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31797发布日期:2021-08-20 16:4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油箱通常由油箱上壳体和油箱下壳体组成,由于油箱锁直接装配在油箱上,然后通过橡胶密封圈与外装饰罩相配合。固在油箱口处会增加定位圈来装配橡胶密封圈。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油箱将定位圈直接设计在油箱口(3)上,再将上壳体(1)向上翻边与油箱口(3)配合焊接而成,此方式存在两大缺陷:①、因油箱口与上壳体焊接位置在中间位置,堆焊时容易向下流动,焊接后外观差;②、油箱口位置过高,上壳体成形高度过高,成形时易拉裂,报废率高。此外一些大排量摩托车在设计时将空滤器布置在油箱下方,使得油箱下壳体(2)向内隆起,对油箱容积影响较大,满足不了大排量摩托车对续航里程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其改变了油箱部分结构使得焊接效果更好,易于成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上壳体、油箱下壳体、油箱口、定位圈,其中所述油箱上壳体与所述油箱下壳体在结合边缘滚焊连接,所述油箱口设置于油箱上壳体的顶部,所述油箱口上具有加油口,所述油箱上壳体上具有向内翻折的第一环形翻边,所述油箱口上具有向下翻折的第二环形翻边,所述第二环形翻边下部伸入所述第一环形翻边内侧,并在所述第一环形翻边上部采用铜焊堆焊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翻边,所述定位圈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形翻边上部,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下壳体前部底面向油箱内部隆起,所述油箱下壳体后部底面向外侧凸出,使得油箱的最低位位于所述油箱上壳体与油箱下壳体滚焊边缘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油箱口焊接后外观得到改善,降低了油箱上壳体的成形难度,同时提升了油箱的容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油箱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2-3所示的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包括油箱上壳体1、油箱下壳体2、油箱口3、定位圈4。其中油箱上壳体1与油箱下壳体2在结合边缘滚焊连接。油箱口3设置于油箱上壳体1的顶部,油箱口3上具有加油口。油箱上壳体1上具有向内翻折的第一环形翻边10,由于翻边长度小易于成形,避免了拉裂报废的风险。油箱口3上具有向下翻折的第二环形翻边30,连接时第二环形翻边30下部伸入第一环形翻边10内侧,并在第一环形翻边10上部采用铜焊堆焊的方式连接第二环形翻边30,由于堆焊的位置在油箱口3的根部,铜焊堆焊时不会溢流,既不影响外观又能保证连接可靠。定位圈4套设在第二环形翻边30上部,并采用保护焊三段式焊接连接。

为增加油箱容积,本实施例中,油箱下壳体2采用阴阳拉伸结构,即油箱下壳体2前部底面向油箱内部隆起,油箱下壳体2后部底面向外侧凸出,使得油箱的最低位位于油箱上壳体1与油箱下壳体2滚焊边缘的下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油箱容积增大了1.5l。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上壳体(1)、油箱下壳体(2)、油箱口(3)、定位圈(4),其中所述油箱上壳体(1)与所述油箱下壳体(2)在结合边缘滚焊连接,所述油箱口(3)设置于油箱上壳体(1)的顶部,所述油箱口(3)上具有加油口,所述油箱上壳体(1)上具有向内翻折的第一环形翻边(10),所述油箱口(3)上具有向下翻折的第二环形翻边(30),所述第二环形翻边(30)下部伸入所述第一环形翻边(10)内侧,并在所述第一环形翻边(10)上部采用铜焊堆焊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翻边(30),所述定位圈(4)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形翻边(30)上部,并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下壳体(2)前部底面向油箱内部隆起,所述油箱下壳体(2)后部底面向外侧凸出,使得油箱的最低位位于所述油箱上壳体(1)与油箱下壳体(2)滚焊边缘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排量摩托车的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上壳体、油箱下壳体、油箱口、定位圈,其中所述油箱上壳体与所述油箱下壳体在结合边缘滚焊连接,所述油箱口设置于油箱上壳体的顶部,所述油箱口上具有加油口,所述油箱上壳体上具有向内翻折的第一环形翻边,所述油箱口上具有向下翻折的第二环形翻边,所述第二环形翻边下部伸入所述第一环形翻边内侧,并在所述第一环形翻边上部采用铜焊堆焊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环形翻边,所述定位圈套设在所述第二环形翻边上部,并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油箱口焊接后外观得到改善,降低了油箱上壳体的成形难度,同时提升了油箱的容积。

技术研发人员:尹鑫林;熊明建;杨光瑜;赵洪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