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左后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84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左后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左后盖,其包括设于摩托车发动机左后侧的盖本体,该盖本体外表面呈弧形结构,且该盖本体的边缘向发动机方向弯折,所述盖本体通过其上的安装柱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上,在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贯通该盖本体与所述安装柱的通孔,在所述安装柱与所述盖本体之间设置数个加强筋,该加强筋环绕于所述安装柱外圆周上。该实用新型通过本左后盖实现对发动机左后侧的包围保护,并可兼作外观装饰,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车的美观度;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柱外圆周设置数个加强筋,该加强筋与安装柱形成五边形火箭脚,使得安装该产品时受力更加均匀,不易断裂。
【专利说明】发动机左后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左后盖。
【背景技术】
[0002]在目前鑫源390系列的摩托车装配过程中,发动机左侧处于裸露状态,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发动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另外,裸露的发动机对于摩托车整体外观装饰有影响,降低了摩托车整车的观赏度,势必后降低购买者对该车型的喜好度,严重地,有可能影响该系列摩托车的销售市场。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发动机左后盖,用于对鑫源390系列的发动机进行有效保护及对其进行外观装饰,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整车的美观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左后盖,其包括设于摩托车发动机左后侧的盖本体,该盖本体外表面呈弧形结构,且该盖本体的边缘向发动机方向弯折,所述盖本体通过其上的安装柱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上,在所述盖本体上设置有贯通该盖本体与所述安装柱的通孔,在所述安装柱与所述盖本体之间设置数个加强筋,该加强筋环绕于所述安装柱外圆周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五个,其均匀环绕于所述安装柱的外圆周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柱为两个,其分设于所述盖本体的上下部,且该安装柱于所述盖本体的内表面位置设加强台。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盖本体底端具有防水台,该防水台处于发动机的下方,且于该防水台与所述盖本体之间设置有数个筋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于所述盖本体外表面上具有沉台。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左后盖实现对发动机左后侧的包围保护,并可兼作外观装饰,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车的美观度;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柱外圆周设置数个加强筋,该加强筋与安装柱形成五边形火箭脚,使得安装该产品时受力更加均匀,不易断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2]图2是图1的左视图;[0013]图3是图1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5]一种如图1-3所示的发动机左后盖,其包括设于摩托车发动机左后侧的盖本体1,该盖本体I外表面呈弧形结构,且该盖本体I的边缘向发动机方向弯折,所述盖本体I通过其上的安装柱3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上,在所述盖本体I上设置有贯通该盖本体I与所述安装柱3的通孔2,在所述安装柱3与所述盖本体I之间设置数个加强筋4,该加强筋4环绕于所述安装柱3外圆周上。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柱3与发动机固连,使得所述盖本体I与发动机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作业及散热,同时,在所述安装柱3外圆周设置数个加强筋4,该加强筋4与安装柱3形成五边形火箭脚,使得安装该产品时受力更加均匀,不易断裂。而本左后盖的外表面呈弧形结构并包裹住发动机,使得整个摩托车呈流线型结构,提高了整车的美观度,同时,降低摩托车在高速行驶中的阻力。将盖本体I的边缘均向发动机方向弯折,使得其与摩托车其余部件有效过渡,保证了整车的流线型结构。
[0017]本例中,所述加强筋4为五个,其均匀环绕于所述安装柱3的外圆周上。而所述安装柱3为两个,其分设于所述盖本体I的上下部,且该安装柱3于所述盖本体I的内表面位置设加强台,以保证在装配过程中该左后盖I自身的结构强度,避免断裂。
[0018]另外,在所述盖本体I底端具有防水台5,该防水台5处于发动机的下方,且于该防水台5与所述盖本体I之间设置有数个筋板6,该防水台5的作用是避免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泥水飞溅至发动机上,同时也防止发动机在长时间作业中所散发的热量烫伤驾驶者。
[0019]由所述盖本体I上设置有贯通该盖本体I与所述安装柱3的通孔2,用于通过螺钉或销钉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发动机上,在所述通孔2于所述盖本体I外表面上具有沉台,使得固定螺钉或销钉沉于该沉台内,保证整车的美观度。
[002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左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摩托车发动机左后侧的盖本体(1),该盖本体(I)外表面呈弧形结构,且该盖本体(I)的边缘向发动机方向弯折,所述盖本体(I)通过其上的安装柱(3 )固定于所述发动机上,在所述盖本体(I)上设置有贯通该盖本体(I)与所述安装柱(3)的通孔(2),在所述安装柱(3)与所述盖本体(I)之间设置数个加强筋(4),该加强筋(4)环绕于所述安装柱(3)外圆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左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为五个,其均匀环绕于所述安装柱(3)的外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左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3)为两个,其分设于所述盖本体(I)的上下部,且该安装柱(3 )于所述盖本体(I)的内表面位置设加强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左后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本体(I)底端具有防水台(5),该防水台(5)处于发动机的下方,且于该防水台(5)与所述盖本体(I)之间设置有数个筋板(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左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于所述盖本体(I)外表面上具有沉台。
【文档编号】B62J23/00GK203612139SQ201320681303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喻文龙, 唐红军 申请人:重庆新源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