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1866发布日期:2023-04-20 05:3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转运车,涉及一种转运车。


背景技术:

1、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存储进行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物流以仓储为中心,促进生产与市场保持同步,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需要对货物进行运输,而物流运转车为主要的运输工具。而传统的物流运转车一般只能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对于空间或者入口狭小的库位,需要员工进行多次尝试才能实现将物流车移动到指定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运车,通过改变后车轮的状态,使其与对应的需求匹配,解决了当转运车需要入库时存在的入库困难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运车,转运车包括车体、牵引组件、前车轮、后车轮以及连接组件,前车轮和后车轮分别位于车体底部的前侧和后侧,牵引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后车轮连接;后车轮包括后车轮本体和轴承,轴承与后车轮本体连接,连接组件远离牵引组件的一端具有固定件,牵引组件能够控制固定件与轴承的连接或断开,以此控制后车轮本体的状态。

3、在一些实施例中,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杆,牵引杆的尾部具有第一拉钩,牵引杆的尾部还通过安装件安装有旋转件,第一拉钩与连接组件连接,牵引杆能够围绕旋转件旋转,进而通过第一拉钩带动连接组件动作。

4、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具有第二拉钩,第二拉钩与第一拉钩配合,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刹车线的一端连接,刹车线的另一端通过弹性单元与固定件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固定在车体的底面,连接杆穿过固定座。

6、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单元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刹车线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件连接;操作牵引组件后,弹簧能够推动固定件伸出或者缩回。

7、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单元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固定在车体的底面上,且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支撑件内,固定件位于支撑件内且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支撑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运车还包括磁吸组件,磁吸组件设置在车体的前侧用于将牵引杆吸附在车体的前侧壁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为拉销,拉销能够将轴承卡住。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牵引杆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分离;当牵引杆处于倾斜状态时,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部分接触;当牵引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完全接触。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钩包括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牵引杆为u型的凹槽结构,第一板紧贴凹槽结构的槽底设置且与凹槽结构的边缘平齐,第二板与第一板的底部连接且两者垂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包括车体、牵引组件、前车轮、后车轮以及连接组件,前车轮和后车轮分别位于车体底部的前侧和后侧,牵引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后车轮连接;后车轮包括后车轮本体和轴承,轴承与后车轮本体连接,连接组件远离牵引组件的一端具有固定件,牵引组件能够控制固定件与轴承的连接或断开,以此控制后车轮本体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中,当固定件与轴承断开时,后车轮用作万向轮时,这种情况下转运车较为灵活,对于空间或者入口狭小的库位,该转运车可以横向入库,相较于传统的转运车需要员工进行多次尝试才能实现将转运车移动到指定位置的技术方案来说,本实用新型明显使得入库更加简单便捷;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的转运车只能在前后方向位移的限制,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跟需求,快速切换后车轮的模式,从而快速完成配送的目的。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包括车体、牵引组件、前车轮、后车轮以及连接组件,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分别位于车体底部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牵引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后车轮连接;所述后车轮包括后车轮本体和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后车轮本体连接,所述连接组件远离所述牵引组件的一端具有固定件,所述牵引组件能够控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轴承的连接或断开,以此控制所述后车轮本体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尾部具有第一拉钩,所述牵引杆的尾部还通过安装件安装有旋转件,所述第一拉钩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牵引杆能够围绕所述旋转件旋转,进而通过所述第一拉钩带动连接组件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具有第二拉钩,所述第二拉钩与所述第一拉钩配合,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刹车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通过弹性单元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车体的底面,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固定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刹车线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操作所述牵引组件后,所述弹簧能够推动所述固定件伸出或者缩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车体的底面上,且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件内,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支撑件内且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所述支撑件。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还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前侧用于将所述牵引杆吸附在所述车体的前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拉销,所述拉销能够将所述轴承卡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牵引杆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分离;当所述牵引杆处于倾斜状态时,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部分接触;当所述牵引杆处于竖直状态时,第一拉钩与第二拉钩完全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钩包括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牵引杆为u型的凹槽结构,所述第一板紧贴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底设置且与凹槽结构的边缘平齐,所述第二板与第一板的底部连接且两者垂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车,转运车包括车体、牵引组件、前车轮、后车轮以及连接组件,前车轮和后车轮分别位于车体底部的前侧和后侧,牵引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后车轮连接;后车轮包括后车轮本体和轴承,轴承与后车轮本体连接,连接组件远离牵引组件的一端具有固定件,牵引组件能够控制固定件与轴承的连接或断开,以此控制后车轮本体的状态;本技术中,当固定件与轴承断开时,后车轮用作万向轮时,这种情况下转运车较为灵活,对于空间或者入口狭小的库位,该转运车可以横向入库,相较于传统的转运车需要员工进行多次尝试才能实现将转运车移动到指定位置的技术方案来说,本技术明显使得入库更加简单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种磊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