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7492发布日期:2023-09-08 04:5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配件相关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背景技术:

1、越野摩托车,常见的有林道越野摩托车和场地越野摩托车,为了提高越野摩托车的越野性能,以满足在场地里大飞大跳的使用需求,通常需要将越野摩托车进行轻量化设计,为此,现有的越野摩托车通常对金属边撑进行取消,以进一步满足越野摩托车轻量化的使用需求。使得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需要使用外置工具对越野摩托车进行支撑,或者直接将越野摩托车平放在地面上,这样不便于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而且,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张紧带强力压缩减震的方式来达到固定越野摩托车的目的,这样很容易造成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因过度压缩弹簧而丧失良好的性能,从而降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驾驶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

2、一种边撑支架,用于配套越野摩托车;所述边撑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前叉连接件及定位凸柱,所述前叉连接件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且所述前叉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以使所述支撑主体能够对所述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

3、所述定位凸柱安装于所述支撑主体上,用于插接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以使所述支撑主体能够对所述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

4、在本申请中,越野摩托车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该边撑支架的前叉连接件连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并用支撑主体来实现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这样能够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而当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能够将边撑支架的定位凸柱插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并用支撑主体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这样可便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这样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包括支撑主杆、第一辅助支撑杆及第二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均连接于所述支撑主杆,且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及所述支撑主杆相互配合,以共同用于对所述越野摩托车的进行驻车支撑;

6、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相对所述支撑主杆叉开设置,用于避让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轮。

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支撑主杆、第一辅助支撑杆及第二辅助支撑杆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支撑主体的结构设置,能够提高该边撑支架用于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的稳定性,而且也不影响该边撑支架在越野摩托车前叉上的安装。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杆、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连接并形成有竖向支撑部,所述竖向支撑部用于抵接并支撑所述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

9、其中,所述定位凸柱垂直地安装于所述竖向支撑部的一侧。

10、可以理解的是,用竖向支撑部抵接并支撑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这样可满足该支撑主体与下联板抵接并支撑的使用需求。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部上形成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部上背离所述定位凸柱的一侧;

12、所述限位挡板用于抵碰所述下联板,以限制所述竖向支撑部脱离所述下联板。

1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竖向支撑部上形成有的限位挡板,使得该支撑主体能够利用限位挡板与下联板之间的抵碰,来实现对竖向支撑部与下联板抵接时的限位,这样能够防止该支撑主体用竖向支撑部支撑下联板时发生脱落,进而确保支撑主体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杆上形成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支撑主杆上背离所述竖向支撑部的一端部上,且所述支撑主杆能够用所述支撑板进行支撑。

15、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撑主杆上设置支撑板,利用支撑板对支撑主杆进行支撑,这样能够提高该边撑支架用于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时支撑主杆自身支撑的稳定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设置为弧形结构,用以匹配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轮,且所述支撑主杆能够用所述支撑板抵靠所述前轮。

17、可以理解的是,将支撑板设置为匹配于前轮的弧形结构,这样能够提高当该边撑支架安装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上时,该支撑主杆与前轮之间接触的稳定性。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叉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的两外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连接。

19、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前叉连接件在支撑主体上的装配连接。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叉连接件包括第一弧形卡板、第一连杆、第二弧形卡板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弧形卡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二弧形卡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

21、其中,所述第一弧形卡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卡板用于卡装所述前叉。

2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第一弧形卡板、第一连杆、第二弧形卡板及第二连杆的结构设置,这样具体实现该前叉连接件的结构设置,使得该前叉连接件能够通过第一弧形卡板和第二弧形卡板在前叉的卡装来实现装配,以便于该前叉连接件在前叉上的拆装。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主体及所述前叉连接件均设置为塑料件,所述定位凸柱设置为金属件;

24、所述支撑主体、所述前叉连接件及所述定位凸柱一体注塑成型。

2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以此具体实现该边撑支撑的一个实施例。

26、本申请还请求保护一种越野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及上述所述的边撑支架,所述边撑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摩托车本体上。

27、在本申请中,通过上述边撑支架的结构设置,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使得该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能够用该边撑支架进行驻车支撑,在运输时能够用该边撑支架对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

28、由于上述方案的应用,本申请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9、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将该边撑支架的前叉连接件连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前叉,并用支撑主体来实现对前叉减震压缩的限位,这样能够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而当越野摩托车在驻车时,能够将边撑支架的定位凸柱插接于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并用支撑主体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这样可便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这样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边撑支架,用于配套越野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撑支架(100)包括支撑主体(10)、前叉连接件(20)及定位凸柱(30),所述前叉连接件(20)横向连接于所述支撑主体(10),且所述前叉连接件(20)用于连接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以使所述支撑主体(10)能够对所述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0)包括支撑主杆(11)、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第二辅助支撑杆(13),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均连接于所述支撑主杆(11),且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及所述支撑主杆(11)相互配合,以共同用于对所述越野摩托车的进行驻车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11)、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连接并形成有竖向支撑部(14),所述竖向支撑部(14)用于抵接并支撑所述越野摩托车的下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部(14)上形成有限位挡板(141),所述限位挡板(141)设置于所述竖向支撑部(14)上背离所述定位凸柱(3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杆(11)上形成有支撑板(111),所述支撑板(111)设置于所述支撑主杆(11)上背离所述竖向支撑部(14)的一端部上,且所述支撑主杆(11)能够用所述支撑板(111)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1)设置为弧形结构,用以匹配所述越野摩托车的前轮,且所述支撑主杆(11)能够用所述支撑板(111)抵靠所述前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连接件(20)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的两外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及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连接件(20)包括第一弧形卡板(21)、第一连杆(22)、第二弧形卡板(23)及第二连杆(24),所述第一弧形卡板(21)通过所述第一连杆(22)连接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2),所述第二弧形卡板(23)通过所述第二连杆(24)连接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0)及所述前叉连接件(20)均设置为塑料件,所述定位凸柱(30)设置为金属件;

10.一种越野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托车本体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边撑支架(100),所述边撑支架(1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摩托车本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边撑支架及越野摩托车,边撑支架包括支撑主体、前叉连接件及定位凸柱,前叉连接件横向连接于支撑主体,且前叉连接件用于连接越野摩托车的前叉,以使支撑主体能够对前叉的减震压缩进行限位;定位凸柱安装于支撑主体上,用于插接越野摩托车的后轮轴,以使支撑主体能够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本技术的边撑支架配套越野摩托车使用,可实现一物两用,一方面能够防止越野摩托车在运输的过程中因张紧带的强力压缩而造成前叉减震压缩过量,进而具有确保前叉在越野摩托车中的良好性能,另一方面还对越野摩托车进行驻车支撑,可便于后续对越野摩托车的驻车,这样使得该边撑支架能够,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赵帅,单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凯特摩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