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公路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野公路车,包括:包括车体部分、行进部分和传动部分,所述车体部分包括车座、上管、下管、中管、斜管、后立叉、后平叉,所述下管中管以及后平叉通过五通连接,所述上管和后立叉分别与所述中管的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内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设置在后平叉上的调整螺栓配合;所述车座后部带有车锁,所述车座与中管铰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在后平叉上安装一个可以调节的挡块,这样后车轮上的轴承就会卡在挡块的一侧,轴承不会继续向前移动,同时,通过调整螺栓能够调节挡块的行程,从而便于骑行者自行调节。
【专利说明】越野公路车【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越野公路车。
【背景技术】
[0002]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以自行车为基础进行改进而得到的具有某种特殊用途的自行车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中,例如用于健身的山地车、用于提高速度的变速车等等。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行进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圈、轮胎等;安全装置包括车闸、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0003]现有技术中自行车具有如下缺点:由于自行车的后轮的轴承键接齿轮,齿轮在链条的带动下会随着链条转动方向向前移动,长时间使用就会导致链条松动,链条会经常掉落,需要重新紧固后车轮,给骑行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越野公路车,避免链条松动而掉落。
[000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越野公路车,包括:包括车体部分、行进部分和传动部分,所述车体部分包括车座、上管、下管、中管、斜管、后立叉、后平叉,所述下管中管以及后平叉通过五通连接,所述上管和后立叉分别与所述中管的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内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设置在后平叉上的调整螺栓配合;所述车座后部带有车锁,所述车座与中管铰接。
[0007]所述斜管上安装有提手。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在后平叉上安装一个可以调节的挡块,这样后车轮上的轴承就会卡在挡块的一侧,轴承不会继续向前移动,同时,通过调整螺栓能够调节挡块的行程,从而便于骑行者自行调节;在车座上安装一个车锁,使用时将车座向后弯曲即可将后车轮锁住,无需另外单独配备车锁,避免了车锁丢失情况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中:1、后平叉;2、挡块;3、调整螺栓;4、车座;5、车锁;6、中管;7、斜管;8、提手。【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越野公路车,包括:包括车体部分、行进部分和传动部分,所述车体部分包括车座、上管、下管、中管、斜管、后立叉、后平叉,所述下管中管以及后平叉通过五通连接,所述上管和后立叉分别与所述中管的上部连接;所述后平叉I内设有挡块2,挡块的一端与车轮的轴承相接触,另一端与设置在后平叉上的调整螺栓3配合,当调整螺丝为不等径的调整螺丝,端部较细,头部较粗,旋转调整螺栓时,随着调整螺栓进入,挡块就被调整螺栓向外挤出,从而将后车轮的轴承向外挤压,起到调整链条的作用。为了便于骑行者锁车,所述车座4后部带有车锁5,所述车座与中管6铰接,将车座向后弯曲后,车锁会接近后车轮,即可将车轮锁住。如遇到山地等特殊路况不便于骑行时,为了便于将公路车抬起,所述斜管7上安装有提手8 ο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由于在后平叉上安装一个可以调节的挡块,这样后车轮上的轴承就会卡在挡块的一侧,轴承不会继续向前移动,同时,通过调整螺栓能够调节挡块的行程,从而便于骑行者自行调节;在车座上安装一个车锁,使用时将车座向后弯曲即可将后车轮锁住,无需另外单独配备车锁,避免了车锁丢失情况的发生。
[001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越野公路车,包括:包括车体部分、行进部分和传动部分,所述车体部分包括车座、上管、下管、中管、斜管、后立叉、后平叉,所述下管中管以及后平叉通过五通连接,所述上管和后立叉分别与所述中管的上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内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设置在后平叉上的调整螺栓配合;所述车座后部带有车锁,所述车座与中管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公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上安装有提手。
【文档编号】B62H5/14GK203652041SQ20132068485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金宙渊 申请人:天津轮翼运动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