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撑车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3166发布日期:2023-07-05 21:3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撑车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双撑车撑机构。


背景技术:

1、车撑是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两轮车的必要部件,当停车时,对车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现有的车撑分为单撑和双撑,单撑是设置在车体的一侧,停车时车体为倾斜状态,这种单撑支撑方式不够稳定;双撑是在车体的两侧都设置车撑,从而停车时能够对车体两侧都进行支撑,这种双撑支撑方式相较单撑支撑方式更加稳定。

2、但是现有的双撑存在以下缺点:两个支撑为一体结构,支撑状态下和抬起状态下两支撑间的宽度是一样的,因此,要想增加两支撑对车体的支撑稳定性,就要增加两支撑间的宽度,而支撑抬起后,由于两支撑间的宽度较大,增加了占地空间,还会给骑行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电动自行车线束的固定问题,提供一种双撑车撑机构。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双撑车撑机构,包括横向连接轴、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安装架和弹性限位机构;

4、安装架包括中间安装架、第一端部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第一端部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分别连接在中间安装架的两侧;

5、所述横向连接轴的一端穿过第一端部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撑腿顶部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横向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端部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撑腿顶部通过销轴连接;

6、在横向连接轴的与第一端部支架对应的轴段上沿其圆周均布设有四个平面,这四个平面间是圆弧过渡的,在第一端部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横向连接轴转动位置的弹性限位机构。

7、在上述方案中,中间安装架为u型支架,并且其两端顶部设置有翼缘,所述第一端部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分别安装在中间安装架的两侧翼缘上

8、在上述方案中,在中间安装架的翼缘和第一端部支架、第二端部支架上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9、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端部支架包括安装板、安装套、外端板,安装板为l型,该l型安装板的顶板固定连接在中间安装架上,该l型安装板的侧板与所述安装套固定连接,所述外端板固定在安装套外侧面上,该外端板上设置有用于贯穿横向连接轴的通孔,所述横向连接轴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板的侧板、安装套和外端板的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腿顶部通过销轴连接。

10、在上述方案中,第二端部支架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和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端部支架的顶板固定连接在中间安装架上,第二端部支架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贯穿横向连接轴的通孔,所述横向连接轴的一端贯穿该通孔并与所述第二支撑腿顶部通过销轴连接。

11、在上述方案中,安装套上径向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的安装筒,每个安装筒内设置一个弹性限位机构,每个弹性限位机构包括一个弹簧和安装在弹簧内端的限位块,弹簧的外端与安装筒顶触,限位块与横向连接轴外壁顶触,

12、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端部支架的侧板和第一端部支架的外端板呈八字型布置,即第二端部支架的侧板是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第一端部支架的外端板也是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这样,当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为支撑状态时,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呈八字型,使得车体两侧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从而增加对车体支撑的稳定性;当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抬起时,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会向内收起,从而减小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横向占地空间。

13、在上述方案中,弹性限位机构采用一个u型弹簧片,该u型弹簧片的两侧向内弯曲,形成对横向连接轴的弹性夹紧作用。

14、在上述方案中,u型弹簧片通过螺栓固装在第一端部支架的安装套内。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的车撑结构包括横向连接轴、两个支撑腿、安装架和弹性限位机构,横向连接轴安装在安装架上,其两端分别与支撑腿顶端连接,弹性限位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能够在支撑腿的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进行限位。支撑状态时,两支撑腿呈八字型,使得车体两侧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抬起时,两支撑腿会向内收起,从而减小两支撑腿的横向占地空间。

17、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的双撑结构,车撑的收、放,只要一个动作,就实现了比传统双撑更好的稳定性(传统双撑要三个动作:踩梯、提车、往后拉),因此,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连接轴、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安装架和弹性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中间安装架为u型支架,并且其两端顶部设置有翼缘,所述第一端部支架和第二端部支架分别安装在中间安装架的两侧翼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安装架的翼缘和第一端部支架、第二端部支架上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孔,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端部支架包括安装板、安装套、外端板,安装板为l型,该l型安装板的顶板固定连接在中间安装架上,该l型安装板的侧板与所述安装套固定连接,所述外端板固定在安装套外侧面上,该外端板上设置有用于贯穿横向连接轴的通孔,所述横向连接轴的一端依次贯穿安装板的侧板、安装套和外端板的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支撑腿顶部通过销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端部支架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和侧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端部支架的顶板固定连接在中间安装架上,第二端部支架的侧板上设置有用于贯穿横向连接轴的通孔,所述横向连接轴的一端贯穿该通孔并与所述第二支撑腿顶部通过销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套上径向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起的安装筒,每个安装筒内设置一个弹性限位机构,每个弹性限位机构包括一个弹簧和安装在弹簧内端的限位块,弹簧的外端与安装筒顶触,限位块与横向连接轴外壁顶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支架的侧板和第一端部支架的外端板呈八字型布置,当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为支撑状态时,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呈八字型,当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抬起时,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会向内收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限位机构采用一个u型弹簧片,该u型弹簧片的两侧向内弯曲,形成对横向连接轴的弹性夹紧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撑车撑机构,其特征在于,u型弹簧片通过螺栓固装在第一端部支架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撑车撑机构,包括横向连接轴、两个支撑腿、安装架和弹性限位机构,横向连接轴安装在安装架上,其两端分别与支撑腿顶端连接,弹性限位机构设置在安装架上,能够在支撑腿的支撑状态和抬起状态进行限位。支撑状态时,两支撑腿呈八字型,使得车体两侧的支撑点之间的距离足够大;抬起时,两支撑腿会向内收起,从而减小两支撑腿的横向占地空间。本技术相比传统的双撑结构,车撑的收、放,只要一个动作,就实现了比传统双撑更好的稳定性,因此,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美派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