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大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0741发布日期:2023-05-10 13:3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架大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车架大梁。


背景技术:

1、车身分为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承载式车身没有两根独立的车架大梁,非承载式车身存在两根独立的车架大梁。大多数乘用车、客车是承载式车身,货车基本上都是非承载式车身。非承载式车身的大梁主要以u型梁、封闭u型梁、工字梁为主,连接方式一般是点焊、铆接为主。

2、非承载式车身的前部和后部载荷不一样,一般来说后部由于装载货物质量较大,前部主要是安装发动机和驾驶室,质量较小。现有的车架大梁结构的横截面前后大致一样,会出现一部分结构承载能力不足或者承载能力过剩的情况,进行车架大梁的变截面设计是满足各部分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3、如何提高冲孔机的通用性,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强度高且重量轻的车架大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架大梁,沿长度方向,所述车架大梁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壁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一梁体的横截面为非封闭结构,所述第二梁体的横截面为封闭结构。

4、本实用新型中的车架大梁沿长度方向由不同结构的两部分,具有开口的第一梁体可以作为车架大梁的前部,能够适应前部悬架、发动机、电机等系统的安装,灵活性较好且质量较小,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二梁体可以作为车架大梁的后部,封闭结构的第二梁体支撑结构比较高,能够满足后部承载的需求。这样可以兼顾使用强度高且重量轻。

5、可选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固定于所述开口以与所述第一梁体形成横截面周向封闭的结构。

6、可选地,所述第一梁体的开口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具有向外折弯的翻边,所述盖板与所述翻边贴合焊接固定。

7、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口的两侧壁焊接固定,并且焊缝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梁体的抵靠面。

8、可选地,所述第一梁体的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9、可选地,所述第二梁体为矩形管;

10、或者/和,所述第一梁体为变截面梁体;

11、或者/和,所述第二梁体为变截面梁体。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梁体具有第一节段,所述第二梁体具有第二节段,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相互嵌套,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通过铆接固定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段的各侧壁设置有若干第一铆接孔,所述第二节段具有与所述第一铆接孔对应铆接配合的第二铆接孔。

14、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周向之间还设置有胶层,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节段相应侧壁之间也设置有胶层。

15、可选地,所述第二节段位于所述第一节段内部,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周向至少铆接位置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二节段与所述盖板相应侧壁之间也设置有垫片,所述胶层位于所述垫片和所述第二节段之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沿长度方向,所述车架大梁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壁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一梁体的横截面为非封闭结构,所述第二梁体的横截面为封闭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固定于所述开口以与所述第一梁体形成横截面周向封闭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的开口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均具有向外折弯的翻边,所述盖板与所述翻边贴合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开口的两侧壁焊接固定,并且焊缝的高度不超过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梁体的抵靠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的侧壁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体为矩形管;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具有第一节段,所述第二梁体具有第二节段,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相互嵌套,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通过铆接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段的各侧壁设置有若干第一铆接孔,所述第二节段具有与所述第一铆接孔对应铆接配合的第二铆接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周向之间还设置有胶层,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节段相应侧壁之间也设置有胶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架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段位于所述第一节段内部,所述第一节段和所述第二节段周向至少铆接位置设置有垫片,所述第二节段与所述盖板相应侧壁之间也设置有垫片,所述胶层位于所述垫片和所述第二节段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大梁,沿长度方向,所述车架大梁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梁体的一侧壁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开口,所述第一梁体的横截面为非封闭结构,所述第二梁体的横截面为封闭结构;本技术中的车架大梁沿长度方向由不同结构的两部分,具有开口的第一梁体可以作为车架大梁的前部,能够适应前部悬架、发动机、电机等系统的安装,灵活性较好且质量较小,具有封闭结构的第二梁体可以作为车架大梁的后部,封闭结构的第二梁体支撑结构比较高,能够满足后部承载的需求,这样可以兼顾使用强度高且重量轻。

技术研发人员:方朝,秦国锋,严格,赵尚义,韦乐侠,张方磊,梁俊杰,姚威,潘国静,陈成威,覃俊源,杨仕举,于恩云,方圆,杨海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