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7552发布日期:2023-08-04 08: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儿童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家居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背景技术:

1、儿童推车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儿童推车一般都能够折叠,以便于携带。如授权公告cn219115538u中公开的一种儿童推车车架,包括前腿,通过第一轴线转动的后腿、通过第二轴线转动的撑杆组件、通过第三轴线转动连接的支撑座,还包括设置在撑杆组件、前腿与后腿之间的联动组件,联动组件锁定状态时能够使得前腿与后腿展开固定,解锁将撑杆组件相对前腿转动收折时带动后腿也向前腿转动收折。整车外观简洁,但是联动组件涉及一前腿、一撑杆组件、左右两后腿,共四个部件,将这四个部件同时锁定或同时解锁,机构相对复杂,装配生产较麻烦,而且折叠后撑杆组件的顶部朝下,展开折叠过程中,使用者操作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具有展开位置与收起位置的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车架锁定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的上部固定有滑动件,所述前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所述前轮组件;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上部与所述前轮支架上部枢轴连接,所述后轮支架下部设置有所述后轮组件;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滑动件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连杆件,所述连杆件前部与所述推杆下部枢轴连接,所述连杆件后部与所述后轮支架枢轴连接。即,推杆通过前轮支架滑动,从而相对后轮支架产生既能滑动又能转动的连接关系,推杆、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与连杆件之间形成能够变形的三角形机构。

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轮支架包括左后轮支架与右后轮支架,所述左后轮支架与所述右后轮支架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后轮组件,所述左后轮支架自上部向上延伸形成左侧座位架,所述右后轮支架自上部向上延伸形成右侧座位架。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轮支架为单根,位于所述车架的左右居中位置,所述左侧座位架的上部、所述右侧座位架的上部分别与所述前轮支架上部的左右两侧部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下部设置有所述前轮组件。

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件呈v型,最凹处位于前部与所述推杆下部枢轴连接,两端部位于后部分别左后轮支架、右后轮支架枢轴连接。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右后轮支架之间绑缚有车包。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为固定在所述前轮支架上部的滑套,单根所述推杆能够上下滑动地插在所述滑套内。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部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再向前延伸,形成左侧推把与右侧推把,所述左侧推把、所述右侧推把与所述左侧座位架、所述右侧座位架之间形成安装座兜的空间。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推杆下部与所述滑动件之间。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轮支架与所述前轮支架的枢轴连接处位于所述推杆的前侧方。

11、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收折原理的儿童推车,具有以下优点:

13、1、推杆、前轮支架、后轮支架通过连杆件构成能够变形的三角形机构,只需要三角形机构上的任意转动关系的两个部件之间、或滑动关系的两个部件之间锁定,便能将整个车架锁定,车架锁定机构方式能够处理更简单,锁定后,三角形关系展开更稳定;

14、2、推车展开位置下,推杆相对前轮支架向上伸展,连杆件靠近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的转动连接处,整车造型简洁;

15、3、推车折叠位置下,推杆相对前轮支架向下降落,三角形机构变形,后轮支架向前轮支架靠拢,折叠后推杆顶部依然朝上,使用者展开折叠操作都方便,操作体验较舒适。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推车,具有展开位置与收起位置的车架、前轮组件(6)、后轮组件(7)、车架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架(2)包括左后轮支架(21)与右后轮支架(22),所述左后轮支架(21)与所述右后轮支架(22)下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后轮组件(7),所述左后轮支架(21)自上部向上延伸形成左侧座位架(31),所述右后轮支架(22)自上部向上延伸形成右侧座位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支架(1)为单根,位于所述车架的左右居中位置,所述左侧座位架(31)的上部、所述右侧座位架(32)的上部分别与所述前轮支架(1)上部的左右两侧部转动连接,所述前轮支架(1)下部设置有所述前轮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件(5)呈v型,最凹处位于前部与所述推杆(4)下部枢轴连接,两端部位于后部分别左后轮支架(21)、右后轮支架(22)枢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架(21)与所述右后轮支架(22)之间绑缚有车包(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1a)为固定在所述前轮支架(1)上部的滑套,单根所述推杆(4)能够上下滑动地插在所述滑套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顶部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再向前延伸,形成左侧推把(4a)与右侧推把(4b),所述左侧推把(4a)、所述右侧推把(4b)与所述左侧座位架(31)、所述右侧座位架(32)之间形成安装座兜的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推杆(4)下部与所述滑动件(1a)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支架(2)与所述前轮支架(1)的枢轴连接处位于所述推杆(4)的前侧方。


技术总结
一种儿童推车,其车架包括:前轮支架,前轮支架的上部固定有滑动件,前轮支架的下部设置有前轮组件;后轮支架,后轮支架上部与前轮支架上部枢轴连接,后轮支架下部设置有后轮组件;推杆,推杆与滑动件沿上下方向滑动地设置;连杆件,连杆件前部与推杆下部枢轴连接,连杆件后部与后轮支架枢轴连接。即,推杆通过前轮支架滑动,从而相对后轮支架产生既能滑动又能转动的连接关系,推杆、前轮支架、后轮支架与连杆件之间形成能够变形的三角形机构。整车折叠,折叠后推杆顶部依然朝上,使用者展开折叠操作都方便,操作体验较舒适。整个车架结构简单,造型简洁。展开位置锁定后,前轮支架、后轮支架、连杆件构成的三角形关系展开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胡扣贞,谭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爱思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