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1536发布日期:2023-06-01 01:4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传动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1、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骑行设备,目前主流的自行车基本结构一般由车体部分、传动部分、行动部分和安全装置四部分组成,其中,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刹、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是自行车的主体。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其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轮胎等。安全装置包括制动器、车灯、车铃等。

2、传动部分是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将动力进行传递,通过链轮带动飞轮旋转,进而带动后轮旋转,从而驱动车辆前行。

3、现有的自行车的传动部分只有一级传动,其速比小,速度低,要想骑得快,只能发挥人体肌肉的潜力,加大蹬车频率,必然增加人的劳动强度,造成人体疲劳;此外,现有的传动部分一般只能实现单方向的动力输入或者动力输出,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结构,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盘状件、第二盘状件、齿轮传动机构、第一单向传动件、第二单向传动件和输入轴,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盘状件内侧面的恒星轮和行星轮,恒星轮安装于第一盘状件的中心,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盘状件且与所述恒星轮相啮合,第二盘状件的内侧面设置有与行星轮相啮合的环形齿盘,第一盘状件、第二盘状件、环形齿盘可共同围合形成一能够容纳齿轮传动机构的容纳腔,第一单向传动件固定套装于恒星轮,第二单向传动件固定套装于第二盘状件,第一单向传动件、第二单向传动件相对反向设置,输入轴贯穿第一单向传动件和第二单向传动件;

3、第一单向传动件沿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恒星轮转动,而沿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则无法带动恒星轮转动;

4、第二单向传动件沿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盘状件转动,而沿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则无法带动第二盘状件转动。

5、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设置有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紧凑、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比大,可有效提高传动结构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也进一步提高。更为重要地是,该传动结构为单轴输入结构,通过同一输入轴输入动力,且不论输入轴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最后均会带动第二盘状件沿同一方向转动,即动力输出方向为同一方向,可应用于自行车、动感单车、健身式骑行单车等装置中,不仅适用范围广且可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单向传动件包括第一棘轮、第一棘爪和第一滚轮,第一棘轮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一滚轮的外周且外侧与恒星轮固定连接,第一棘爪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一滚轮且与第一棘轮相配合。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单向传动件包括第二棘轮、第二棘爪和第二滚轮,第二棘轮可转动地套装于第二滚轮的外周且外侧与第二盘状件固定连接,第二棘爪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二滚轮且与第二棘轮相配合。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形齿盘为双层,位于上层的环形齿盘与行星轮相啮合。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星轮为三个。由此,可对恒星轮进行有效限位,稳定性好。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盘状件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单向传动件套装于第一安装孔。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盘状件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单向传动件套装于第二安装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状件、第二盘状件、齿轮传动机构、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盘状件内侧面的恒星轮和行星轮,恒星轮安装于第一盘状件的中心,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盘状件且与所述恒星轮相啮合,第二盘状件的内侧面设置有与行星轮相啮合的环形齿盘,第一盘状件、第二盘状件、环形齿盘可共同围合形成一能够容纳齿轮传动机构的容纳腔,第一输出轴固定安装于恒星轮,第二输出轴固定安装于第二盘状件。

13、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设计方式的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为双轴设计,动力输入端为第二盘状件,不论第二盘状件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最后均会带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转动且两者转动方向不一致,即实现双向输出。该种结构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应用于自行车、动感单车、健身式骑行单车等装置中。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盘状件为圆形齿盘。由此,可配套链条,实现动力输入或者动力输出。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盘状件为圆形盘,第一盘状件的直径大于环形齿盘的外径且小于第二盘状件的外径,第一盘状件、第二盘状件和环形齿盘之间形成有可套装传动带的凹槽。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传动结构,该传动结构设置有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紧凑、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比大,可有效提高传动结构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也进一步提高。

18、更为重要地是,该传动结构分为单轴输入结构或者双轴输出结构两种:

19、单轴输入结构是通过同一输入轴输入动力,且不论输入轴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最后均会带动第二盘状件沿同一方向转动,即动力输出方向为同一方向。

20、双轴输出结构,动力输入端为第二盘状件,不论第二盘状件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最后均会带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转动且两者转动方向不一致,即实现双向输出。

21、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可应用于自行车、动感单车、健身式骑行单车等装置中,不仅适用范围广且可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状件(1)、第二盘状件(2)、齿轮传动机构(3)、第一单向传动件(4)、第二单向传动件(5)和输入轴(6),所述齿轮传动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内侧面的恒星轮(31)和行星轮(32),所述恒星轮(3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所述行星轮(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且与所述恒星轮(31)相啮合,所述第二盘状件(2)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行星轮(32)相啮合的环形齿盘(7),所述第一盘状件(1)、第二盘状件(2)、环形齿盘(7)共同围合形成一能够容纳所述齿轮传动机构(3)的容纳腔(10),所述第一单向传动件(4)固定套装于所述恒星轮(31),所述第二单向传动件(5)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二盘状件(2),所述第一单向传动件(4)、第二单向传动件(5)相对反向设置,所述输入轴(6)贯穿所述第一单向传动件(4)和所述第二单向传动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传动件(4)包括第一棘轮(41)、第一棘爪(42)和第一滚轮(43),所述第一棘轮(41)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第一滚轮(43)的外周且外侧与所述恒星轮(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棘爪(42)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滚轮(43)且与所述第一棘轮(4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传动件(5)包括第二棘轮(51)、第二棘爪(52)和第二滚轮(53),所述第二棘轮(51)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第二滚轮(53)的外周且外侧与所述第二盘状件(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棘爪(52)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滚轮(53)且与所述第二棘轮(51)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齿盘(7)为双层,位于上层的所述环形齿盘(7)与所述行星轮(3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32)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的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一单向传动件(4)套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状件(2)的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孔(21),所述第二单向传动件(5)套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状件(2)为圆形齿盘。

9.一种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盘状件(1)、第二盘状件(2)、齿轮传动机构(3)、第一输出轴(8)和第二输出轴(9),所述齿轮传动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内侧面的恒星轮(31)和行星轮(32),所述恒星轮(3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所述行星轮(3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且与所述恒星轮(31)相啮合,所述第二盘状件(2)的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行星轮(32)相啮合的环形齿盘(7),所述第一盘状件(1)、第二盘状件(2)、环形齿盘(7)可共同围合形成一能够容纳所述齿轮传动机构(3)的容纳腔(10),所述第一输出轴(8)固定安装于所述恒星轮(31),所述第二输出轴(9)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盘状件(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状件(1)为圆形盘,所述第二盘状件(2)为圆形齿盘,所述第一盘状件(1)的直径大于所述环形齿盘(7)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二盘状件(2)的外径,所述第一盘状件(1)、第二盘状件(2)和环形齿盘(7)之间形成有可套装传动带的凹槽(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盘状件、第二盘状件、齿轮传动机构、第一单向传动件、第二单向传动件和输入轴,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盘状件内侧面的恒星轮和行星轮,恒星轮安装于第一盘状件的中心,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盘状件且与恒星轮相啮合,第二盘状件的内侧面设置有与行星轮相啮合的环形齿盘,第一盘状件、第二盘状件、环形齿盘可共同围合形成一能够容纳齿轮传动机构的容纳腔。本传动结构设置有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紧凑、可有效提高传动结构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也进一步提高。该传动结构分单轴输入和双轴输出两种,可应用于自行车、动感单车、健身式骑行单车等装置中,适用范围广且可满足特定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练务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练务炎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