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7880发布日期:2020-08-14 18:4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



背景技术:

自行车坐垫是骑行时与屁股直接接触的自行车配件,由四部分构成,自行车在不使用时都是停放现在室外的,环保型自行车车垫是由环保塑料构成的壳体机构,此为现有技术,在,而本设计针对于其功能结构进行的描述。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158742.6中公开了自行车坐垫防雨水防阳光隔热保护套,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内腔套设有自行车坐垫,所述自行车坐垫的顶部套设有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内腔套设有警示反光件,所述主壳体的右侧与安装支架的连接处通过固定销钉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支架、固定销钉和主壳体相互配合,可对自行车坐垫起到保护的作用,这样自行车坐垫在使用时更加的长久,避免了现有的自行车坐垫不具备有对坐垫进行保护的设备,虽然其具有上述有益性,但就其所说的主壳体部件在夏天来临时,随自行车放于户外时,会受高温天气影响,受到高温照射,因此我们再次骑行时,坐垫会对臀部造成短时间的不适,甚至塑料壳样式的坐垫高温照射后还有可能发生胶化现象,此在夏天时,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因此针对于上述缺陷需要设计一款功能好的自行车坐垫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行车坐垫中的主壳体部件在夏天来临时,随自行车放于户外时,会受高温天气影响,受到高温照射,因此我们再次骑行时,坐垫会对臀部造成短时间的不适,甚至塑料壳样式的坐垫高温照射后还有可能发生胶化现象,此在夏天时,这种现象非常常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包括车垫主体;所述车垫主体为环保塑料材质座体垫,其后侧坐区开设有透气孔,且在此车垫主体的底腔中安装有水腔;所述水腔的后侧弯曲段顶面胶合有一处长方形腔体结构的收纳座,且此收纳座与水腔通过连接口实现腔体相通;所述连接口的上沿边棱连接有功能袋,且在此功能袋的顶部安装有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为内外两层,其中中间一处透气孔尺寸较大,底部边棱圆角过度处理,外圈为孔径较小的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水腔为流线管结构,其管腔一侧按上扬倾斜式安装有一处带有螺纹堵头的注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位于连接口的顶部位置处,即连接口上边棱所连接的功能袋与透气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压头位于水腔的底侧,且压头与水腔的底段采用柔性波纹腔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底部向上的负压式挤压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车坐垫主体壳的底部安装了一处具有收纳性结构的管腔件,这个管腔件底部通过波纹式橡胶管段连接了一个实心压头,在管腔件顶部安装了一个收纳座,收纳座与管腔之间连接了一处功能袋,将管腔件中注入自来水,将功能袋从坐垫主体壳上扯出来,并平铺于主体壳上,就对主体壳顶部形成了一层防护,上压压头,可以使底部管腔中的水体向上注入的功能袋中,这样就使坐垫顶部形成了一个水式的隔热机构,使得自行车在夏天放于户外时,坐垫不会晒热,提高再次骑行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仰视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由图2引出的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开后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功能袋从透气孔扯出后平铺于车垫主体顶面上后并充水清水后的应用原理示意图;

图中:1、车垫主体;2、透气孔;3、水腔;4、压头;5、收纳座;6、连接口;7、功能袋;8、拉环;9、注水管;10、螺纹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包括车垫主体1;车垫主体1为环保塑料材质座体垫,车垫主体1实质就是自行车的塑料主体壳,采用现有的环保塑料制成,其后侧坐区开设有透气孔2,其中:透气孔2为内外两层,其中中间一处透气孔2尺寸较大,底部边棱圆角过度处理,外圈为孔径较小的小孔,其中位于中间大孔径的透气孔2为底部功能袋7向上扯出的走向孔,且在此车垫主体1的底腔中安装有水腔3;水腔3的后侧弯曲段顶面胶合有一处长方形腔体结构的收纳座5,且此收纳座5与水腔3通过连接口6实现腔体相通;连接口6的上沿边棱连接有功能袋7,且在此功能袋7的顶部安装有拉环8。

其中:水腔3为流线管结构,其管腔一侧按上扬倾斜式安装有一处带有螺纹堵头10的注水管9,由此可以看出,在车垫主体1的底部形成了一个水源储存机构,在车垫主体1的结构上添加了功能。

其中:透气孔2位于连接口6的顶部位置处,即连接口6上边棱所连接的功能袋7与透气孔2相通,连接口6为功能袋7与水腔3的中间连接段,也就是说,水腔3中的清水可以向上涌入功能袋7中,两者水流相通。

其中:压头4位于水腔3的底侧,且压头4与水腔3的底段采用柔性波纹腔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底部向上的负压式挤压机构,使用时,将功能袋7向上穿过透气孔2扯出,并使功能袋7平铺于车垫主体1的塑料壳顶面上,形成铺式覆盖,如图5所示的样子,这时可以手压压头4,就会使波纹段向上产生负压,使水腔3中的清水向上涌入平铺在车垫主体1上的功能袋7中,由此可以看出,这样就使坐垫顶部形成了一个水式的隔热机构,使得自行车在夏天放于户外时,坐垫不会晒热,提高再次骑行时的舒适度。

工作原理:

炎热夏天中,自行车骑行完毕后停于户外时,可以将功能袋7向上穿过透气孔2扯出,并使功能袋7平铺于车垫主体1的塑料壳顶面上,形成铺式覆盖,如图5所示的样子,这时可以手压压头4,就会使波纹段向上产生负压,使水腔3中的清水向上涌入平铺在车垫主体1上的功能袋7中,由此可以看出,这样就使坐垫顶部形成了一个水式的隔热机构,使得自行车在夏天放于户外时,坐垫不会晒热,提高再次骑行时的舒适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垫主体(1);所述车垫主体(1)为环保塑料材质座体垫,其后侧坐区开设有透气孔(2),且在此车垫主体(1)的底腔中安装有水腔(3);所述水腔(3)的后侧弯曲段顶面胶合有一处长方形腔体结构的收纳座(5),且此收纳座(5)与水腔(3)通过连接口(6)实现腔体相通;所述连接口(6)的上沿边棱连接有功能袋(7),且在此功能袋(7)的顶部安装有拉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2)为内外两层,其中中间一处透气孔(2)尺寸较大,底部边棱圆角过度处理,外圈为孔径较小的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腔(3)为流线管结构,其管腔一侧按上扬倾斜式安装有一处带有螺纹堵头(10)的注水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2)位于连接口(6)的顶部位置处,即连接口(6)上边棱所连接的功能袋(7)与透气孔(2)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其特征在于:压头(4)位于水腔(3)的底侧,且压头(4)与水腔(3)的底段采用柔性波纹腔段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底部向上的负压式挤压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涉及车垫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夏天停于户外时,车座高热影响骑行舒适度的问题。一种环保型自行车车垫,包括车垫主体;所述车垫主体为环保塑料材质座体垫,其后侧坐区开设有透气孔,且在此车垫主体的底腔中安装有水腔;所述水腔的后侧弯曲段顶面胶合有一处长方形腔体结构的收纳座,将管腔件中注入自来水,将功能袋从坐垫主体壳上扯出来,并平铺于主体壳上,就对主体壳顶部形成了一层防护,上压压头,可以使底部管腔中的水体向上注入的功能袋中,这样就使坐垫顶部形成了一个水式的隔热机构,使得自行车在夏天放于户外时,坐垫不会晒热,提高再次骑行时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潘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潘健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