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结构和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9626发布日期:2023-05-17 17: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悬挂结构和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悬挂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悬挂结构和自行车。


背景技术:

1、悬挂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用于自行车等工具,作为辅助平衡的结构。目前市场上的代步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折叠自行车、滑板车或平衡车等等,几乎都不具有悬挂结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悬挂结构基本都是作为辅助轮来设计,多见于儿童自行车,这种形式的悬挂结构占用空间大,不容易收纳,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对于一般的代步工具而言,属于可有可无的结构。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悬挂结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挂结构和自行车,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占用空间大,不容易收纳,导致用户使用体验不佳的问题。

2、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挂结构,包括:悬挂架、左轮臂、右轮臂、左轮和右轮;

3、所述悬挂架具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所述左轮臂一端连接所述左轮,另一端连接所述左连接口,该左轮臂能以所述左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旋转;所述右轮臂一端连接所述右轮,另一端连接所述右连接口,所述右轮臂能以所述右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旋转;

4、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均具有使用状态位置以及折叠状态位置;当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整体呈外“八”字形,当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由使用状态位置折叠至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左轮臂绕其中心轴旋转,所述右轮臂绕其中心轴旋转,旋转后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整体平行。

5、进一步地,所述左轮臂连接所述左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第一定位件连接所述左连接口,所述第一定位件在所述左连接口具有第一卡接位和第二卡接位;所述右轮臂连接所述右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二定位件连接所述右连接口,所述第二定位件在所述右连接口具有第三卡接位和第四卡接位;

6、当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左连接口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接位,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右连接口卡接于所述第三卡接位;当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左连接口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接位,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右连接口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位。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限位盖、第一弹簧、第一螺丝和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限位盖的盖板内侧设有第一限位凸块以及一内空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限位盖、第二弹簧、第二螺丝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限位盖的盖板内侧设有第二限位凸块以及一内空的第二连接轴;其中,

8、所述第一固定轴连接所述左连接口,所述第一接头套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第一卡接位为所述第一接头的外端上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卡接位为所述第一接头的外端上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连接轴插入所述第一固定轴并与其周向卡接,所述第一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底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丝的螺帽抵接;

9、所述第二固定轴连接所述右连接口,所述第二接头套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所述第三卡接位为所述第一接头的外端上的第三缺口,所述第四卡接位为所述第二接头的外端上的第四缺口,所述第二连接轴插入所述第二固定轴并与其周向卡接,所述第二螺丝穿过所述第二连接轴底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底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丝的螺帽抵接;

10、当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一缺口卡接,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三缺口卡接;当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三缺口卡接,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所述第四缺口卡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结构还包括:左扭簧和右扭簧;

12、所述左扭簧套设在所述左连接口上,其一端连接左连接口的外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所述右扭簧套设在所述右连接口上,其一端连接右连接口的外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头。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周均具有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均具有与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匹配的限位通孔。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轴承;

15、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轴上,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所述第二固定轴上,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二轴承活动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缺口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三缺口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

17、进一步地,所述左轮臂连接所述左轮的一端设有第一轮叉,所述左轮连接在所述第一轮叉上;所述右轮臂连接所述右轮的一端设有第二轮叉,所述右轮连接在所述第二轮叉上。

18、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架还具有一用于活动连接车身的连接杆,该悬挂架整体呈倒“t”型,所述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均向上倾斜;所述悬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用于与车架活动连接。

19、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行车,所述自行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悬挂结构。

20、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采用了上述悬挂结构之后,由于该悬挂结构包括两个均可折叠的左轮和右轮,折叠前,两轮呈外“八”字形,降低了重心让车辆更加稳定,不容易左翻或右翻,两轮折叠后,两轮呈平行状态,比折叠前整体结构收紧,占用空间减小,尤其适合应用于折叠自行车上。另外,该悬挂结构可以作为支撑轮使用,即用途自行车等具体的后轮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架、左轮臂、右轮臂、左轮和右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臂连接所述左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第一定位件连接所述左连接口,所述第一定位件在其外端具有第一卡接位和第二卡接位;所述右轮臂连接所述右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通过第二定位件连接所述右连接口,所述第二定位件在其外端具有第三卡接位和第四卡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第一限位盖、第一弹簧、第一螺丝和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限位盖的盖板内侧设有第一限位凸块以及一内空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第二限位盖、第二弹簧、第二螺丝和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限位盖的盖板内侧设有第二限位凸块以及一内空的第二连接轴;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结构还包括:左扭簧和右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周均具有周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固定轴和所述第二固定轴均具有与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匹配的限位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轴承;所述第二定位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三缺口的大小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臂连接所述左轮的一端设有第一轮叉,所述左轮连接在所述第一轮叉上;所述右轮臂连接所述右轮的一端设有第二轮叉,所述右轮连接在所述第二轮叉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还具有一用于活动连接车身的连接杆,该悬挂架整体呈倒“t”型,所述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均向上倾斜;所述悬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所述连接杆上,用于与车架活动连接。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悬挂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悬挂结构,包括:悬挂架、左轮臂、右轮臂、左轮和右轮;悬挂架具有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左轮臂一端连接左轮,另一端连接左连接口,该左轮臂能以左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旋转;右轮臂一端连接右轮,另一端连接右连接口,右轮臂能以右连接口的轴线作为中心轴旋转;左轮和右轮均具有使用状态位置以及折叠状态位置;当左轮和右轮均处于使用状态位置时,左轮和右轮整体呈外“八”字形,当左轮和右轮均处于折叠状态位置时,左轮和右轮整体平行。上述悬挂结构在折叠前,两轮呈外“八”字形,降低了重心让车辆更加稳定,两轮折叠后,两轮呈平行状态,比折叠前整体结构收紧,占用空间减小,尤其适合应用于折叠自行车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对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