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8276发布日期:2023-06-17 16:4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


背景技术:

1、车体的一般结构通过使用模具的压制工艺通过机械加工和焊接组件来制造。出于这个原因,存在诸如压制工厂、车体焊接工厂和喷漆工厂的设施的投资大且设计自由度低的问题。

2、特别是,在相关技术中的车体车体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设计变化来制造少量的各种类型的产品。出于这个原因,存在模具数量迅速增加的问题,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3、近来,需要简化制造车辆的过程,并最小化开发周期,以满足客户需求,并及时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智能工厂环境中应对各种类型的设计的同时,改进车体车体的组装特性的车体车体结构。

5、另外,近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需要一种能够在不需要驾驶员驾驶车辆的情况下运输货物的车辆。为了降低制造驾驶员未坐在其中的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成本并简化自动驾驶汽车的制造过程,需要一种能够在环保智能工厂中制造的车辆,在环保智能工厂中一些组件被模块化,并且通过螺栓连接等机械组装车辆的模块化组件来组装车体车体,而不需要压制过程、车体车体焊接过程和喷漆过程。

6、作为背景解释的前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并不旨在意味着本发明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特定实施方式涉及与车辆的车体结构相关的技术,该车辆的车体结构出于货物运送、便携式营销等目的而操作。特定实施方式还涉及与用于简化制造车辆的过程的车体框架结构相关的技术。

2、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解决本领域中的问题,并且提供一种通过螺栓连接来连结多个管件来制造车辆的车体而简单地组装的车辆。

3、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由多个管件构造,具有组装上车体的上部分,并且包括: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其由多个管件构造并且各自包括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第一纵向构件、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第一纵向构件的第一横向构件,和各自具有连结第一纵向构件和第一横向构件的外侧的安装件,该安装件被构造成使得悬架安装在其上;以及一对下部车体主构件,其各自具有管件形状、被构造成连接安装件的外侧和彼此间隔开的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上端部的相对的两侧,该一对下部车体主构件向前和向后延伸以构成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上侧构件并且被构造成限定车辆的总长度。

4、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可以被设置成具有相同的形状,从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对称。

5、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可以各自进一步包括从安装件向下延伸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连接构件,和在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并构造成连接多个第一连接构件的下端部的第二横向构件。

6、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可以各自进一步包括:一对第二纵向构件,其各自具有管件形状、从第一连接构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端部模块,其具有定位于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端部处、由多个管件构造、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第三横向构件,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第三横向构件的第二连接构件,该端部模块具有连接到第一纵向构件的上端部。

7、下部车体可以进一步包括副框架,其各自包括:一对副纵向构件,其设置在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中的每一个的下侧处、由多个管件构造并且被构造成连接第二横向构件和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端部模块的下端部;和副横向构件,其被构造成连接副纵向构件,其中副框架中的每一个连接到悬架的下部分。

8、副框架可以进一步包括副连接构件,其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延伸并被构造成连接副纵向构件和第二纵向构件。

9、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可以各自进一步包括后梁,其具有管件形状、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该一对第二纵向构件的端部。

10、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可以各自进一步包括被构造成连接后梁和第二连接构件的连接单元。

11、安装件可具以有四边形形状,悬架的上部分可以连结到安装件的中心部分,第一横向构件可以连结到车辆内部的安装件,第一纵向构件可以在纵向方向上连结到安装件,并且下部车体主构件可以连结到车辆外部的安装件。

12、由多个管件构造的车体前部主体、后部主体或下部车体主构件的端部可以是打开的,端部补片可以连结到端部以封闭该端部并且被构造成连结多个管件,端部补片可以在与车体前部主体、后部主体或下部车体主构件的端部向内间隔开的状态下通过焊接而连结,并且由于端部补片与前部主体、后部主体或下部车体主构件向内间隔开,所以由焊接产生的焊道位于所形成的分离空间中。

13、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可以由多个管件构造,并且多个管件通过螺栓连接或铆接来紧固,这降低了成本。另外,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被设计成易于组装或拆卸,使得可以容易地执行维护并且当下部车体损坏时可以容易地用另一个组件更换下部车体的组件。

14、另外,通过调整连接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下部车体主构件和下部车体底板构件的长度,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将下部车体应用于各种车辆,这使得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设计成本。

15、另外,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可以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构件,从而增强了车体的刚性并解决了通过管件连接的车体框架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所述下部车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所述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被设置成具有相同的形状,以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所述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所述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部车体,还包括被构造成连接到所述悬架的下部的副框架,其中每个副框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每个副框架还包括副连接构件,所述副连接构件在所述车辆的所述上/下方向上延伸并连接所述副纵向构件和所述第二纵向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所述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后梁,所述后梁具有管件形状、在所述车辆的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到所述一对第二纵向构件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所述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中的每一个还包括连接所述后梁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连接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部车体,其中: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车辆的下部车体包括: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管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在横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第一纵向构件,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连接第一纵向构件的第一横向构件,和安装件,每个安装件具有连结第一纵向构件和第一横向构件的外侧;以及一对下部车体主构件,其连接安装件的外侧和彼此间隔开的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上端部的相对的两侧,一对下部车体主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管件形状并且向前和向后延伸以构成前部主体和后部主体的上侧构件并限定车辆的总长度。

技术研发人员:金源午,金石柱,龙芝爱,金护渊,许哲希,朴泰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