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0536发布日期:2020-06-12 13:4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和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环保、健康的自行车出行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复合材料自行车以其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造型多样、吸震性好、耐化学腐蚀和耐候性好等特点,已逐步取代金属类自行车,广泛应用于各类中高档自行车的生产。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行车骑行性能,全复合材料自行车从设计上不断地完善,各组配件如把手、立管、前叉、座管柱都进行创新式优化设计,针对目前场地车用的把手和立管多为分体式设计,虽便于尺寸调整,可以通配所有人群,但在整体强度和刚性方面逐渐达不到专业竞技队员对复合材料自行车把手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复合材料自行车把手和立管整合一体式的设计将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针对一体式把手的设计还比较少,在把手刚度、美观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把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包括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和锁配点,所述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为一体式,主臂为上扬式,所述锁配点采用防转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锁配点包括与场地车前叉竖管相配合插入的防转平面以及上盖,所述防转平面与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为一体式,所述防转平面和场地车前叉对应位置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盖相应位置设有螺孔。

作为优选,所述主臂上扬角度小于60°。

作为优选,所述主臂上扬角度为5-20°。

作为优选,所述防转平面与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防转平面与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材料为铝合金、钛合金、钢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式和上扬式结合设计,使传统立管和把手两件式的设计整合为一件式,并且运用主臂上扬设计,上扬角度可进行设计调节,解决了现有把手无法满足不同骑行姿势的问题,同时保证把手能做到更高强度和更高刚性。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证车把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自行车重量。

3.该实用新型可无视立管、把手之间的组配公差,强度和刚性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安装、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把手主视图,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把手的安装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立管,2主臂,3弯段,4握把,5锁配点,6上盖,7防转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主要包括立管1、主臂2、弯段3、握把区4和锁配点5这几个部分,立管1和把手结合为一体。与传统设计中将把手主臂和立管设置成平行的方式不同,本实施例将主臂2相对于立管设计成上扬式。并通过获取运动员骑行姿势和手臂长度的关系,对上扬式的把手弯段3的弧度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结构为主臂扁平过渡到握把圆形,中间过渡段的形状可以为扁平形,但不限于扁平形。

几个主要部件的作用如下:立管1,实现传统分体立管功能;主臂2,通过设计和立管高度整合一体,运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能保证任何需要的强度且无活动式组装产生的间隙问题;弯段3,运用弯段弧度大小的设计,使主臂2上扬角度由0°至60°所有范围都可实现;握把4,使用者握手区域。

主臂2同立管2和弯段3、弯段3和握把4均整合成一体式设计。

安装的位置为锁配点5,锁配点5包括与场地车前叉竖管相配合插入的防转平面7以及上盖6,防转平面与立管1、主臂2、弯段3、握把4是一体式的。防转平面7中部贯穿设置有插入前叉的凹槽,凹槽横截面形状为带有方形豁口的圆形,凹槽顶部与上盖6结构相配合。且防转平面7凹槽中部以及场地车前叉对应位置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内螺纹,上盖6相应位置设有螺孔,通过螺栓旋紧方式将上盖6、防转平面7以及场地车前叉固定。这样把手和前叉之间固定为一体,两者即可同步进行旋转转动。

安装方式非常简单:通过锁配点5两侧平面,插入式安装到场地车前叉竖管上,使用螺丝把上扬式一体把把手立管端锁配点锁固在场地车前叉上即可。当使用者进行骑乘场地车时,手掌握住握把区4,手臂后伸则可避开弯段3和主臂2,在上身静态骑行和上身发力进行摇车骑行时都可避免手臂和上扬式一体把把手的干涉。

上述安装方式将立管和把手之间的组配取消,通过设计高度整合一体,运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能保证任何需要的强度且无活动式组装产生的间隙问题;再通过对使用者手臂尺寸和骑行姿势的分析,设计弯段对应弧度,改变主臂2与水平之间的夹角来达到上扬的目的。

主臂2上扬角度可实现0-60°之间变化;优选的主臂2上扬角度范围为5-20°。

防转平面7与立管1、主臂2、弯段3、握把区4材料优选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材料也可选用为铝合金、钛合金、钢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将立管和把手取消组配,通过设计高度整合一体,运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工艺能保证任何需要的强度且无活动式组装产生的间隙问题;再通过对使用者手臂尺寸和骑行姿势的分析,设计弯段3对应弧度,改变主臂2与水平之间的夹角来达到上扬的目的。通过锁配点5平面,插入式安装到场地车前叉竖管上,然后通过上盖6旋紧,达到锁紧的目的;该实用新型可无视立管1、把手4之间的组配公差,能达到把手增加强度和刚性要,方便使用。

通过将本实施例制备的把手与传统把手刚性数据进行检测,发现采用本实施例工艺制得的把手刚性和强度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表1本实施例把手与传统把手刚性数据监测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包括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和锁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为一体式,主臂为上扬式,所述锁配点采用防转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配点包括与场地车前叉竖管相配合插入的防转平面以及上盖,所述防转平面与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为一体式,所述防转平面和场地车前叉对应位置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上盖相应位置设有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上扬角度小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上扬角度为5-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防转平面与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防转平面与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材料为铝合金、钛合金、钢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场地车上扬式一体把把手。包括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和锁配点,所述立管、主臂、弯段、握把区为一体式,主臂为上扬式,所述锁配点采用防转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式和上扬式结合设计,使传统立管和把手两件式的设计整合为一件式,并且运用主臂上扬设计,上扬角度可进行设计调节,解决了现有把手无法满足不同骑行姿势的问题,同时保证把手能做到更高强度和更高刚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保证车把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了自行车重量。该实用新型可无视立管、把手之间的组配公差,强度和刚性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安装、使用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邓龙洵;王春青;沈金康;张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泰山瑞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