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1251发布日期:2023-05-14 14:2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滑板底盘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滑板底盘技术迅速兴起,滑板底盘型汽车的车体座舱与底盘可进行分离设计,实现车身与底盘的完全解耦,车体座舱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更换,实现使用场景的灵活调整,极大满足了客户对于车身个性化设计的追求。滑板底盘不仅具备高度灵活的拓展性及兼容性,能实现产品组合多元化,跳出同质化竞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车体以组装方式开发产品,通过多元模块的定制和选装,把握汽车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在同样的投入规模和周期内开发更多产品。

2、由于车体座舱与底盘进行了分离设计,如何保证汽车座舱与滑板底盘的锁紧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重要研究方向,例如,专利号为202220418906.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身与滑板底盘的连接结构及车身结构,主要通过若干定位销和若干螺栓进行定位锁紧,但该设计锁紧可靠性低、完全依赖人工拆卸,而且若长时间不进行座舱与底盘分离,螺栓拆卸过程较为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车体损伤等问题。专利号为20222115627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身与滑板底盘的密封结构,主要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进行连接,该设计类似于卡口结构,安装和拆卸过程均较为复杂,且安装和拆卸过程均会对凸起结构造成磨损,极大较低了锁紧可靠性,且在车体发生碰撞时,车体座舱与底盘容易分离,对乘车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3、因此,亟需一种锁紧可靠性高、且便于车体座舱与底盘分离的锁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主要通过电机自动控制定位销和传动杆进行独特的运动,对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完成多方向锁紧,实现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自动化锁紧或分离。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包括:定位销、传动杆、锁板和半圆卡板;

3、锁板与半圆卡板均安装在汽车车身上,在锁板上开有一定位盲孔,半圆卡板的一侧开有环形卡槽;

4、定位销通过限位机构固定在滑板底盘内,仅能进行上下运动,

5、定位销的中部位置的侧面开有一连接通孔,传动杆穿过连接通孔,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框体结构,框体结构的内部连接有一圆盘,圆盘的非圆心位置与电机输出轴固定;

6、传动杆的另一端的侧面固定有一个滑块;

7、进行锁紧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圆盘旋转,圆盘与框体结构进行相对移动,滑块随传动杆做圆周运动进入半圆卡板的环形卡槽内,用于限制汽车车身发生上下位移,并且传动杆推动定位销进行向上运动,定位销伸出并进入定位盲孔内,用于限制汽车车身发生侧向位移。

8、优选的,连接通孔内设置直线轴承,传动杆通过直线轴承与定位销连接,用于减小传动杆与定位销之间的摩擦力。

9、优选的,框体结构形状为圆形或正方形。

10、优选的,框体结构形状为圆形时,框体结构与圆盘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用于减小框体结构与圆盘之间的摩擦力。

11、优选的,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进行分离时,控制电机进行反转,滑块脱离环形卡槽,定位销降回至滑板底盘内,汽车车身即可发进行侧向位移和上下位移,与滑板底盘分离。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控制实现了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一键式分离或锁紧,相较于现有的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极大降低了拆卸和安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14、本实用新型的锁紧装置实现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多方向锁紧,极大的提高了锁紧可靠性和锁紧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可用在其他需要进行锁紧的装置中,例如车门锁等。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销、传动杆、锁板和半圆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内设置直线轴承,所述传动杆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定位销连接,用于减小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定位销之间的摩擦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结构形状为圆形或正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结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框体结构与所述圆盘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用于减小所述框体结构与所述圆盘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装置,进行锁紧时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圆盘旋转,圆盘与框体结构进行相对移动,滑块随传动杆做圆周运动进入半圆卡板的环形卡槽内,用于限制汽车车身发生上下位移,并且传动杆推动定位销进行向上运动,定位销伸出并进入定位盲孔内,用于限制汽车车身发生侧向位移,实现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锁紧工作。本技术通过电机控制实现了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的一键式分离或锁紧,相较于现有的锁紧机构,本技术极大降低了拆卸和安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且汽车车身与滑板底盘采用多方向锁紧,极大的提高了锁紧可靠性和锁紧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飞,刘帅,刘磊,姚春冶,张群,宋殿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