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0668发布日期:2023-06-28 14:1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舵轮,尤其是涉及一种舵轮装置。


背景技术:

1、舵轮装置是一种多应用于无人搬运设备上的动力源装置,在各行业的搬运作业中均具有广泛应用。

2、相关技术中,搬运设备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工况下使用时,时常会引起舵轮的轮脚橡胶外圈出现磨损、腐蚀,为了保持舵轮的正常使用,当轮脚橡胶外圈磨损至一定程度时需要将轮脚外圈进行更换,在进行更换时,由于轮脚与驱动电机以及支架之间通常为总成设置,在对轮脚橡胶外圈进行更换时,通常需要将电机拆下后才能进行更换,而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他传动齿轮相连接,使得整体拆卸步骤繁琐。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舵轮的轮脚橡胶外圈更换步骤繁琐,给搬运设备的轮脚橡胶外圈维修带来了不便,不利于搬运设备尽快地恢复正常搬运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舵轮轮脚橡胶外圈的更换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舵轮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舵轮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舵轮装置,包括:

4、转向架,与搬运设备连接,所述转向架上设有转向驱动源,所述转向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架相对搬运设备转动;

5、轮脚组件,包括轮脚驱动源、安装壳体和轮脚橡胶圈,所述轮脚橡胶圈设于所述安装壳体周向外壁,用于与地面滚动抵接,所述轮脚驱动源与所述安装壳体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轮脚橡胶圈转动,所述转向架朝向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固定设有两个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壳体可拆卸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安装板与安装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当需要更换轮脚橡胶圈时,对轮脚组件总成进行拆卸更换,以减少更换时的步骤,提高更换工作效率,后续再对轮脚组件上的轮脚橡胶圈进行更换,以使得搬运设备能够快速恢复搬运工作。

7、可选的,所述安装壳体呈圆筒状设置,所述安装壳体的周向外壁固定设有两个连接凸环,两所述连接凸环分别设于所述轮脚橡胶圈的两侧,两所述连接凸环与两所述安装板一一对应,对应所述连接凸环与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凸环与螺栓相互配合,以实现将安装板与连接凸环进行可拆卸螺纹连接,且两个安装板相较于单个安装板的设置,增加了转向架与安装壳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支撑稳定性,使得安装壳体受到的压力分布均匀,以降低安装壳体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弯折、开裂的概率。

9、可选的,两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之间开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供对应所述连接凸环嵌入,所述抵接槽内壁与所述连接凸环的周侧外壁贴合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槽的开设以使得连接凸环与安装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当转向架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而使得作用于安装板上的作用力方向出现改变时,在抵接槽内壁与安装板侧壁的抵接限位作用下,使得安装板与连接凸环之间不易发生相对滑移。

11、可选的,所述安装壳体的周向外壁转动连接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于两所述连接凸环之间,所述轮脚橡胶圈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供所述限位环嵌设抵接,所述限位环与所述轮脚橡胶圈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与限位槽配合,以对轮脚橡胶圈套设于连接壳体周向侧壁上时进行限位,并配合螺栓对轮脚橡胶圈进行固定,以实现对轮脚组件总成进行拆卸后,再将轮脚橡胶圈进一步拆卸更换,以便于作为下一次更换备用。

13、可选的,所述转向架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设有连接凸柱,所述连接凸柱的轴向外壁转动套设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驱动源的输出轴固定设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所述转向齿轮相互啮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驱动源通过主齿轮与转向齿轮进行啮合传动,从而以对滚轮的滚动方向进行控制,便于搬运设备能够朝向目的地移动。

15、可选的,所述连接凸柱与所述转向齿轮的相向侧壁之间设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向齿轮远离所述转向架的端面固定设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与所述转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承的设置降低了转向齿轮的转动摩擦力,使得转向齿轮的转动流畅性增加,并通过压紧环对转动轴承外圈进行压紧限位,以保持转动轴承与转向齿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转向架上还设有转向检测组件,所述转向检测组件设于所述转向架上用于检测所述转向架的转向角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检测组件以对滚轮的转动角度进行检测,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得知搬运设备的移动方向。

19、可选的,所述转向检测组件包括角度测量编码器和测量齿轮,所述角度测量编码器与所述转向架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测量编码器具有一输出轴,所述测量齿轮固定设于输出轴端部,所述测量齿轮与所述转向齿轮啮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度测量与测量齿轮之间通过测量齿轮相互啮合,以使得转向齿轮转动时同步带动测量齿轮转动,从而角度测量编码器能够获取转向齿轮的转动角度。

21、可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转向架的侧壁开设有减料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料槽的开设以减少安装板的整体重量,使得安装壳体受到的压力减少,同时减少安装板加工时的生产耗材。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两个安装板与安装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当需要更换轮脚橡胶圈时,对轮脚组件总成进行拆卸更换,以减少更换时的步骤,提高更换工作效率,后续再对轮脚组件上的轮脚橡胶圈进行更换,以使得搬运设备能够快速恢复搬运工作;

25、2.连接凸环与螺栓相互配合,以实现将安装板与连接凸环进行可拆卸螺纹连接,且两个安装板相较于单个安装板的设置,增加了转向架与安装壳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和支撑稳定性,使得安装壳体受到的压力分布均匀,以降低安装壳体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弯折、开裂的概率;

26、3.限位环与限位槽配合,以对轮脚橡胶圈套设于连接壳体周向侧壁上时进行限位,并配合螺栓对轮脚橡胶圈进行固定,以实现对轮脚组件总成进行拆卸后,再将轮脚橡胶圈进一步拆卸更换,以便于作为下一次更换备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4)呈圆筒状设置,所述安装壳体(4)的周向外壁固定设有两个连接凸环(41),两所述连接凸环(41)分别设于所述轮脚橡胶圈(5)的两侧,两所述连接凸环(41)与两所述安装板(11)一一对应,对应所述连接凸环(41)与所述安装板(11)之间通过螺栓(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板(11)的侧壁之间开设有抵接槽(113),所述抵接槽(113)供对应所述连接凸环(41)嵌入,所述抵接槽(113)内壁与所述连接凸环(41)的周侧外壁贴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4)的周向外壁转动连接有一限位环(43),所述限位环(43)设于两所述连接凸环(41)之间,所述轮脚橡胶圈(5)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51),所述限位槽(51)供所述限位环(43)嵌设抵接,所述限位环(43)与所述轮脚橡胶圈(5)之间通过螺栓(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远离所述安装板(11)的侧壁固定设有连接凸柱(14),所述连接凸柱(14)的轴向外壁转动套设有转向齿轮(16),所述转向驱动源(13)的输出轴固定设有主齿轮(131),所述主齿轮(131)与所述转向齿轮(16)相互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柱(14)与所述转向齿轮(16)的相向侧壁之间设有转动轴承(15),所述转向齿轮(16)远离所述转向架(1)的端面固定设有压紧环(17),所述压紧环(17)与所述转动轴承(15)的外圈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1)上还设有转向检测组件(6),所述转向检测组件(6)设于所述转向架(1)上用于检测所述转向架(1)的转向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检测组件(6)包括角度测量编码器(61)和测量齿轮(62),所述角度测量编码器(61)与所述转向架(1)固定连接,所述角度测量编码器(61)具有一输出轴,所述测量齿轮(62)固定设于输出轴端部,所述测量齿轮(62)与所述转向齿轮(16)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舵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1)靠近所述转向架(1)的侧壁开设有减料槽(11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舵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舵轮装置,其包括:转向架,与搬运设备连接,所述转向架上设有转向驱动源,所述转向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架相对搬运设备转动;轮脚组件,包括轮脚驱动源、安装壳体和轮脚橡胶圈,所述轮脚橡胶圈设于所述安装壳体周向外壁,用于与地面滚动抵接,所述轮脚驱动源与所述安装壳体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轮脚橡胶圈转动,所述转向架朝向所述安装壳体的侧壁固定设有两个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安装壳体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舵轮轮脚橡胶外圈的更换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奇健,周童益,岑泽科,黄宇泽,陆益栋,黄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