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2416发布日期:2023-01-17 18: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就是对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需要开展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加气块等建材的搬运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现有的搬运装置往往没有升降功能,工人搬运加气块时,需要反复弯腰,长期以往,容易造成脊椎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能够进行上下升降,减少工人搬运时的弯腰频率,保障工人的脊椎健康。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和连接块,底板的左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
5.它还包含:
6.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固定在连接块的前后两端面上,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支撑块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号凹槽;
7.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支撑块的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轨固定在连接块的左端面上;
8.丝杆,所述的丝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号凹槽的上下两端面旋转连接,丝杆的上端穿过支撑块后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块的顶面上;
9.丝母,所述的丝母滑动设置在一号凹槽的内部,且丝母与一号凹槽抵触设置,丝母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
10.一号支撑板,所述的一号支撑板与丝母的右端面固定连接。
11.优选地,一号支撑板上开设有数个二号凹槽,二号凹槽内固定有一号牛眼轮轴承。
12.优选地,底板的底面上固定有万向轮,底板的底面上还固定有移动电源,电机与移动电源电连接。
13.优选地,连接块的左端面上固定有把手,把手上固定有防滑垫。
14.优选地,底板的顶面的右侧通过合页与二号支撑板旋转设置,底板的顶面的左侧开设有四号凹槽,四号凹槽的底面上固定有千斤顶,千斤顶的输出端与二号牛眼轮轴承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二号牛眼轮轴承的活动端滑动设置在三号凹槽的内部,三号凹槽开设于二号支撑板的底面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能够进行上下升降,减少工人搬运时的弯腰频率,保障工人的脊椎健康。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右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二号支撑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底板1、连接块2、电动推杆3、支撑块4、一号凹槽5、滑块6、滑轨7、丝杆8、电机9、一号支撑板10、二号凹槽11、一号牛眼轮轴承12、万向轮13、移动电源14、把手15、防滑垫16、二号支撑板17、千斤顶18、二号牛眼轮轴承19、三号凹槽20、四号凹槽21、丝母2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
‑‑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和连接块2,底板1的左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2,连接块2的左端面上固定有把手15,把手15上固定有防滑垫16;
23.它还包含:
24.电动推杆3,所述的电动推杆3固定在连接块2的前后两端面上,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与支撑块4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支撑块4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号凹槽5;
25.滑块6,所述的滑块6与支撑块4的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滑块6与滑轨7滑动连接,滑轨7固定在连接块2的左端面上;
26.丝杆8,所述的丝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号凹槽5的上下两端面旋转连接,丝杆8的上端穿过支撑块4后与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块4的顶面上;
27.丝母22,所述的丝母22滑动设置在一号凹槽5的内部,且丝母22的周壁与一号凹槽5抵触设置,丝母22与丝杆8通过螺纹连接;
28.一号支撑板10,所述的一号支撑板10与丝母2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
29.一号支撑板10上开设有数个二号凹槽11,二号凹槽11内固定有一号牛眼轮轴承12;
30.底板1的底面上固定有万向轮13,底板1的底面上还固定有移动电源14,电机9与移动电源14电连接;
31.底板1的顶面的右侧通过合页与二号支撑板17旋转设置,底板1的顶面的左侧开设有四号凹槽21,四号凹槽21的底面上固定有千斤顶18,千斤顶18的输出端与二号牛眼轮轴承19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二号牛眼轮轴承19的活动端滑动设置在三号凹槽20的内部,三号凹槽20开设于二号支撑板17的底面上。
3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电机9,电机9带动丝杆8开始旋转,丝母22在一号凹槽5内上升,一号支撑板10向上移动,当一号支撑板10上升至所需高度时,关闭电机9,接着,将加气块搬运至一号支撑板10上,然后,电机9反转带动丝杆8反转,丝母22在一号凹槽5内下降,带动一号支撑板10及上方的加气块下降,下降至一号支撑板10与二号支撑板17抵触时,
关闭电机9,打开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推动前后两侧的支撑块4向外移动,带动一号支撑板10向外移动,滑块6在滑轨7上向外滑动,此时,工人用手将加气块向内进行推动,将加气块堆放在二号支撑板17上,需要对搬运装置上的加气块进行卸货时,打开千斤顶18,千斤顶18的输出端上的二号牛眼轮轴承19在三号凹槽20内滑动,千斤顶18将二号支撑板17的左侧进行顶升,此时,工人从左侧将加气块向右侧进行推移,加气块在二号支撑板17上向右滑动,当加气块与地面接触后,逐渐向左推动搬运装置,直至加气块完全滑落至地面即可。
33.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34.1、能够进行上下升降,减少工人搬运时的弯腰频率,保障工人的脊椎健康。
35.2、一号牛眼轮轴承12有利于加气块在一号支撑板10上进行滑动。
36.3、千斤顶18将二号支撑板17的左侧进行顶升,工人从左侧将加气块向右侧进行推移,可以将加气块从二号支撑板17上滑落至地面上。
37.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它包含底板(1)和连接块(2),底板(1)的左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电动推杆(3),所述的电动推杆(3)固定在连接块(2)的前后两端面上,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与支撑块(4)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支撑块(4)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号凹槽(5);滑块(6),所述的滑块(6)与支撑块(4)的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滑块(6)与滑轨(7)滑动连接,滑轨(7)固定在连接块(2)的左端面上;丝杆(8),所述的丝杆(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号凹槽(5)的上下两端面旋转连接,丝杆(8)的上端穿过支撑块(4)后与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9)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块(4)的顶面上;丝母(22),所述的丝母(22)滑动设置在一号凹槽(5)的内部,且丝母(22)与一号凹槽(5)抵触设置,丝母(22)与丝杆(8)通过螺纹连接;一号支撑板(10),所述的一号支撑板(10)与丝母(22)的右端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支撑板(10)上开设有数个二号凹槽(11),二号凹槽(11)内固定有一号牛眼轮轴承(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底面上固定有万向轮(13),底板(1)的底面上还固定有移动电源(14),电机(9)与移动电源(14)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块(2)的左端面上固定有把手(15),把手(15)上固定有防滑垫(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的顶面的右侧通过合页与二号支撑板(17)旋转设置,底板(1)的顶面的左侧开设有四号凹槽(21),四号凹槽(21)的底面上固定有千斤顶(18),千斤顶(18)的输出端与二号牛眼轮轴承(19)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二号牛眼轮轴承(19)的活动端滑动设置在三号凹槽(20)的内部,三号凹槽(20)开设于二号支撑板(17)的底面上。

技术总结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加气块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底板的左端面上固定有连接块;电动推杆固定在连接块的前后两端面上,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支撑块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右端面上开设有一号凹槽;滑块与支撑块的右端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轨固定在连接块的左端面上;丝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一号凹槽的上下两端面旋转连接,丝杆的上端穿过支撑块后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支撑块的顶面上;丝母滑动设置在一号凹槽的内部,且丝母与一号凹槽抵触设置,丝母与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一号支撑板与丝母的右端面固定连接,能够进行上下升降,减少工人搬运时的弯腰频率,保障工人的脊椎健康。人的脊椎健康。人的脊椎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伟 张鹏君 梁晓龙 强宏智 胡杨 魏小强 王永强 马翔 吕文文 张富强 张童 兰永辉 卜楠 马秦波 苟肖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