车辆后部传力结构如何进行各种力的传导做介绍。
[0035]众所周知,车辆的后减震器是安装在车辆后部区域内的后减震器加强板上的,且该后减震器加强板与后轮罩相连。而在本发明中该后减震器还位于该传力结构形成的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以及梯形之中。
[0036]当承受上下方向上的力时,由于该传力结构中的后轮罩支架40的上端通过C柱内板与车身边梁相连,其下端与地板横梁接头相连,所以后减震区域的力可以向上传递给车身边梁,向下传递给车身地板,将力进行上下分散。
[0037]当承受车辆宽度方向上顺时针扭转力矩时,可以通过后轮罩加强盒30、后轮罩支架40将力向上传递到边梁,同时通过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与后轮罩后支撑板20将力向下传递到地板;当承受车辆宽度方向上逆时针扭转力矩时,可通过后轮罩加强盒30、后轮罩支架40将力向下传递到地板,通过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与后轮罩后支撑板20将力向上传递到边梁,保证车辆宽度方向上扭转工况下的稳定性;
[0038]当承受车辆长度方向上顺时针扭转力矩时,可以通过后轮罩加强盒30和后轮罩后支撑板20将力向上传递到边梁,通过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和后轮罩加强盒30将力向下传递到地板,当承受车辆长度方向上逆时针扭转力矩时,可以通过后轮罩加强盒30和后轮罩后支撑板20将力向下传递到地板,通过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10和后轮罩加强盒30将力向上传递到边梁,保证车辆长度方向上扭转工况下的稳定性。
[003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将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后轮罩后支撑板、后轮罩加强盒以及后轮罩支架搭接成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为三角形,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为梯形的结构,且将后减震器安装于该三角形和梯形结构内,从而有效地将后减震器反馈的各种工况下的力进行传导,保证了力的稳定性,保护该区域内钣金及其焊点不因后减震区域内力的作用发生开裂的情况,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0040] 以上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一端的横向末端设有第一翻边结构; 后轮罩后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搭接边与所述后排座椅背加强板相连,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搭接边; 后轮罩加强盒,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搭接边与所述后轮罩支撑板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五搭接边; 后轮罩支架,通过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五搭接边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相连; 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以及所述后轮罩支架围成的结构用于将后减震器置于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以及所述后轮罩支架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围成三角形,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围成梯形,所述后减震器位于所述三角形以及所述梯形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支架的一侧的竖直边缘还设有第三搭接边,且所述后轮罩支架通过所述第三搭接区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是由上竖边、横边、下竖边组成的型结构,其中所述上竖边与横边为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上端,所述下竖边为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的第二搭接边为“L”型,用于贴合所述“ h ”型结构的所述横边下表面以及所述上竖边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罩支架的周边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焊接翻边结构,所述后轮罩支架的上端通过C柱内板与车身边梁相连,其下端与地板横梁接头相连;在所述后轮罩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避免零件冲压起皱的吸皱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在与所述后轮罩支撑板相连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后轮罩相连的连接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中,还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五搭接边的第六搭接边;所述后轮罩支架通过所述第六搭接边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或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上设置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所述后轮罩支架或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上设置有通孔。
【文档编号】B62D25/08GK104369776SQ201310357466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游洁, 邓宙, 褚安华, 周维明, 杨万庆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