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及厢式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3861发布日期:2021-09-29 00:2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及厢式货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及厢式货车。


背景技术:

2.为了提升公路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一种较好的方式是在厢式货车上加挂半挂车;实践中,由厢式货车牵引半挂车进行公路运输作业,到达运输场站后,厢式货车将半挂车牵引至卸货区,之后,厢式货车就与半挂车分离了,半挂车上的货物卸载完毕后,再由专门的牵引车将半挂车牵引至其他区域停放;存在的问题是:厢式货车车架的上侧面由于被货厢遮挡,无法利用车架上侧面设置牵引鞍座,只能在车架后端面或下侧面上设置耦合器(由于需要分担半挂车的重量,牵引鞍座不能倒置,只能采用耦合器连接),半挂车和厢式货车通过耦合器连接,而耦合器的连接和分离操作都相对麻烦,大大影响运输场站内的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包括车架,其创新在于:车架尾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下沉车架总成;所述下沉车架总成的前端叠置于车架尾端的下侧,下沉车架总成后端延伸至车架后侧;下沉车架总成和车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沉车架总成后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牵引鞍座。
4.采用前述方案后,可以在车架后侧形成一下沉式的支撑面(即下沉车架总成后端的上侧面),在该支撑面上设置牵引鞍座,既满足了牵引鞍座的安装要求,又不会对货厢造成影响;基于现有技术可知,牵引鞍座的操作方便性大大优于常规的耦合器,并且牵引鞍座还能有效提升挂车的抗侧翻能力,可以大幅提升厢式货车和挂车的连接、脱离操作的作业效率,对于大型运输场站高效运行意义重大。
5.基于前述方案,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带牵引鞍座的厢式货车,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上的货厢,其创新在于:所述车架尾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下沉车架总成;所述下沉车架总成的前端叠置于车架尾端的下侧,下沉车架总成后端延伸至车架后侧;下沉车架总成和车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沉车架总成后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牵引鞍座,牵引鞍座与货厢之间留有间距。
6.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及厢式货车,该方案使得牵引鞍座能够安装在厢式货车上,利用牵引鞍座的优点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7.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采用本发明方案的汽车示意图(图中隐去了货厢);图3、采用本发明方案时,车辆在牵引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车架1、下沉车架总成2、牵引鞍座3。
具体实施方式
8.一种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包括车架1,其创新在于:车架1尾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下沉车架总成2;所述下沉车架总成2的前端叠置于车架1尾端的下侧,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延伸至车架1后侧;下沉车架总成2和车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牵引鞍座3。
9.一种带牵引鞍座的厢式货车,包括车架1和设置在车架1上的货厢,其创新在于:所述车架1尾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下沉车架总成2;所述下沉车架总成2的前端叠置于车架1尾端的下侧,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延伸至车架1后侧;下沉车架总成2和车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牵引鞍座3,牵引鞍座3与货厢之间留有间距。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车架(1)尾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下沉车架总成(2);所述下沉车架总成(2)的前端叠置于车架(1)尾端的下侧,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延伸至车架(1)后侧;下沉车架总成(2)和车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牵引鞍座(3)。2.一种带牵引鞍座的厢式货车,包括车架(1)和设置在车架(1)上的货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尾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下沉车架总成(2);所述下沉车架总成(2)的前端叠置于车架(1)尾端的下侧,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延伸至车架(1)后侧;下沉车架总成(2)和车架(1)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沉车架总成(2)后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牵引鞍座(3),牵引鞍座(3)与货厢之间留有间距。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及厢式货车,其创新点是:车架尾端的下侧设置有一下沉车架总成;所述下沉车架总成的前端叠置于车架尾端的下侧,下沉车架总成后端延伸至车架后侧;下沉车架总成和车架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下沉车架总成后端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牵引鞍座。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带牵引鞍座的重型汽车车架及厢式货车,该方案使得牵引鞍座能够安装在厢式货车上,利用牵引鞍座的优点提高作业效率。用牵引鞍座的优点提高作业效率。用牵引鞍座的优点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桂蓉 颜家军 魏明清 汪定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7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