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及电动拖拉机。
背景技术:
1、拖拉机的车架是拖拉机的重要结构,是安装各部件的基础,传统动力拖拉机车架大都根据内燃机的形状去设计车架,无法满足电动拖拉机的部件的安装要求且结构复杂、不易于安装与维修,需要设计一款针对电动拖拉机专用车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或几种,提供了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及电动拖拉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纵梁上端和第二纵梁上端分别设有用于装配驾驶室的第一车身悬置板和第二车身悬置板,所述第二纵梁背离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爬梯固定套管,所述爬梯固定套管位于所述第二车身悬置板下方;
3、所述第一纵梁的后端以及第二纵梁的后端均设有用于连接变速箱的l型连接板,所述第一纵梁靠近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龙门架支座,所述第二纵梁靠近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龙门架支座,所述第一龙门架支座和第二龙门架支座均位于所述横梁上方。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拉机用车架,针对电动拖拉机,采用全架式车架的设计思路,能够将电池包、驾驶室、连接管路等拖拉机部件都安装在车架上,而且车架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横梁和变速箱壳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能够承受整机的负载和冲击载荷。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横梁支架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焊接固定,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扣在焊接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的横梁支架,并通过螺栓与横梁支架可拆卸连接。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横梁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的拆卸连接。
8、进一步,所述横梁上设有电池包框架固定板,所述电池包框架固定板水平布置。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将电池包固定在电池包框架固定板上。
10、进一步,所述第一纵梁靠近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前托架连接板,所述第二纵梁靠近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前托架连接板。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前托架连接板与用于托住前桥的前托架连接。
12、进一步,所述第一车身悬置板和第二车身悬置板均水平布置。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将驾驶室安装在车身悬置板上。
14、进一步,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均竖直相对布置且沿纵向延伸。
15、进一步,所述第一纵梁中部设有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纵梁中部设有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背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加强肋板,所述第二折弯段背离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加强肋板。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折弯段和第二折弯段的设置,形成前宽后窄的车架结构,有利于与拖拉机的结构进行适配。
17、进一步,所述第一纵梁背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外挂焊接丝座,所述第二纵梁背离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外挂焊接丝座。
18、进一步,所述l型连接板包括成角度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有用于连接变速箱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段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变速箱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周侧的第二连接段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的第三连接孔;
19、所述l型连接板的第二连接段内表面与所述第一纵梁后端内侧壁或第二纵梁后端内侧壁贴合固定,所述l型连接板的第一连接段覆盖在所述第一纵梁后端端面上或第二纵梁后端端面上;
20、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与变速箱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变速箱连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第三螺栓穿过第三连接孔与所述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固定连接。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体成型的l型连接板,结构强度高,可以在两个方向分别与变速箱进行连接,能够承受极大的扭矩和拉力,而且安装时占用空间小,方便施工人员操作。
22、一种电动拖拉机,包括上述的电动拖拉机用车架,还包括电动拖拉机本体,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驾驶室安装在所述第一车身悬置板和第二车身悬置板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电池包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爬梯安装在所述爬梯固定套管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变速箱安装在所述l型连接板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的机罩与驾驶室之间的龙门架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架支座和第二龙门架支座上。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拉机,采用全架式车架的设计思路,能够将电池包、驾驶室、连接管路等拖拉机部件都安装在车架上,而且车架的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横梁和变速箱壳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能够承受整机的负载和冲击载荷。
1.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之间通过横梁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纵梁上端和第二纵梁上端分别设有用于装配驾驶室的第一车身悬置板和第二车身悬置板,所述第二纵梁背离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爬梯固定套管,所述爬梯固定套管位于所述第二车身悬置板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横梁支架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焊接固定,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扣在焊接在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上的横梁支架,并通过螺栓与横梁支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电池包框架固定板,所述电池包框架固定板水平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靠近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前托架连接板,所述第二纵梁靠近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设有第二前托架连接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身悬置板和第二车身悬置板均水平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均竖直相对布置且沿纵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中部设有第一折弯段,所述第二纵梁中部设有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背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加强肋板,所述第二折弯段背离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加强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背离所述第二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外挂焊接丝座,所述第二纵梁背离所述第一纵梁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外挂焊接丝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板包括成角度一体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上设有用于连接变速箱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段中部设有用于连接变速箱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周侧的第二连接段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第一纵梁或第二纵梁的第三连接孔;
10.一种电动拖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拖拉机用车架,还包括电动拖拉机本体,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驾驶室安装在所述第一车身悬置板和第二车身悬置板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电池包安装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爬梯安装在所述爬梯固定套管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上的变速箱安装在所述l型连接板上,所述电动拖拉机本体的机罩与驾驶室之间的龙门架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架支座和第二龙门架支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