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7786发布日期:2022-02-09 14:08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


背景技术:

2.电动老爷车是专为旅游景区、公园、大型游乐场、封闭小区、校园、花园式酒店、度假村、别墅区、城市步行街、机场、港口、码头等开发的环保型乘用车辆,具有性能卓越、外观设计新颖、内饰豪华精致、乘坐舒适安全的特点,是理想的场内电动观光车。
3.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现有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直接固定在车辆地板的玻璃钢覆盖件上,存在着安装间隙大、易松动等问题,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异常响声,极大地降低了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包括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上支架的上端与顶棚固定连接,上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下支架的下端与老爷车的主梁固定连接,下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上支架焊接在顶棚的两侧,两个上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上支架上部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上支架与顶棚构成三角形结构。
8.进一步地,下支架焊接在主梁的两侧,两个下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
9.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板连接。
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1.通过增加与车辆主梁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支架,增加了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安装的牢固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响,提高的乘客的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15.附图中标识:1、上支架;11、第一固定板;12、第一横杆;13、加强杆;2、下支架;21、第二固定板;22、第二横杆;3、顶棚;4、主梁。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2所示的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包括两个上支架1和两个下支架2,上支架1的上端与顶棚3固定连接,上支架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1;下支架2的下端与老爷车的主梁4固定连接,下支架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1,第一固定板11与第二固定板21固定连接。
18.具体来说,上支架1焊接在顶棚3的两侧,两个上支架1之间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横杆12,上支架1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有两根加强杆13,两根加强杆13分别与上支架1及顶棚3构成三角形结构,从而提高顶棚的稳定性。优选的,上支架1、第一横杆12及加强杆13均为圆管,避免存在棱角造成人员的磕碰。
19.下支架2焊接在主梁4的两侧,两个下支架2之间焊接固定有第二横杆22,以增加下支架2的稳定性。
20.如图1、图2所示,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21均为圆盘形,第一固定板11、第二固定板21分别焊接在上支架1的下端和下支架2的上端,第一、第二固定板上上均开设有通孔,第一、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上支架1与下支架2固定连接。
21.在使用时,在车主梁上焊接制作下支架,使顶棚下支架的第二固定板端面与车身地板的玻璃钢覆盖件接触,然后安装车身地板玻璃钢覆盖件,在车身地板玻璃钢覆盖件转孔,通过螺栓将上支架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连接,使上支架相当于直接连接在车主梁上,以增加支架的强度,不易发生松动、异响等现象
22.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23.通过增加与车辆主梁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支架,增加了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安装的牢固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响,提高的乘客的乘坐体验。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25.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上端与所述顶棚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下支架的下端与所述老爷车的主梁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焊接在所述顶棚的两侧,所述的两个上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上支架上部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所述上支架与所述顶棚构成三角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焊接在所述主梁的两侧,所述的两个下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支架,包括两个上支架和两个下支架,上支架的上端与顶棚固定连接,上支架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下支架的下端与老爷车的主梁固定连接,下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增加与车辆主梁固定连接的下支架,增加了电动老爷车顶棚后立柱安装的牢固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响,提高的乘客的乘坐体验。提高的乘客的乘坐体验。提高的乘客的乘坐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邵高林 吴成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金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