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8889发布日期:2022-10-19 00:3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


背景技术:

2.周转车是物流产品周转时保证产品正常运输存放的一个重要设备,一般需要人工将周转箱放置在车架上,到达堆放点后人工将其取下。现有的周转车虽能满足周转箱搬运的功能,但是单次只能运输单个周转箱,而且在车体空置时,无法套叠,空间使用率低,运输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能够套叠使用,一次运输多个周转箱,而且提高了空间使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包括至少一个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脚轮,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万向脚轮一一对应设置的容置区,当多个车体叠放时,上层车体的万向脚轮能限位在下层车体对应的容置区内。所述容置区的中部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外侧绕设有固接在所述车体上的限位凸环,所述凸起部与限位凸环之间限定形成供所述万向脚轮放置的空间。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放置平台的外侧设置用于容置万向脚轮的容置区使得多个车体能够叠放设置,一次运输多个周转箱,提高了空间使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通过限位凸环与凸起部的设置对万向脚轮进行限位,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上层车体的万向脚轮移动造成上层车体从下层车体上滑脱;而且通过锥形结构的凸起部,在叠放或拆下上层车体时,能对上层车体的万向脚轮进行导向,使得上层车体的万向脚轮更易进入或离开凸起部与限位凸环之间的空间。
6.进一步来说,所述车体包括围框及位于所述围框内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一号板及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号板两侧的二号板,两个所述二号板与一号板限定形成工字型结构。
7.进一步来说,所述容置区位于所述二号板上,其包括开设在所述二号板上的通孔。所述凸起部穿设在所述通孔内,其底部与所述万向脚轮连接。将凸起部与万向脚轮连接能够节省零部件的装配,而且通过万向脚轮的转动带动凸起部转动,以减少叠放时,上层车体的万向脚轮与下层车体的凸起部之间的摩擦。
8.进一步来说,所述万向脚轮包括铰接在所述底板底部的轮架,所述轮架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所述凸起部,下端铰接有所述滚轮。
9.进一步来说,所述一号板的中部固接有与所述二号板垂直布设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围框焊接成型。
10.进一步来说,所述一号板的两侧向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平行的一号翻折边,所述二号板靠近所述一号板的一侧向上均设有二号翻折边,所述一号翻折边、二号翻折边、支撑
杆的上端面齐平以形成所述放置平台。
11.进一步来说,所述围框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体叠放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个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15.图中:
16.1-车体;11-围框;12-一号板;121-一号翻折边;13-二号板;131-通孔;132-二号翻折边;14-支撑杆;2-万向脚轮;21-轮架;22-滚轮;31-凸起部;32-限位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8.实施例
19.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包括至少一个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脚轮2,所述车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万向脚轮2一一对应设置的容置区,当多个车体1叠放时,上层车体1的万向脚轮2能限位在下层车体1对应的容置区内。所述容置区的中部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的外侧绕设有固接在所述车体1上的限位凸环32,所述凸起部31与限位凸环31之间限定形成供所述万向脚轮2放置的空间。
20.所述车体1包括围框11及位于所述围框11内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一号板12及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号板12两侧的二号板13,两个所述二号板13与一号板12限定形成工字型结构。所述容置区位于所述二号板13上,其包括开设在所述二号板13上的通孔131。所述凸起部31穿设在所述通孔131内,其底部与所述万向脚轮2连接。将凸起部31与万向脚轮2连接能够节省零部件间的装配,而且通过万向脚轮2的转动带动凸起部31转动,以减少叠放时,上层车体1的万向脚轮2与下层车体1的凸起部31之间的摩擦。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万向脚轮2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两个二号板13的两侧,所述万向脚轮2包括铰接在所述二号板13底部的轮架21,所述轮架21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所述凸起部31,下端铰接有所述滚轮22。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板12的中部固接有与所述二号板13垂直布设的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围框11焊接成型。所述一号板12的两侧向上一体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14平行的一号翻折边121,所述二号板13靠近所述一号板12的一侧向上一体设置有二号翻折边132,所述一号翻折边121、二号翻折边132、支撑杆14的上端面齐平以形成所述放置平台。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框11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支撑杆14的上端面。
24.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一号板12、二号板13、围框11均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杆14与一号板12也通过焊接固定。
25.在放置平台的外侧设置用于容置万向脚轮2的容置区使得多个车体1能够叠放设置,一次运输多个周转箱,提高了空间使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通过限位凸环32与凸起部31的设置对万向脚轮2进行限位,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上层车体1的万向脚轮2移动造成上层车体1从下层车体1上滑脱;而且通过锥形结构的凸起部31,在叠放或拆下上层车体1时,能对上层车体1的万向脚轮2进行导向,使得上层车体1的万向脚轮2更易进入或离开凸起部31与限位凸环32之间的空间。
26.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车体(1),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脚轮(2),所述车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万向脚轮(2)一一对应设置的容置区,当多个车体(1)叠放时,上层车体(1)的万向脚轮(2)能限位在下层车体(1)对应的容置区内;所述容置区的中部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凸起部(31),所述凸起部(31)的外侧绕设有固接在所述车体(1)上的限位凸环(32),所述凸起部(31)与限位凸环(32)之间限定形成供所述万向脚轮(2)放置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围框(11)及位于所述围框(11)内的底板,所述底板包括一号板(12)及对称设置在所述一号板(12)两侧的二号板(13),两个所述二号板(13)与一号板(12)限定形成工字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区位于所述二号板(13)上,其包括开设在所述二号板(13)上的通孔(131);所述凸起部(31)穿设在所述通孔(131)内,其底部与所述万向脚轮(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脚轮(2)包括铰接在所述底板底部的轮架(21),所述轮架(21)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所述凸起部(31),下端铰接有滚轮(22)。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12)的中部固接有与所述二号板(13)垂直布设的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围框(11)焊接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12)的两侧向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杆(14)平行的一号翻折边(121),所述二号板(13) 靠近所述一号板(12)的一侧向上均设有二号翻折边(132),所述一号翻折边(121)、二号翻折边(132)、支撑杆(14)的上端面齐平以形成所述放置平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转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11)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支撑杆(14)的上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叠放的周转小车,包括至少一个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脚轮,所述车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的外侧设有多个与所述万向脚轮一一对应设置的容置区,当多个车体叠放时,上层车体的万向脚轮能限位在下层车体对应的容置区内。所述容置区的中部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外侧绕设有固接在所述车体上的限位凸环,所述凸起部与限位凸环之间限定形成供所述万向脚轮放置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周转小车能够套叠使用,一次运输多个周转箱,而且提高了空间使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本。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恒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0
技术公布日:2022/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