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797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支架,包括后叉、主支杆、副支杆和L型挡板条,主支杆的一端铰接于后叉上,L型挡板条固定于后叉上,L型挡板条的水平边限制主支杆超过水平位置向上的翻转;副支杆与主支杆铰接,主、副支杆的铰接位置靠近主、副支杆的上端,主支杆侧面具有挡块;当主支杆处于水平状态时,主、副支杆的杆身能重叠;当主支杆的下端撑住地面时,主、副支杆位于铰接位置以下的部分呈倒V型,主、副支杆的下端同时撑住地面,此时L型挡板条的竖直边和挡块均限制副支杆沿顺时针方向的翻转。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支撑更加稳定。
【专利说明】自行车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支架。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技术中自行车支架多问单杆支撑,车体支撑不稳,另有一种套于后轮上的矩形框车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其结构较单杆支架复杂,装配和加工都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支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行车支架,包括后叉、主支杆、副支杆和L型挡板条,主支杆的一端铰接于后叉上,L型挡板条固定于后叉上,L型挡板条的水平边限制主支杆超过水平位置向上的翻转;
[0005]副支杆与主支杆铰接,副支杆位于主支杆的背面,主、副支杆的铰接位置靠近主、副支杆的上端,主支杆侧面具有挡块;
[0006]当主支杆处于水平状态时,主、副支杆的杆身能重叠;
[0007]当主支杆的下端撑住地面时,主、副支杆位于铰接位置以下的部分呈倒V型,主、副支杆的下端同时撑住地面,此时L型挡板条的竖直边和挡块均限制副支杆沿顺时针方向的翻转。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支撑更加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收起时整体示意图;
[0010]图2是车架撑开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_后轮;2_后叉;3_L型挡板条;4_主支杆;5_副支杆;6_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支架,包括后叉2、主支杆4、副支杆5和L型挡板条3,主支杆4的一端铰接于后叉2上,L型挡板条3固定于后叉2上,主支杆4的前表面和副支杆5的后表面分别与L型挡板条的前、后表面齐平,L型挡板条3的水平边限制主支杆4超过水平位置向上的翻转;
[0013]畐Ij支杆5与主支杆4铰接,副支杆5与主支杆4上分别具有凹点和凸点,凹点和凸点能卡合,确保主、副支杆4、5在水平状态时副支杆5不会因重力而下垂;副支杆5位于主支杆4的背面,主、副支杆4、5的铰接位置靠近主、副支杆4、5的上端,主支杆4侧面具有挡块6 ;
[0014]当主支杆4处于水平状态时,主、副支杆4、5的杆身能重叠;
[0015]当主支杆4的下端撑住地面时,主、副支杆4、5位于铰接位置以下的部分呈倒V型,主、副支杆4、5的下端同时撑住地面,此时L型挡板条3的竖直边和挡块6均限制副支杆沿顺时针方向的翻转。倒V型的主、副支杆4、5使车体处于两点支撑状态,支撑结构更加稳定。
[001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自行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叉、主支杆、副支杆和L型挡板条,主支杆的一端铰接于后叉上,L型挡板条固定于后叉上,L型挡板条的水平边限制主支杆超过水平位置向上的翻转; 副支杆与主支杆铰接,副支杆位于主支杆的背面,主、副支杆的铰接位置靠近主、副支杆的上端,主支杆侧面具有挡块; 当主支杆处于水平状态时,主、副支杆的杆身能重叠; 当主支杆的下端撑住地面时,主、副支杆位于铰接位置以下的部分呈倒V型,主、副支杆的下端同时撑住地面,此时L型挡板条的竖直边和挡块均限制副支杆沿顺时针方向的翻转。
【文档编号】B62H1/02GK204056057SQ20142042374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发明者】孙斌 申请人:天津市禧福珑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