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008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包括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前轮嵌套于前轮支架内,每个后轮设置在一个后轮支架上,两个所述后轮支架之间通过圆筒短管连接,所述圆筒短管通过连接在其上的横梁与连接在所述前轮支架上的筒状竖管连接固定,每个所述后轮支架顶部设有一个可拆卸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内置的旋转轴上穿接有推车扶手。本发明公开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通过简单转换来实现幼儿推车、学步车和三轮脚踏车的功能,一车多用,满足了婴幼儿各个阶段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儿童使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
【背景技术】
[0002]婴幼儿成长阶段一般需要用到婴儿推车(O月-15月),学步车(10月-24月),三轮自行车(24月-48月)。但是每种车使用的时间都比较短,使用造价便宜的车,婴幼儿安全得不到保障;使用质量安全可靠的车,必然成本造价会很高,每个阶段又用不坏,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很大浪费。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该设计可以通过简单转换来实现多种功能,随着婴儿的成长而不断改变其功能,用一辆车就可以陪伴孩子走过婴幼儿时期。
[000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包括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前轮嵌套于前轮支架内,每个后轮设置在一个后轮支架上,两个所述后轮支架之间通过圆筒短管连接,所述圆筒短管通过连接在其上的横梁与连接在所述前轮支架上的筒状竖管连接固定,每个所述后轮支架顶部设有一个可拆卸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内置的旋转轴上穿接有推车扶手。
[0005]所述筒状竖管为中空结构,与自行车把手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这样便于自行车把手从筒状竖管中拔出,使其不妨碍儿童车进行变形、组装和使用。
[0006]两个所述后轮支架的内侧壁上分别与围栏的一端活动连接,使所述围栏可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进行旋转,实现打开和闭合状态,所述围栏包括连接在两个后轮支架内侧壁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可拆卸束带组件。
[0007]所述支撑杆呈“U”型,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横梁支撑连接;或支撑杆的顶端与地面平行。
[0008]两个所述旋转机构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婴儿坐篮,所述婴儿坐篮通过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锁紧装置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
[0009]所述前轮支架两侧设有可折叠的脚踏板。
[0010]两个所述后轮支架平行布置,这样使两个后轮支架的受力均匀,并且结构上更为美观。
[0011]所述横梁呈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由于坐垫安装在横梁上,所以当坐垫的位置进行前后调整的过程中,坐垫自身的高度也会随着变化,便于儿童找到舒适的坐垫位置。
[0012]所述横梁上设有坐垫,所述坐垫可以向下翻转。
[0013]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通过可折叠翻转的旋转机构,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婴儿推车、学步车、自行车的相互转换,一车多用,满足了婴幼儿各个阶段的需求。【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使用状态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五;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使用状态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包括前轮I和两个后轮2,所述前轮I嵌套于前轮支架3内,每个后轮2设置在一个后轮支架4上,两个所述后轮支架4之间通过圆筒短管5连接,所述圆筒短管5通过连接在其上的横梁6与连接在所述前轮支架3上的筒状竖管7连接固定,每个所述后轮支架4顶部设有一个可拆卸的旋转机构8,所述旋转机构8内置的旋转轴上穿接有推车扶手。
[0018]所述筒状竖管7为中空结构,与自行车把手9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用做儿童自行车时,将自行车把手插入筒状竖管中,作为婴儿推车、学步车时,将自行车把手从筒状竖管中拔出,自行车把手与筒状竖管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结构,不妨碍儿童车进行变形、组装和使用。
[0019]两个所述后轮支架4的内侧壁上分别与围栏10的一端活动连接,使所述围栏10可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4进行旋转,实现打开和闭合状态,所述围栏10包括连接在两个后轮支架内侧壁上的支撑杆11和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可拆卸束带组件12。
[0020]所述支撑杆11呈“U”型,所述支撑杆11的顶端与所述横梁支撑连接;或支撑杆11的顶端与地面平行。
[0021]当作为婴儿推车和自行车使用时,支撑杆的顶端与横梁底部支撑连接,用做婴儿推车和自行车横梁底部的支撑架;当作为学步车使用时,支撑杆的顶端与地面平行,将束带组件安装在支撑杆上,作为学步车围栏。
[0022]两个所述旋转机构8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婴儿坐篮13,所述婴儿坐篮13通过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锁紧装置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
[0023]婴儿坐篮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可随着推车扶手的旋转,旋转相应的角度。[0024]所述前轮支架3两侧设有可折叠的脚踏板14,也可将脚踏板拆卸。
[0025]两个所述后轮支架4平行布置,这样使两个后轮支架4的受力均匀,并且结构上更为美观。
[0026]所述横梁6呈前低后高倾斜设置,由于坐垫15安装在横梁6上,所以当坐垫的位置进行前后调整的过程中,坐垫自身的高度也会随着变化,便于儿童找到舒适的坐垫位置。
[0027]所述横梁6上设有坐15垫,所述坐垫可以向下翻转。
[0028]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公开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通过可折叠翻转的旋转机构,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婴儿推车、学步车、自行车的相互转换,一车多用,满足了婴幼儿各个阶段的需求。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以下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包括前轮和两个后轮,所述前轮嵌套于前轮支架内,每个后轮设置在一个后轮支架上,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轮支架之间通过圆筒短管连接,所述圆筒短管通过连接在其上的横梁与连接在所述前轮支架上的筒状竖管连接固定,每个所述后轮支架顶部设有一个可拆卸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内置的旋转轴上穿接有推车扶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竖管为中空结构,与自行车把手之间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轮支架的内侧壁上分别与围栏的一端活动连接,使所述围栏可相对于所述后轮支架进行旋转,实现打开和闭合状态,所述围栏包括连接在两个后轮支架内侧壁上的支撑杆和设置在支撑杆上的可拆卸束带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呈“U”型,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横梁支撑连接;或支撑杆的顶端与地面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旋转机构之间连接有可拆卸的婴儿坐篮,所述婴儿坐篮通过设置在其左右两侧的锁紧装置与所述旋转机构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架两侧设有可折叠的脚踏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轮支架平行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呈前低后高倾斜设置。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可变形儿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坐垫。
【文档编号】B62B7/12GK103895682SQ201410158582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发明者】张伟 申请人:张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