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0433发布日期:2023-04-20 03:2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身后立柱,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和工业科技的迅速发展,用来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交通工具之一的汽车,日益普及和常见。乘用车的车身通常采用承载式车身,即车身是个承载体,具有非承载式车身车架的功能。

2、由于suv、两厢车型没有后隔板连接左右侧围,其侧围后立柱的设计相比三厢车就复杂很多。侧围后立柱是车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车身侧围后立柱的加强板主要起到对门框周边的加强和连接前后的作用。

3、目前市场上,现有技术下后立柱中间加强板,主要由大部分焊接而成或直接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但加强板部分区域破损后就要整体进行拆装更换,浪费了成本也降低了维护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主要由大部分焊接而成或直接采用一体式的结构,但加强板部分区域破损后就要整体进行拆装更换,浪费了成本也降低了维护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包括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以及第三组装板,所述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以及第三组装板之间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和组装组件相互连接;

3、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插接板、定位板和内置插入板,所述第一组装板的一端、第二组装板的一端和第三组装板的一端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第一组装板的一端、第二组装板的一端和第三组装板的一端位于两个插接板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第一组装板的一端、第二组装板的一端和第三组装板的另一端边缘处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一组装板的一端、第二组装板的一端和第三组装板的另一端中心处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内置插入板;

4、所述组装组件包括承接螺纹套、螺杆套、组接杆和锁紧螺杆,所述第一组装板的两端、第二组装板的两端和第三组装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螺纹套,两两所述承接螺纹套之间均通过锁紧螺杆螺纹连接有螺杆套,两个所述螺杆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组接杆。

5、优选地,所述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的外侧表面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刚性缓冲垫,所述刚性缓冲垫的形状分别与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的端部形状弧度一致。

6、优选地,所述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的外侧表面位于刚性缓冲垫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筋。

7、优选地,所述插接槽的内部尺寸大于插接板的横截面尺寸,六个所述插接板分别插入六个插接槽的内部。

8、优选地,所述内置插入板为硅胶材质,所述定位板铆压设置于内置插入板的内部。

9、优选地,所述组接杆的数量有三个,每两个位于同一竖直水平面上的两个承接螺纹套之间活动设置有一个组接杆,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穿过螺杆套与组接杆内壁螺纹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组装板呈“c”字形状,所述第二组装板以及第三组装板均呈“y”字形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定位组件和组装组件,首先中间加强板由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组装而成,然后分别将第一组装板的一端插接板和定位板分别对准第二组装板的一端开设的插接槽和定位孔、第二组装板的另一端的插接板和定位板分别对准第三组装板的一端开设的插接槽和定位孔、第三组装板的另一端的插接板和定位板分别对准第一组装板的另一端的插接槽和定位孔,并依次将其插入,使定位板铆压进入内置插入板的内部,完成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的定位组装,然后将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两端的承接螺纹套之间分别穿设锁紧螺杆,并将锁紧螺杆位于两两相邻承接螺纹套的内侧外表面套上螺杆套,然后在两个螺杆套之间通过两个锁紧螺杆螺纹连接组接杆,并依次将三个组接杆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杆拧紧使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之间组装完毕,且锁固锁紧螺杆,通过设置的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的外侧边缘处的刚性缓冲垫和设置的若干个加强筋,能够提高中间板的冲撞力,避免中间板的损毁,该中间加强板一改传统一体式结构,采用组装式结构,通过定位组装将其连接,方便后续的拆卸维护,同时安装拆卸简单快捷,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其冲撞力,避免造成中间板的损毁,提高了车身后立柱的刚性要求,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装板(1)、第二组装板(2)以及第三组装板(3),所述第一组装板(1)、第二组装板(2)以及第三组装板(3)之间通过设置定位组件和组装组件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板(1)、第二组装板(2)和第三组装板(3)的外侧表面边缘处均固定连接有刚性缓冲垫(13),所述刚性缓冲垫(13)的形状分别与第一组装板(1)、第二组装板(2)和第三组装板(3)的端部形状弧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板(1)、第二组装板(2)和第三组装板(3)的外侧表面位于刚性缓冲垫(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强筋(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8)的内部尺寸大于插接板(4)的横截面尺寸,六个所述插接板(4)分别插入六个插接槽(8)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插入板(6)为硅胶材质,所述定位板(5)铆压设置于内置插入板(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接杆(11)的数量有三个,每两个位于同一竖直水平面上的两个承接螺纹套(9)之间活动设置有一个组接杆(11),所述锁紧螺杆(12)的一端穿过螺杆套(10)与组接杆(11)内壁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板(1)呈“c”字形状,所述第二组装板(2)以及第三组装板(3)均呈“y”字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涉及车身后立柱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以及第三组装板,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以及第三组装板之间通过设置定位组接和组装组件相互连接,定位组件包括插接板、定位板和内置插入板,组装组件包括承接螺纹套、螺杆套、组接杆和锁紧螺杆。本技术为一种车身后立柱用中间加强板,通过设置的定位组件和组装组件,中间加强板由第一组装板、第二组装板和第三组装板组装而成,该中间加强板一改传统一体式结构,采用组装式结构,通过定位组装将其连接,方便后续的拆卸维护,同时安装拆卸简单快捷,省时省力,能提高其冲撞力,避免造成中间板的损毁,提高了车身后立柱的刚性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金普庆,韩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六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