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262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包括牛头和牛身,所述牛头包括牛角,牛角下连刹车装置,牛身包括牛肋,牛肋上设支架,支架上设转向控制装置,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牛秋轴,牛秋轴连转向盘,转向盘连转向板,前支脚设转向轮,安锁死机构,锁死机构包括牛舌,牛舌一端连方孔板,前支脚穿过方孔板内的方孔后固定,方孔板底制定位孔,定位孔与定位销配合,方孔板另一端连牛舌杆,牛舌杆另一端制斜面,牛舌杆制斜面一端穿过垂直卡块中的直方孔,前横轴上制凹口,凹口与垂直卡块配合,牛肋中部设制动机构,制动机构包括踩踏机构,踩踏机构一端与前齿轮连,前齿轮与后齿轮配合,后齿轮外连外后轮,牛肋后部设下箱,下箱上放上箱,下箱底设垫块。
【专利说明】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古运输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在山间栈道上通行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装置,属于古机械技术制造领域。
[0002]【背景技术】
据史籍《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诸葛亮造了一种名称为“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用来在山间栈道上运输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并且取得了运输量大,牛不饮食,人不大劳的技术效果。但是如今,木牛流马早已失传。为了传承古代文明,许多人进行了大量复原研究工作。如专利申请号为200620102852.2,200920229767.6等中国专利,采用类似手推车结构,没有驱动装置,需要人力推动前进,运行慢,结构复杂,不具备军粮运输工具的实用价值,与文献记载不符,对于还原历史研究更没有实际意义。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采用传统工艺,制造出操作方便、省力,载重量大,运行灵活,且符合古代制造技术水平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最大限度接近原物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
[0004]本发明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牛头和牛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头包括牛角,牛角下端连接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竖连杆、刹车横连杆、刹车副连杆、前脚、前足、后脚、后足和弹性竹片,牛身包括牛肋,牛肋上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转向控制装置,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牛秋轴,牛秋轴两端连接转向盘,转向盘通过细牛绳与转向板的一端连接,转向板另一端与前支脚相固定,前支脚下端设置转向轮,前支脚上安装锁死机构,所述的锁死机构包括牛舌,牛舌一端连接方孔板,所述的方孔板开有方孔,前支脚穿过方孔后固定,方孔板底部制有两个定位孔,定位孔与牛横领上的定位销相配合,方孔板另一端连接牛舌杆,牛舌杆的另一端制成斜面,垂直卡块中开有直方孔,牛舌杆制成斜面的一端穿过垂直卡块中的直方孔,前横轴上制有凹口,凹口与垂直卡块配合,牛肋中部设置制动机构,所述的制动机构包括踩踏机构,踩踏机构一端与前齿轮相连,前齿轮与后齿轮相配合,后齿轮外侧连接外后轮,牛肋后部设置下箱,下箱上放置上箱,下箱底部设置垫块。
[000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整辆运输工具的一个特点是仿照古代木制器具的连接方式,整个装置均靠木隼或插销连接。用户使用时,通过操作踩踏机构带动前齿轮转动,前齿轮带动后齿轮转动,后齿轮外设置外后轮,所述的外后轮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前齿轮和后齿轮作为传动机构,位于牛肋一侧,各仅一个,在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转动牛秋轴来控制转向板的转向,从而带动前支脚下设置的转向轮的转向,进而控制整个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运动方向。当运行过程中要减慢速度时,用户只需要将牛角往内拉拢,从而带动前足和后足向下与地面接触,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来减慢速度。所述的锁死机构包括牛舌,牛舌一端连接方孔板,所述的方孔板开有方孔,前支脚穿过方孔后固定,方孔板底部制有两个定位孔,定位孔与牛横领上的定位销相配合,通过定位孔和定位销的准确配合,一、可准确进行锁死该木牛流马运输工具;二、防止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导致误锁。方孔板另一端连接牛舌杆,牛舌杆的另一端制成斜面,垂直卡块内开有直方孔,牛舌杆制成斜面的一端穿过垂直卡块内的直方孔,前横轴上开有凹口,与垂直卡块配合,当用户要进行锁死该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时,只要通过拉动牛舌带动牛舌杆前后移动,进而控制垂直卡块下降,插入前横轴上的凹口,即可将整个木牛流马运输工具锁死。所述的牛肋后部设置下箱,下箱上放置上箱,上箱和下箱可以用来储存物品,搬运方便,下箱底部设置垫块,目的是为了防止当箱体内装满物品后,以及用户在操作木牛流马上坡时,由于重心转移导致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牛头上翘或翻车。
[0006]本发明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所述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竖连杆,刹车竖连杆一端连接刹车横连杆,刹车横连杆中部连接刹车副连杆,前足一端与刹车副连杆和刹车横连杆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脚与牛肋相连,后足一端连接刹车横连杆,另一端通过后脚与牛肋相连接,所述的刹车竖连杆上开有圆孔,插销插入圆孔后将其与牛肋相固定,所述的弹性竹片一端与牛角弹性接触压紧,另一端插入牛肋中。所述刹车竖连杆上开有圆孔,通过插销与牛肋相固定,插销起一个固定支点的作用。在运行过程中,当用户要减慢速度时,通过拉动牛角带动刹车竖连杆上提,从而带动刹车横连杆往前移动,继而带动前足和后足向下与地面接触,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减速的效果。利用弹性竹片的弹性,将弹性竹片设置在牛角与牛肋之间,起复位作用。所述的踩踏机构包括前横轴,前横轴上均布连接四根脚踏杆,脚踏杆另一端连接脚踏块。前横轴固定在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两根牛肋之间,一端与前齿轮连接,运行时,通过人踩踏脚踏块,带动前齿轮转动,前齿轮带动外后轮内侧的后齿轮转动,从而驱动木牛流马运输工具运动。前支脚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圆片和牛横领。在前支脚上设置牛横领,主要起固定前支脚,防止其倾倒的作用,在牛横领下设置圆片,有了圆片,在前支脚转向时,可以有效减少摩擦,使转向更灵活。所述的牛肋上设置前杠、后杠、上杠和下杠。在牛肋两边都纵向设置前杠和后杠,这样用来增加牛肋的牢度,在牛肋下部横向设置下杠,牛肋上部横向设置上杠,用来加强支撑箱体重量。所述的上箱上制有上箱盖,上箱盖一端连接限制杆,限制杆另一端开有圆直孔,所述的上箱上开有与圆直孔对应的小孔,用插销插入圆直孔和小孔中。上箱上有上箱盖,上箱盖可以开启、关闭,当上箱盖关闭时,通过插销依次插入上箱上的小孔和限制杆上的圆直孔,即可将上箱盖向下固定死,不能被随意打开。所述的下箱侧面设有挡板,挡板上部设置限位杆。由于上箱放置在下箱上,为了取物方便,在侧面设置挡板,方便拿取物品。在箱壁上有限位杆,垂直向下,防止在运输中挡板松动,当打开挡板时,需要先转动限位杆。所述的下箱前部制有前扎块,后部制有后扎块,上箱前部开有与前扎块配合的前凹槽,上箱后部开有与后扎块配合的后凹槽。在上箱放置在下箱上后,将后扎块卡入上箱的后凹槽中,调节前扎块使其卡入上箱的前凹槽,将上箱固定在下箱上,防止其掉落。系在转向盘上的细牛绳呈反向方式缠绕。当第一根细牛绳顺时针方向缠绕在牛秋轴一侧的转向盘上,第二根细牛绳与第一根细牛绳呈相反方向缠绕在牛秋轴另一侧的转向盘上,按照这样方式缠绕,通过转动牛秋轴来控制牛头转向,简单方便。所述的外后轮内制有三脚杠支撑杆。外后轮内设置三脚杠支撑杆,可以增大外后轮的受力和支撑能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发明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侧面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8]【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古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如图1一图2所示,包括牛头I和牛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头I包括牛角11,牛角下端连接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竖连杆31、刹车横连杆32、刹车副连杆33、前脚34、前足35、后脚36、后足37和弹性竹片38,牛身2包括牛肋21,牛肋21上设置支架22,支架上设置转向控制装置,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牛秋轴41,牛秋轴两端连接转向盘42,转向盘通过细牛绳43与转向板44的一端连接,转向板另一端与前支脚45相固定,前支脚下端设置转向轮46,前支脚45上安装锁死机构,所述的锁死机构包括牛舌71,牛舌一端连接方孔板73,所述的方孔板开有方孔,前支脚45穿过方孔后固定,方孔板73底部制有两个定位孔75,定位孔与牛横领48上的定位销相配合,方孔板另一端连接牛舌杆72,牛舌杆72的另一端制成斜面,垂直卡块74中开有直方孔,牛舌杆制成斜面的一端穿过垂直卡块中的直方孔,前横轴61上制有凹口,凹口与垂直卡块配合,牛肋中部设置制动机构,所述的制动机构包括踩踏机构,踩踏机构一端与前齿轮51相连,前齿轮与后齿轮52相配合,后齿轮外侧连接外后轮53,牛肋21后部设置下箱23,下箱上放置上箱24,下箱底部设置垫块25。
[0009]本发明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整辆运输工具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仿照古代木制器具的连接方式,整辆运输工具均靠木隼或插销连接。本专利根据《三国志注》引《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记载,对其进行还原设计。本专利设计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牛身是方形的,牛头能够弯曲,符合“方腹曲头”条件,根据“一脚四足、立者为牛角”并结合流马尺寸“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设计出在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制有“一脚”,即转向轮46,“四足”即刹车装置中的前、后足,牛角和前、后足相连,采用杠杆原理,通过拉动牛角直立,从而带动前、后足着地,通过增加摩擦阻力来进行刹车。按照“横者为牛领,头入领中,舌著于腹”设计出牛头是安装在领中,牛舌作为锁死机构,直伸到牛腹内。根据“转者为牛足,刻者为牛齿”并结合尺寸“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设计出两个能转动的外后轮,以及作为传动机构的前齿轮和后齿轮,刚好满足“人行六尺与牛行四步”的要求,采用前横轴和齿轮连成制动结构,十分省力,操作简单,载重快行,人不大劳的效果。通过转动牛秋轴来拉动细牛绳,控制牛头转向符合“细者为牛鞅,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转者为牛足,摄者为牛秋轴”条件,转向简单、操作方便。由牛秋轴作为扶助架,使用户能更稳地支撑及控制把握方向,下箱往后移动“後载克去後杠孔分墨四寸五分”,使用户在踩踏脚踏板时,脚后跟与箱体保持一定的距离,方便脚踏操作。用户使用时,通过操作踩踏机构带动前齿轮51转动,前齿轮51带动后齿轮52转动,后齿轮52外设置外后轮53,所述的外后轮53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前齿轮51和后齿轮52作为传动机构,位于牛肋21 —侧,各仅一个,在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转动牛秋轴41来控制转向板44的转向,从而带动前支脚45下设置的转向轮46的转向,进而控制整个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运动方向。当运行过程中要减慢速度时,用户只需要将牛角11往内拉拢,从而带动前足35和后足37向下与地面接触,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来减慢速度。所述的锁死机构包括牛舌71,牛舌一端连接方孔板73,所述的方孔板开有方孔,前支脚45穿过方孔后固定,方孔板73底部制有两个定位孔75,定位孔与牛横领48上的定位销相配合,通过定位孔和定位销的准确配合,一、可准确进行锁死该木牛流马运输工具;二、防止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导致误锁。方孔板另一端连接牛舌杆72,牛舌杆72的另一端制成斜面,垂直卡块74内开有直方孔,牛舌杆制成斜面的一端穿过垂直卡块内的直方孔,前横轴61上开有凹口,与垂直卡块配合,当用户要进行锁死该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时,只要通过拉动牛舌带动牛舌杆前后移动,进而控制垂直卡块下降,插入前横轴61上的凹口,即可将整个木牛流马运输工具锁死。所述的牛肋21后部设置下箱23,下箱23上放置上箱24,上箱和下箱可以用来储存物品,搬运方便,下箱底部设置垫块25,目的是为了防止当箱体内装满物品后,以及用户在操作木牛流马上坡时,由于重心转移导致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牛头上翘或翻车。所述的刹车机构包括刹车竖连杆31,刹车竖连杆31 —端连接刹车横连杆32,刹车横连杆32中部连接刹车副连杆33,前足35 —端与刹车副连杆33和刹车横连杆32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脚34与牛肋21相连,后足37 —端连接刹车横连杆32,另一端通过后脚36与牛肋相连接,所述的刹车竖连杆31上开有圆孔,插销插入圆孔后将其与牛肋相固定,所述的弹性竹片38—端与牛角11弹性接触压紧,另一端插入牛肋21中。所述刹车竖连杆上开有圆孔,通过插销与牛肋相固定,插销起一个固定支点的作用。在运行过程中,当用户要减慢速度时,通过拉动牛角带动刹车竖连杆31上提,从而带动刹车横连杆32往前移动,继而带动前足35和后足37向下与地面接触,通过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减速的效果。利用弹性竹片38的弹性,将弹性竹片设置在牛角11与牛肋21之间,起复位作用。所述的踩踏机构包括前横轴61,前横轴61上均布连接四根脚踏杆62,脚踏杆另一端连接脚踏块63。前横轴61固定在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的两根牛肋21之间,一端与前齿轮51连接,运行时,通过人踩踏脚踏块63,带动前齿轮51转动,前齿轮51带动外后轮53内侧的后齿轮52转动,从而驱动木牛流马运输工具运动。前支脚45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圆片47和牛横领48。在前支脚45上设置牛横领48,主要起固定前支脚,防止其倾倒的作用,在牛横领48下设置圆片47,有了圆片47,在前支脚45转向时,可以有效减少摩擦,使转向更灵活。所述的牛肋21上设置前杠26、后杠27、上杠28和下杠29。在牛肋21两边都纵向设置前杠26和后杠27,这样用来增加牛肋21的牢度,在牛肋下部横向设置下杠29,牛肋上部横向设置上杠28,用来加强支撑箱体重量。所述的上箱24上制有上箱盖241,上箱盖一端连接限制杆242,限制杆242另一端开有圆直孔,所述的上箱24上开有与圆直孔对应的小孔,用插销插入圆直孔和小孔中。上箱24上有上箱盖241,上箱盖可以开启、关闭,当上箱盖241关闭时,通过插销依次插入上箱24上的小孔和限制杆242上的圆直孔,即可将上箱盖向下固定死,不能被随意打开。所述的下箱23侧面设有挡板233,挡板上部设置限位杆234。由于上箱24放置在下箱23上,为了取物方便,在侧面设置挡板,方便拿取物品。在箱壁上有限位杆234,垂直向下,防止在运输中挡板松动,当打开挡板233时,需要先转动限位杆234。所述的下箱23前部制有前扎块231,后部制有后扎块232,上箱24前部开有与前扎块配合的前凹槽,上箱后部开有与后扎块配合的后凹槽。在上箱24放直在下箱23上后,将后扎块232卡入上箱的后凹槽中,调节如扎块231使其卡入上箱的前凹槽,将上箱固定在下箱上,防止其掉落。系在转向盘42上的细牛绳43呈反向方式缠绕。当第一根细牛绳43顺时针方向缠绕在牛秋轴一侧的转向盘42上,第二根细牛绳与第一根细牛绳呈相反方向缠绕在牛秋轴另一侧的转向盘42上,按照这样方式缠绕,通过转动牛秋轴来控制牛头转向,简单方便。所述的外后轮53内制有三脚杠支撑杆531。外后轮内设置三脚杠支撑杆531,可以增大外后轮的受力和支撑能力。
【权利要求】
1.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包括牛头(I)和牛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头(I)包括牛角(11),牛角下端连接刹车装置,所述的刹车装置包括刹车竖连杆(31)、刹车横连杆(32)、刹车副连杆(33)、前脚(34)、前足(35)、后脚(36)、后足(37)和弹性竹片(38),牛身(2)包括牛肋(21),牛肋(21)上设置支架(22),支架上设置转向控制装置,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包括牛秋轴(41),牛秋轴两端连接转向盘(42),转向盘通过细牛绳(43)与转向板(44)的一端连接,转向板另一端与前支脚(45)相固定,前支脚下端设置转向轮(46),前支脚(45)上安装锁死机构,所述的锁死机构包括牛舌(71),牛舌一端连接方孔板(73),所述的方孔板开有方孔,前支脚(45)穿过方孔后固定,方孔板(73)底部制有两个定位孔(75),定位孔与牛横领(48)上的定位销相配合,方孔板另一端连接牛舌杆(72),牛舌杆(72)的另一端制成斜面,垂直卡块(74)中开有直方孔,牛舌杆制成斜面的一端穿过垂直卡块中的直方孔,前横轴(61)上制有凹口,凹口与垂直卡块配合,牛肋中部设置制动机构,所述的制动机构包括踩踏机构,踩踏机构一端与前齿轮(51)相连,前齿轮与后齿轮(52)相配合,后齿轮外侧连接外后轮(53),牛肋(21)后部设置下箱(23),下箱上放置上箱(24),下箱底部设置垫块(2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刹车机构(3)包括刹车竖连杆(31),刹车竖连杆(31) —端连接刹车横连杆(32 ),刹车横连杆(32 )中部连接刹车副连杆(33 ),前足(35 ) —端与刹车副连杆(33 )和刹车横连杆(32 )相连,另一端通过前脚(34)与牛肋(21)相连,后足(37)—端连接刹车横连杆(32),另一端通过后脚(36)与牛肋相连接,所述的刹车竖连杆(31)上开有圆孔,插销插入圆孔后将其与牛肋相固定,所述的弹性竹片(38 ) —端与牛角(11)弹性接触压紧,另一端插入牛肋(21)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踩踏机构(6)包括前横轴(61),前横轴(61)上均布连接四根脚踏杆(62),脚踏杆另一端连接脚踏块(6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前支脚(45)从下往上依次设置圆片(47 )和牛横领(48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牛肋(21)上设置前杠(26)、后杠(27)、上杠(28)和下杠(2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箱(24)上制有上箱盖(241),上箱盖一端连接限制杆(242),限制杆(242)另一端开有圆直孔,所述的上箱(24)上开有与圆直孔对应的小孔,用插销插入圆直孔和小孔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箱(23)侧面设有挡板(233),挡板上部设置限位杆(23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箱(23)前部制有前扎块(231),后部制有后扎块(232),上箱(24)前部开有与前扎块配合的前凹槽,上箱后部开有与后扎块配合的后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系在转向盘(42)上的细牛绳(43)呈反向方式缠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古式木牛流马运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后轮(53)内制有三脚杠支撑杆(531)。
【文档编号】B62L3/02GK103600803SQ201310512673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8日
【发明者】张煌辉, 张仙驰 申请人:张煌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