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结构及白车身电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92134发布日期:2024-03-13 20:4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结构及白车身电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涂装的电泳工艺相关,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白车身电泳方法。


背景技术:

1、电泳流痕又称为二次流痕或二次流挂,是指电泳湿膜完全正常,但在烘干过程中,电泳漆积液从白车身车门包边或者内外板的搭接缝处流出并滴落在车身外表面或其他可视部位,烘干后残余的固体遗留在电泳漆膜上形成的电泳缺陷。

2、目前解决电泳流痕的方法,是在白车身结构设计中,针对位于水平位置的内外板搭接部位,要求在电泳过程中行车方向上,在最低点处开有排水孔排出积液,但实际上最低点的排水孔只能排出大部分的液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泳流痕的产生,无法彻底解决电泳流痕的问题,针对某些内外板水平搭接会形成腔体的结构,板材表面以及其他部位中仍会有少量的液体慢慢积累流到腔体内,在烘烤过程中流出形成电泳流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车身结构及白车身电泳方法,旨在将白车身上会形成电泳流痕的积液排出,有效地解决白车身的电泳流痕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3、侧围钣金,内部形成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的一端具有排水口;以及,

4、侧顶钣金,靠近所述侧围钣金的一侧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侧围钣金的侧部相贴合而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接近所述侧围钣金的槽侧壁开设有沥液孔,所述沥液孔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

5、可选地,在所述侧围钣金与所述凸部相贴合的侧部开设间隔排列的多个所述沥液孔。

6、可选地,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沥液孔之间的间距为a,100mm≤a≤250mm。

7、可选地,所述沥液孔呈长形设置,包括处在两端的两个半圆孔段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半圆孔段的直孔段,其中:

8、两个所述半圆孔段的圆心之间的间距为d1,5mm≤d1≤15mm;和/或,

9、两个所述半圆孔段的侧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均为d2,且10mm≤d2≤20mm。

10、可选地,所述侧围钣金具有与所述凸部相贴合的钣金侧部;

11、所述沥液孔包括处在两端的两个半圆孔段,两个所述半圆孔段包括邻近所述排水口设置的第一半圆孔段,所述第一半圆孔段的邻近所述排水口的部位与所述钣金侧部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d3,d3≥5mm。

1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白车身电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在所述白车身上加工出沥液孔后,对所述白车身进行焊接处理以形成已焊车身;

14、对已焊车身进行过前处理电泳,以使得电泳积液自所述沥液孔沥出。

15、可选地,所述对已焊车身进行过前处理电泳,包括烘干方法步骤,所述烘干方法步骤包括:

16、选择π型烘干室,所述π型烘干室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温区,多个所述温区包括依次设置的升温一区、升温二区、保温一区和保温二区;

17、在多个所述温区内依次传送电泳后的车身,以在所述升温一区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在所述升温二区升温至第二预设温度,在所述保温一区保温至第三预设温度,在所述保温二区保温至第四预设温度。

18、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 t1,150°≤ t1≤185°;和/或,

19、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t2,165°≤ t2≤210°;和/或,

20、所述第三预设温度为t3,170°≤ t3≤210°;和/或,

21、所述第四预设温度为t4,170°≤ t4≤200°。

22、可选地,在多个所述温区内的传送速度为e,2.05m/min≤e≤2.28m/min。

23、可选地,在所述对所述白车身进行焊接处理以形成已焊车身之前,还包括:

24、通过图像成型装置确定初始白车身模型;

25、在所述初始白车身模型开设沥液孔,以形成带孔白车身模型;

26、将与所述初始白车身模型对应钣金模具修改为与所述带孔白车身模型的改后模具;

27、通过所述改后模具在白车身上加工出沥液孔。

28、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侧顶钣金和所述侧围钣金相贴合难免会形成腔体结构,而腔体结构容易产生电泳积液,也即所述侧顶钣金的凸部与所述侧围钣金的侧部相贴合而形成的所述凹槽会积聚电泳漆积液,在烘烤过程中流出将会形成电泳流痕,为避免此情况的发生,所述侧围钣金内部形成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的一端具有排水口,所述凹槽的接近所述侧围钣金的槽侧壁开设有沥液孔,所述沥液孔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其中,所述凹槽的接近所述侧围钣金的槽侧壁也是所述侧围钣金的一部分,所述沥液孔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也即使所述沥液孔可以位于所述侧围钣金的的内部,如此,不仅不会影响所述侧围钣金的外观,并且无需封堵,电泳漆液还会通过所述沥液孔流入所述排水腔,进而通过所述排水腔内部的所述排水口排出所述排水腔,防止了电泳漆液积聚到一起而形成电泳积液,进而有效地解决白车身的电泳流痕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围钣金与所述凸部相贴合的侧部开设间隔排列的多个所述沥液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沥液孔之间的间距为a,100mm≤a≤25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液孔呈长形设置,包括处在两端的两个半圆孔段以及连接两个所述半圆孔段的直孔段,其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钣金具有与所述凸部相贴合的钣金侧部;

6.一种白车身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车身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已焊车身进行过前处理电泳,包括烘干方法步骤,所述烘干方法步骤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车身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 t1,150°≤t1≤185°;和/或,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车身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温区内的传送速度为e,2.05m/min≤e≤2.28m/min。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车身电泳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白车身进行焊接处理以形成已焊车身之前,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身结构及白车身电泳方法,所述车身结构包括侧围钣金和侧顶钣金,所述侧围钣金内部形成有排水腔,所述排水腔的一端具有排水口,所述侧顶钣金靠近所述侧围钣金的一侧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侧围钣金的侧部相贴合而形成凹槽,所述凹槽的接近所述侧围钣金的槽侧壁开设有沥液孔,所述沥液孔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旨在将白车身上会形成电泳流痕的积液排出,有效地解决白车身的电泳流痕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燕,刘存言,祁中强,黄勇,谭宏刚,陈金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