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V型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4015发布日期:2020-05-22 20:17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V型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刹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v型闸。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而自行车的刹车是保障骑行安全的重要零配件。现有的自行车v刹结构复杂,虽然可以满足制动需求,但是在安装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借助特殊工具收紧刹车线,并且需要操作者用力向内收紧v刹左、右臂,才可以完成安装和拆卸的工作,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因此,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出一种安装及拆卸方便的自行车v型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行车v型闸,利用偏心把手的旋转,实现刹车线的收紧和放松,安装及拆卸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v型闸,包括v刹左臂、v刹右臂、刹车线弯管、吊线小蝶、刹车线、偏心把手、压线板和刹车线固定座,所述吊线小蝶一端设置于v刹左臂上端,所述吊线小蝶的凹槽中安装有刹车线弯管,所述偏心把手穿设于v刹右臂上端部,所述刹车线固定座一端设置于偏心把手的安装孔内并通过一螺钉使偏心把手与刹车线固定座适配连接,所述压线板设置于刹车线固定座另一端上方,所述压线板上设置有垫圈以及与垫圈相适配的紧绳螺钉,所述刹车线依次穿过刹车线弯管以及刹车线固定座与压线板之间的间隙,所述紧绳螺钉依次穿过垫圈、压线板并使该紧绳螺钉固定于刹车线固定座上,压线板紧固,从而将刹车线压紧。

作为优选地,所述偏心把手与v刹右臂相对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垫片。

作为优选地,所述v刹右臂与刹车线固定座相对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垫片和限位垫片。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自行车v型闸,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且快速,操作简单,利用偏心把手的旋转,实现刹车线的收紧和放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v型闸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v型闸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偏心把手的一种极限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偏心把手的另一种极限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v刹左臂,2.v刹右臂,3.刹车线弯管,4.吊线小蝶,5.刹车线,6.偏心把手,7.压线板,8.刹车线固定座,9.安装孔,10.螺钉,11.垫圈,12.紧绳螺钉,13.第一垫片,14.第二垫片,15.限位垫片,16.左刹车块组件,17.右刹车块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自行车v型闸,包括v刹左臂1、v刹右臂2、刹车线弯管3、吊线小蝶4、刹车线5、偏心把手6、压线板7和刹车线固定座8,在v刹左臂1和v刹右臂2上分别安装有左刹车块组件16和右刹车块组件17,所述吊线小蝶4一端设置于v刹左臂1上端,所述吊线小蝶4的凹槽中安装有刹车线弯管3,所述偏心把手6穿设于v刹右臂2上端部,所述刹车线固定座8一端设置于偏心把手6的安装孔9内并通过一螺钉10使偏心把手6与刹车线固定座8适配连接,所述压线板7设置于刹车线固定座8另一端上方,所述压线板7上设置有垫圈11以及与垫圈相适配的紧绳螺钉12,所述刹车线5依次穿过刹车线弯管3以及刹车线固定座8与压线板7之间的间隙,所述紧绳螺钉12依次穿过垫圈11、压线板7并使该紧绳螺钉固定于刹车线固定座8上,压线板紧固,从而将刹车线5压紧。

所述偏心把手6与v刹右臂2相对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垫片13。所述v刹右臂2与刹车线固定座8相对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垫片14和限位垫片15。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v型闸快速安装的工作过程:v刹左臂1、v刹右臂2固定安装在自行车上之后,将刹车线5穿过刹车线弯管3,然后将刹车线5穿过刹车线固定座8与压线板7之间的间隙,用紧绳螺钉12紧固压线板7,偏心把手6旋转如图4所示位置,即将偏心把手6向右旋转至极限位置,偏心把手6向右旋转带动刹车线固定座8向右移动,即可收紧刹车线,即可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v型闸快速拆卸的工作过程: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相反,偏心把手6旋转如图5所示位置,即将偏心把手6向左旋转至极限位置,偏心把手6向左旋转带动刹车线固定座8向左移动,即可放松刹车线,可快速进行拆卸。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

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v型闸,其特征在于:包括v刹左臂(1)、v刹右臂(2)、刹车线弯管(3)、吊线小蝶(4)、刹车线(5)、偏心把手(6)、压线板(7)和刹车线固定座(8),所述吊线小蝶(4)一端设置于v刹左臂(1)上端,所述吊线小蝶(4)的凹槽中安装有刹车线弯管(3),所述偏心把手(6)穿设于v刹右臂(2)上端部,所述刹车线固定座(8)一端设置于偏心把手(6)的安装孔(9)内并通过一螺钉(10)使偏心把手(6)与刹车线固定座(8)适配连接,所述压线板(7)设置于刹车线固定座(8)另一端上方,所述压线板(7)上设置有垫圈(11)以及与垫圈相适配的紧绳螺钉(12),所述刹车线(5)依次穿过刹车线弯管(3)以及刹车线固定座(8)与压线板(7)之间的间隙,所述紧绳螺钉(12)依次穿过垫圈(11)、压线板(7)并使该紧绳螺钉固定于刹车线固定座(8)上,压线板紧固,从而将刹车线(5)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v型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把手(6)与v刹右臂(2)相对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垫片(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v型闸,其特征在于:所述v刹右臂(2)与刹车线固定座(8)相对的侧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垫片(14)和限位垫片(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V型闸,包括V刹左臂(1)、V刹右臂(2)、刹车线弯管(3)、吊线小蝶(4)、刹车线(5)、偏心把手(6)、压线板(7)和刹车线固定座(8),吊线小蝶一端设于V刹左臂上端,吊线小蝶的凹槽中安装有刹车线弯管,偏心把手穿设于V刹右臂上端部,刹车线固定座一端设于偏心把手的安装孔(9)内并通过一螺钉(10)使偏心把手与刹车线固定座适配连接,压线板设于刹车线固定座另一端上方,压线板上设有垫圈(11)以及与垫圈相适配的紧绳螺钉(12),刹车线依次穿过刹车线弯管以及刹车线固定座与压线板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及拆卸方便且快速,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孙浙勇;唐文贵;阮德林;袁兆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