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5940发布日期:2023-10-06 04:5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减震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


背景技术:

1、在路面通行的载具上,为了提升整体的通过性,会设置对应的减震器结构,在电动车前叉部分的减震器一般为液压阻尼减震器,液压阻尼减震器通常会设置减震杆,为了更好的对液压油进行密封,经常会设置密封胶圈。

2、电动车在使用液压阻尼减震装置时,很多时候减震杆的一部分随着减震器的来回滑移,以过滤路面不同的路况,但在不同的路面的状态下,减震器的软硬程度需要改变,以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对减震器的软硬程度进行调节,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包括前叉架,所述前叉架安装有减震筒与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一端可复位地插接滑移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所述减震杆底部具有适配于所述减震筒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将所述减震筒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减震筒具有自第一腔至第二腔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内设置有可调节截面形状的流液管。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震杆运动的过程中,将会带动下侧的滑块进行运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第一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腔内,而在不同的地形或者路面状态下,可通过调节流液管的截面形状,从而调节液压油运动的阻力,从而调节减震杆的回弹速度。

4、优选的,所述流液管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弹片,所述减震筒设置有用于挤压两个所述调节弹片的顶压件。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片的挤压能够使得流液的截面形状,从而限制液体的流动,例如两个调节弹片夹紧之后,将会形成细长的流道,这样液体流动将会困难,相对的减震器将会变硬。

6、优选的,所述顶压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流液管方向上的两个顶压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压块对调节压块进行挤压,从而进行调节。

8、优选的,所述减震筒转动连接有驱动螺纹杆,所述驱动螺纹杆为两段相反螺纹,同时两个顶压块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驱动螺纹杆的两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驱动螺纹杆,使得两个顶压块进行滑移运动,因为为相反螺纹,两个顶压块将会相对或者相背运动。

10、优选的,所述减震筒上具有供所述顶压块的端部滑移的轨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压块被轨道限位,从而仅在轨道内进行滑移。

12、优选的,所述减震杆位于减震筒内的部分顶端设有第一顶板,所述减震筒内具有供所述减震杆穿过的第二顶板,所述减震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与第一顶板、第二顶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弹簧将会随着减震杆的运动,在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压缩或者拉伸。

14、优选的,所述减震筒内设置有对所述液流管周向限位的限位结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结构能够对液流管在周向上进行限位,从而形成更好的调节效果。

16、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液流管外壁的插杆,所述插杆插接滑移在所述减震筒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能够在周向上形成周向限位,同时在形变的过程中,插杆还能沿径向进行滑移,形成径向上限位以及引导。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减震杆运动的过程中,将会带动下侧的滑块进行运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第一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腔内,而在不同的地形或者路面状态下,可通过调节流液管的截面形状,从而调节液压油运动的阻力,从而调节减震杆的回弹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包括前叉架(100),所述前叉架(100)安装有减震筒(110)与减震杆(120),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120)一端可复位地插接滑移设置在所述减震筒(110)内,所述减震杆(120)底部具有适配于所述减震筒(110)内壁的滑块(131),所述滑块(131)将所述减震筒(110)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腔(132)与第二腔(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液管(141)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调节弹片(150),所述减震筒(110)设置有用于挤压两个所述调节弹片(150)的顶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件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流液管(141)方向上的两个顶压块(1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110)转动连接有驱动螺纹杆(200),所述驱动螺纹杆(200)为两段相反螺纹,同时两个顶压块(160)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驱动螺纹杆(200)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110)上具有供所述顶压块(160)的端部滑移的轨道(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120)位于减震筒(110)内的部分顶端设有第一顶板(121),所述减震筒(110)内具有供所述减震杆(120)穿过的第二顶板(122),所述减震杆(120)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30),所述减震弹簧(130)的两端分别抵接与第一顶板(121)、第二顶板(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筒(110)内设置有对所述液流管周向限位的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液流管外壁的插杆(220),所述插杆(220)插接滑移在所述减震筒(110)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减震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可调减震器,包括前叉架,所述前叉架安装有减震筒与减震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杆一端可复位地插接滑移设置在所述减震筒内,所述减震杆底部具有适配于所述减震筒内壁的滑块,所述滑块将所述减震筒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减震筒具有自第一腔至第二腔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内设置有可调节截面形状的流液管。具有以下效果:在减震杆运动的过程中,将会带动下侧的滑块进行运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得第一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第二腔内,而在不同的地形或者路面状态下,可通过调节流液管的截面形状,从而调节液压油运动的阻力,从而调节减震杆的回弹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瞿勤荣,瞿泽宇,李白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宇嘉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