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裙板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2192发布日期:2023-09-27 16:4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裙板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侧裙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侧裙板指车体两侧安装的裙板,功效等同于气坝,用来减少车体两侧的气流进入车底。有一定的扰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明显降低空气阻力。

2、很多车辆中都具有侧裙板结构,加工时通常采用注塑成型。侧裙板往往通过自身具有连接孔的第一连接结构与车体连接,但是侧裙板的靠近连接结构的位置处,往往会干扰到磨具斜顶的移动,进而导致设计时无法将侧裙板本体和连接结构一起出模,只能将侧裙板本体和连接结构作为两个件分开进行出模,但是这样会增加模具,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裙板及具有其的车辆,能够便于加工生产,降低成本。

2、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侧裙板,侧裙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侧裙板本体,侧裙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安装位;侧裙板还包括:翻转结构,翻转结构与侧裙板本体一体成型,翻转结构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翻转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翻转结构具有与侧裙板本体一体成型后的初始状态,以及,受外力翻转后盖设于安装位的装配状态,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结构能够与车体连接。

3、可选地,翻转结构与侧裙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结构弱化部,结构弱化部沿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在翻转结构受到外力的情况下,翻转结构通过弱化部翻转。

4、可选地,结构弱化部包括弱化长槽,弱化长槽沿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或,结构弱化部包括多个弱化槽,多个弱化槽沿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可选地,第一板体和/或翻转结构上设置有连接部,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板体与翻转结构通过连接部连接。

6、可选地,侧裙板本体还包括第二板体,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侧部连接,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之间形成安装空间,安装位设置有让位开口,翻转结构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结构,在翻转结构处于初始状态的情况下,凸起结构向第二板体的内侧凸出,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凸起结构经过让位开口进入安装空间内。

7、可选地,第一板体包括本体及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设置在让位开口相对的两侧,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翻转结构的两侧分别被两个连接板止挡。

8、可选地,翻转结构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包括卡接部,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卡接部通过让位开口进入安装空间,并与连接板的侧部卡接。

9、可选地,卡接部设置在凸起结构的侧部,卡接部包括:卡接块,卡接块的第一端与凸起结构的侧部连接,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卡接块的第二端卡接在连接板的内侧;限位筋,限位筋设置在凸起结构的侧部,限位筋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面及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卡接块的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一限位面、第二限位面与限位筋之间形成卡接空间,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连接板的侧部卡接在卡接空间内,第一限位面与连接板的侧面抵接,第二限位面与连接板的外侧面抵接。

10、可选地,翻转结构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第一连接结构为钣金安装卡座,钣金安装卡座上设置有安装孔,第一连接结构通过安装孔与车身连接。

11、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及安装在车身上的侧裙板,侧裙板为上述侧裙板。

12、本申请提供的侧裙板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侧裙板的翻转结构具有与侧裙板本体一体成型后的初始状态,以及,受外力翻转后盖设于安装位的装配状态,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结构能够与车体连接。由于在初始状态下,翻转结构并未盖设于安装位,此状态下第一连接结构可以避让模具斜顶,避免对模具斜顶的移动进行干扰,从而可以顺利出模,无需将侧裙板本体和第一连接结构作为两个件分开进行出模,本申请侧裙板的设置方式只需一套模具即可完成加工,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裙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侧裙板本体(10),所述侧裙板本体(10)包括第一板体(11),所述第一板体(11)上设置有安装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20)与所述侧裙板本体(10)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结构弱化部,所述结构弱化部沿所述第一板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所述翻转结构(20)受到所述外力的情况下,所述翻转结构(20)通过所述弱化部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弱化部包括弱化长槽(30),所述弱化长槽(30)沿所述第一板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1)和/或所述翻转结构(20)上设置有连接部,在所述翻转结构(20)处于所述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板体(11)与所述翻转结构(20)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裙板本体(10)还包括第二板体(12),所述第二板体(12)与所述第一板体(11)侧部连接,所述第二板体(12)和所述第一板体(1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60),所述安装位设置有让位开口(112),所述翻转结构(20)的内侧设置有凸起结构(2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1)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23)上,在所述翻转结构(20)处于所述初始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结构(23)向所述第二板体(12)的内侧凸出,在所述翻转结构(20)处于所述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凸起结构(23)经过所述让位开口(112)进入所述安装空间(6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1)包括本体及两个连接板(111),两个所述连接板(111)分别设置在所述让位开口(112)相对的两侧,在所述翻转结构(20)处于所述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翻转结构(20)的两侧分别被两个所述连接板(111)止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20)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卡接部(50),在所述翻转结构(20)处于所述装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卡接部(50)通过所述让位开口(112)进入所述安装空间(60),并与所述连接板(111)的侧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50)设置在所述凸起结构(23)的侧部,所述卡接部(5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结构(20)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4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1)为钣金安装卡座,所述钣金安装卡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结构(21)通过所述安装孔与车身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及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侧裙板,所述侧裙板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侧裙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侧裙板及具有其的车辆,该侧裙板包括一体成型的侧裙板本体,侧裙板本体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安装位;侧裙板还包括:翻转结构,翻转结构与侧裙板本体一体成型,翻转结构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板体上,翻转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翻转结构具有与侧裙板本体一体成型后的初始状态,以及,受外力翻转后盖设于安装位的装配状态,在翻转结构处于装配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接结构能够与车体连接。在初始状态下,第一连接结构可以避让模具斜顶,从而可以顺利出模,无需将侧裙板本体和第一连接结构作为两个件分开进行出模,本申请侧裙板的设置方式只需一套模具即可完成加工,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缪然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