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调节组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8948发布日期:2023-05-10 10: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转向管柱调节组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转向管柱调节组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转向管柱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方向盘和方向机的转向机构。转向管柱通常能够进行角度和伸缩调节,但是由于转向管柱的调节机构中各个部件通常为金属材质,在转向管柱的调节过程中,容易产生金属间的撞击或摩擦的噪音,影响驾乘人员的驾驶体验。

2、当然,现有技术中也采取了一些技术手段来解决噪音问题。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塑料制成的伸缩调节滑块和摆动调节滑块,通过调节螺钉与伸缩调节滑块和摆动调节滑块之间的滑动配合,实现转向管柱的角度和伸缩调节,以及达到降噪的目的。但是,现有的降噪方案,零件设计较多,导致调节零件多,装配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调节组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降噪方案零件多装配复杂、成本高以及故障率高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设有夹持腔;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夹持腔内,所述转向管柱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第一调节孔;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设在所述调节支架上,且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注塑件,所述第一注塑件与所述调节件为一体成型件,所述第一注塑件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设在所述调节支架一侧上,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调节件的伸出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柄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支架的所述夹持腔夹紧或松开所述转向管柱,在所述调节支架松开所述转向管柱的情况下,所述转向管柱相对所述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可活动。

3、可选地,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周面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转向管柱上的相对两个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距离,所述凹槽上注塑有所述第一注塑件。

4、可选地,所述调节螺杆的周面上设有两个所述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位置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每个所述凹槽上分别注塑有所述第一注塑件。

5、可选地,所述调节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夹持腔连通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在所述调节支架松开所述转向管柱的情况下,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可活动。

6、可选地,所述调节件的远离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设有端帽,所述端帽上注塑有第二注塑件,所述第二注塑件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

7、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转向管柱相对所述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进行伸缩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延伸方向进行摆动调节。

8、可选地,所述转向管柱包括:管柱本体,所述管柱本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管柱本体上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一部分设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转向轴的另一部分伸出所述安装腔。

9、可选地,所述手柄组件包括: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调节件的一端连接;动凸轮,所述动凸轮与所述调节手柄连接;定凸轮,所述定凸轮与所述动凸轮连接,所述调节件依次穿过所述定凸轮、所述动凸轮和所述调节手柄。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

11、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12、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通过在转向管柱上设置第一调节孔,调节件可以穿设在调节支架和转向管柱上,调节件上集成有第一注塑件,第一注塑件与第一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当手柄组件驱动调节支架松开转向管柱时,转向管柱可以通过第一调节孔相对调节件活动,在转向管柱活动的过程中,调节件上的第一注塑件与转向管柱接触、摩擦或碰撞,减少噪音。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调节件上注塑集成第一注塑件,减少零件的使用个数,装配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故障率。

13、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周面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转向管柱上的相对两个所述第一调节孔的距离,所述凹槽上注塑有所述第一注塑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的周面上设有两个所述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位置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每个所述凹槽上分别注塑有所述第一注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夹持腔连通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在所述调节支架松开所述转向管柱的情况下,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可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的远离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设有端帽,所述端帽上注塑有第二注塑件,所述第二注塑件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沿所述转向管柱的轴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转向管柱相对所述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进行伸缩调节,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调节件带动所述转向管柱沿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延伸方向进行摆动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包括:

9.一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调节组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辆,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支架,调节支架设有夹持腔;转向管柱,转向管柱的一部分位于夹持腔内,转向管柱设有第一调节孔;调节件,调节件穿设在调节支架上,调节件包括:第一注塑件,第一注塑件与调节件为一体成型件,第一注塑件与第一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手柄组件,手柄组件设在调节支架一侧上,手柄组件与调节件连接,在调节支架松开转向管柱的情况下,转向管柱相对调节件沿第一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上可活动。本技术的转向管柱调节组件,具有良好的减噪效果,零件的使用个数少,装配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故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义,杨刚平,朱艳柏,韦斌,马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