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

文档序号:34634561发布日期:2023-06-29 15:3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

本技术涉及平衡车辅助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


背景技术:

1、平衡车是一种具有城市代步工具作用的休闲出行工具,凭借其机动灵活、轻巧便携、环保、高科技等特点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出行。除了传统代步之外,平衡车目前还被广泛运用于安保巡逻、餐饮、娱乐休闲等领域,而在市场运输方面,平衡车还没有普及。

2、相关技术中,市场内的运输工具多为平板运输车,其缺陷在于车型体积较大,穿梭于市场时灵活度低,且需要人为上下搬运卸货,十分不便,而部分小型的折叠式手推车又不方便收纳携带,存在不足,急需一种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

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中,包括:

3、平衡车,所述平衡车包括驱动轮、含脚踏区的主体结构以及内部的驱动控制装置,所述平衡车中部预留有连接插杆;

4、电动升降装置,所述电动升降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装置主体、电动气缸、活塞杆、承载工件、连接销孔座以及连接插杆适配孔,所述电动气缸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空腔内,所述电动气缸内部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承载工件,所述承载工件穿出至所述装置主体壳体,远离所述活塞杆的所述承载工件端部连接有连接销孔座;

5、扶手部,所述扶手部与装置主体顶部固定连接;

6、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一侧壁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销孔座连接;

7、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载物台底部。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通过在现有平衡车的中部设计上加装电动升降装置及扶手部,使得平衡车能够通过扶手部来操控方向,即使在载物后也能自由操控,通过载物台连接电动升降装置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兼具上下提货,利于搬运的功能,避免人为弯腰费力,使用完毕后,载物台可进行折叠贴近电动升降装置,减小了本实用新型的占地面积,适用性强。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装置主体开设有竖直的通槽,便于承载工件穿出所述装置主体与载物台连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载工件为铝合金材,所述承载工件呈阶梯型,满足装置轻量化要求的同时保证其刚度,方便上下提升货物。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动升降装置底部边缘处与平衡车表面的预留安装片采用螺丝固定。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销孔座连接处设有阻尼弹簧,用于增加连接处转动时的扭矩。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物台的升降行程为0cm~80cm,用于取代人工上下搬货。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载物台表面设有条纹线,增大接触摩擦力用于防滑,避免货物甩出。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210)开设有竖直的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工件(240)为铝合金材,所述承载工件(240)呈阶梯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装置(200)底部边缘处与平衡车(100)表面的预留安装片采用螺丝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10)与所述连接销孔座(250)连接处设有阻尼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400)的升降行程为0cm~60c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400)表面设有条纹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平衡车辅助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承载轻型货物的平衡卸载车,其中包括平衡车中部预留有连接插杆;电动升降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结构的装置主体、电动气缸、活塞杆、承载工件、连接销孔座以及连接插杆适配孔,电动气缸内部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承载工件,承载工件穿出至装置主体壳体与载物台连接,万向轮固定安装于载物台底部,本技术通过在现有平衡车的中部设计上加装电动升降装置及扶手部,使得平衡车能够通过扶手部来操控方向,可控性强,通过载物台连接电动升降装置可以使本技术兼具上下提货,利于搬运的功能,载物台还可进行折叠贴近电动升降装置,减小了本技术的占地面积,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敏,余舒琳,黄彩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3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