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220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件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牵引车的转向运动来驱动被牵弓I挂车的转向的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鹅颈是连接牵引车和挂车的主要装置,在鹅颈上设置转向驱动机构,可以通过牵引车的转向运动来驱动挂车车轮的转向,从而大大地提高整个汽车列车的道路通过性能、增加行驶安全、减少轮胎磨损,因此大件运输所采用的液压鹅颈上普遍采用了转向驱动机构。一般鹅颈的转向驱动采用连杆机构,其中四杆机构比较简单,但是在牵引车做大角度转向时,驱动油缸的头部容易发生干涉,导致损坏;六杆机构复杂,运动分析中非线性较强,结构受力不对称,布置空间较大。采用行星轮系的鹅颈转向机构结构简单紧凑,充分利用回转支承的内齿圈及其内部空间,驱动油缸的头部不会发生干涉,驱动能力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紧凑、使用可靠、驱动能力强的行星式鹅颈转向驱动机构,通过牵弓I车的转向运动来驱动挂车车轮的转向。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包括牵引销6、与牵引销座7连接的太阳轮14、回转支承内圈8、回转支承外圈5、行星轮13、转向架11和转向驱动油缸,其中:转向驱动油缸一端与转向架11 连接,另一端与鹅颈纵梁2连接,鹅颈纵梁2下部设置回转支承外圈5和回转支承内圈8,所述回转支承内圈8设有内齿圈,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内圈8与鹅颈纵梁2相连接,形成固定的内齿圈;行星轮13的轴穿过转向架11,通过轴端挡板固定;牵引销6安装在牵引销座7上,牵引销座7与回转支承外圈5连接;牵引销座7上设有带孔的花键,牵引销座7通过所述花键连接太阳轮14 ;太阳轮14、行星轮13和回转支承内圈8形成齿圈固定的行星轮系。本实用新型中,因为内齿圈固定,牵引销座7与转向架11之间的传动比为1+K,其中K为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因此转向架11的转角要小于牵引车转角,例如内齿圈8齿数80,太阳轮14齿数48,传动比为1+80/48=2.67,转向架11转角只比牵引车转角的1/3多一些,不会引起转向驱动油缸头部的干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向架11上设置单层或双层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转向驱动油缸。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向架11上设有两组转向驱动油缸连接孔,使用时,可以根据挂车组合情况在其中选择一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行星架的转向架11,可以根据载荷设置2 4个行星轮13,在行星轮13的驱动下,转向架11带动转向驱动油缸伸缩,形成运动的油液去推动挂车的转向油缸。转向驱动油缸的直径与挂车转向油缸相匹配,根据被牵引挂车的车轮轴数和位置,可以选择单层或双层转向油缸。转向架11上还设有两组连接孔,可以根据需要供转向驱动油缸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牵引销座7,可以根据牵引车牵引鞍座的高低来确定不同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的旋转剖视图。图中标号:1为鹅颈端梁,2为鹅颈纵梁,3为上层转向驱动油缸,4为下层转向驱动油缸,5为回转支承外圈,6为牵弓丨销,7为牵弓I销座,8为回转支承内圈(带内齿圈),9为挂车前端转向油缸,10为液压鹅颈加载油缸,11为转向架,12为转向架上支承,13为行星轮,14为太阳轮,15为转向驱动油缸安装孔,16为转向驱动油缸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 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参阅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与牵引销6、与牵引销座7连接的太阳轮14,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内圈8、回转支承外圈5 ;与行星轮13连接的转向架11、上层转向驱动油缸3和下层转向驱动油缸4组成。太阳轮14、回转支承内圈8、转向架11构成一个固定内齿圈的行星轮系,太阳轮14作为运动输入、转向架11作为运动输出。牵引销座7的高度可以根据牵引车鞍座的高度来确定,对于不同的鞍座的高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牵引销座7。牵引销6安装在牵引销座7上,后者与回转支承外圈5连接。牵引销座7上焊有带孔的花键轴,与太阳轮14连接,花键连接为太阳轮14提供了一定的浮动性,改善了啮合情况。花键轴中间的孔为转向架11的枢轴提供了下支承,枢轴的上支承通过螺栓安装在鹅颈纵梁上。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内圈8与鹅颈纵梁2相连接。鹅颈纵梁2连接鹅颈端梁I。行星轮13的轴穿过转向架11,通过轴端挡板固定。转向架11为双层结构,可以与上下两层的上层转向驱动油缸3和下层转向驱动油缸4连接;每一层中相对每个油缸设置了两个连接孔,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轴线、不同车长的挂车。上层转向驱动油缸3和下层转向驱动油缸4 一端与转向架11铰接,另一端与鹅颈纵梁2铰接。当转向架11被牵引销座7转动时,上层转向驱动油缸3或下层转向驱动油缸4长度改变,压缩液压油液驱动挂车的转向油缸。
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包括牵引销(6)、与牵引销座(7)连接的太阳轮(14)、回转支承内圈(8)、回转支承外圈(5)、行星轮(13)、转向架(11)和转向驱动油缸,其特征在于:转向驱动油缸一端与转向架(11)连接,另一端与鹅颈纵梁⑵连接,鹅颈纵梁⑵下部设置回转支承外圈(5)和回转支承内圈(8),所述回转支承内圈(8)设有内齿圈,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内圈(8)与鹅颈纵梁(2)相连接,形成固定的内齿圈;行星轮(13)的轴穿过转向架(11),通过轴端挡板固定;牵引销(6)安装在牵引销座(7)上,牵引销座(7)与回转支承外圈(5)连接;牵引销座(7)上设有带孔的花键,牵引销座(7)通过所述花键连接太阳轮(14);太阳轮(14)、行星轮(13)和回转支承内圈⑶形成行星轮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1)上设置单层或双层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接转向驱动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其特征在行星架的转向架(11)根据载荷设置2 4个行星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其特征在所述转向架(11)上设有两组转向驱动油缸连 接孔,使用时,根据挂车组合情况在其中选择一组连接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大件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式鹅颈转向机构。主要由牵引销、与牵引销座连接的太阳轮、带内齿圈的回转支承内圈、回转支承外圈、与行星轮连接的转向架和转向驱动油缸组成。牵引销座可以选择不同高度;行星轮系使牵引销座与转向架的运动之间有一定的传动比;转向架可以与单层或双层转向驱动油缸连接,油缸的连接位置可以有两种选择。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B62D13/00GK203142785SQ20132005649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蒋明, 林 章, 归正 申请人:上海电力环保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