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2641发布日期:2023-09-02 16:4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车辆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结构以及一种包括这样的车辆结构的车辆,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新能源车辆、尤其是纯电动车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吸引消费者,各个车辆生产厂家不断更新迭代旗下车型,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车辆车身结构较为复杂,车身构件较多,车型更新迭代周期较长,相关费用较高。在纯电动车辆中,用于布置电池包的结构空间相对有限,如何最大化利用车辆中的结构空间来布置更大的电池包或者说更多的电芯是各大车辆生产厂家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结构以及一种包括这样的车辆结构的车辆,借此能够实现减轻车辆结构重量,增加在车辆中用于电池包的结构空间。

2、根据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结构,所述车辆结构具有白车身结构以及底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结构包括:前舱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后地板总成、后围总成以及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结构不具有乘员舱地板,所述前舱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后地板总成在所述白车身结构的底部形成敞开的开口;并且所述底部组件包括用于电池包的电池包上盖板,所述电池包上盖板将所述白车身结构的所述开口封闭,用作乘员舱地板。

3、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部组件还包括用于电池包的电池包底护板。

4、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部组件还包括用于保护电池包的边梁或侧向壁部。

5、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车身结构的所述开口是矩形开口,其中,该开口不必是严格矩形的,例如,该开口可以在矩形的四个角处具有倒圆部,或者具有适配于车辆的结构具有其他轮廓。此外,开口的各个棱边也不必严格位于同一平面中,例如开口的一些棱边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向上或向下突出于其他棱边所在的平面,以便更好地适配于车辆的结构。

6、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前舱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后地板总成相应具有前舱横梁、左侧围门槛连接板、右侧围门槛连接板以及后地板横梁,在所述前舱横梁、左侧围门槛连接板、右侧围门槛连接板以及后地板横梁上的各部分面共同地合围出框形的第一密封面。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面可以尤其是可以设置在开口的朝下的一侧上。此外,第一密封面尤其可以是平顺的,从而确保良好的密封性。

7、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所述底部组件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密封面的轮廓,设有框形的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借助于位于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之间的密封元件彼此密封。

8、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元件是密封胶条。

9、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车身结构设置用于承载式车身,并且所述底部组件悬挂地固定在所述白车身结构上。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白车身结构用于承载车辆的驱动传动系,底部组件尤其是通过底部组件的边梁悬挂地固定(例如通过螺栓固定)在白车身结构上。

1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车身结构设置用于非承载式车身,并且所述底部组件固定在底盘上,或者所述底部组件是底盘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底盘用于承载车辆的驱动传动系,白车身结构支撑在底盘上、尤其是支撑并固定在位于底盘上的底部组件的边梁上。

1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电池包集成在底部组件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包上盖板上固定有梁构件,所述梁构件用于固定位于车辆乘员舱中的构件。

12、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位于车辆乘员舱中的构件是车辆座椅。

13、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梁构件包括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三个横梁构件和至少一个纵梁构件,所述纵梁构件从一个前面的横梁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朝前延伸。

14、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纵梁构件构造成具有空腔的直角六面体,以用于设置相应的导线。

15、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左侧围门槛连接板、右侧围门槛连接板以及后地板横梁相应构造有双阶梯结构,各双阶梯结构分别具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其中,第一阶梯直接贴靠在底部组件上,而第二阶梯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面,从而各第二阶梯与第二密封面借助所述密封元件彼此密封。

16、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底部组件的前边梁构造有双阶梯结构,前边梁的双阶梯结构具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其中,前边梁的第一阶梯直接贴靠在前舱横梁上,而前边梁的第二阶梯至少部分形成第二密封面,从而前边梁的第二阶梯与在前舱横梁上的第一密封面借助所述密封元件彼此密封。

17、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在前边梁、左侧围门槛连接板、右侧围门槛连接板以及后地板横梁中设置拉铆螺母,以便将前舱横梁、左侧围门槛连接板、右侧围门槛连接板以及后地板横梁与底部组件在彼此贴靠的部位处螺纹连接。

18、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车辆结构。

19、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车辆是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结构,所述车辆结构具有白车身结构(100)以及底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结构(100)包括:前舱总成(1)、左侧围总成(2)、右侧围总成(3)、后地板总成(4)、后围总成(5)以及顶盖总成(6),所述白车身结构不具有乘员舱地板,所述前舱总成(1)、左侧围总成(2)、右侧围总成(3)和后地板总成(4)在所述白车身结构的底部形成敞开的开口(8);并且所述底部组件包括用于电池包的电池包上盖板(9),所述电池包上盖板将所述白车身结构的所述开口封闭,用作乘员舱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还包括用于电池包的电池包底护板(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还包括用于保护电池包的边梁或侧向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结构的所述开口(8)是矩形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总成(1)、左侧围总成(2)、右侧围总成(3)、后地板总成(4)相应具有前舱横梁(41)、左侧围门槛连接板(51)、右侧围门槛连接板(61)以及后地板横梁(71),在所述前舱横梁(41)、左侧围门槛连接板(51)、右侧围门槛连接板(61)以及后地板横梁(71)上的各部分面共同地合围出框形的第一密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组件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密封面的轮廓,设有框形的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借助于位于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之间的密封元件(7)彼此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元件是密封胶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结构设置用于承载式车身,并且所述底部组件悬挂地固定在所述白车身结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车身结构设置用于非承载式车身,并且所述底部组件固定在底盘上,或者所述底部组件是底盘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池包集成在底部组件中,并且在所述电池包上盖板上固定有梁构件,所述梁构件用于固定位于车辆乘员舱中的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车辆乘员舱中的构件是车辆座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构件包括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依次设置的三个横梁构件(91、92、93)和一个纵梁构件(94),所述纵梁构件从一个前面的横梁构件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朝前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构件(94)构造成具有空腔的直角六面体,以用于设置相应的导线。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围门槛连接板(51)、右侧围门槛连接板(61)以及后地板横梁(71)相应构造有双阶梯结构,各双阶梯结构分别具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其中,第一阶梯直接贴靠在底部组件上,而第二阶梯至少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面,从而各第二阶梯与第二密封面借助所述密封元件(7)彼此密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的前边梁(13)构造有双阶梯结构,前边梁的双阶梯结构具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其中,前边梁的第一阶梯直接贴靠在前舱横梁(41)上,而前边梁的第二阶梯至少部分形成第二密封面,从而前边梁的第二阶梯与在前舱横梁(41)上的第一密封面借助所述密封元件(7)彼此密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边梁(13)、左侧围门槛连接板(51)、右侧围门槛连接板(61)以及后地板横梁(71)中设置拉铆螺母,以便将前舱横梁(41)、左侧围门槛连接板(51)、右侧围门槛连接板(61)以及后地板横梁(71)与底部组件在彼此贴靠的部位处螺纹连接。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是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结构,所述车辆结构具有白车身结构以及底部组件,所述白车身结构(100)包括:前舱总成(1)、左侧围总成(2)、右侧围总成(3)、后地板总成(4)、后围总成(5)以及顶盖总成(6),所述白车身结构不具有乘员舱地板,所述前舱总成(1)、左侧围总成(2)、右侧围总成(3)、后地板总成(4)在所述白车身结构的底部形成敞开的开口;并且所述底部组件包括用于电池包的电池包上盖板(9),所述电池包上盖板将所述白车身结构的所述开口(8)封闭,用作乘员舱地板。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辆结构的车辆。所述车辆结构和车辆能够实现减轻车辆结构重量,增加用于电池包的空间以及实现缩短车型研发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淦坚,范风魁,朱小荣,李灿,刘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