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4796发布日期:2023-07-28 09:2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该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1、汽车车身壳体通常分为三段,即由前车身、中间车身和后车身三大部分及相关构件组成。其中,前车身也即车身前部结构通常由前保险杠、前翼子板、前围板以及前纵梁等构件构成。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能量由车身前端部分吸收,并向车辆后方进行碰撞载荷的传递分散。

2、然而,受限于现有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较差,且发生碰撞时,前围位置对碰撞力传递及分散效果较差,从而容易导致前围位置遭到破坏,不利于车辆的安全性及整车品质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部结构,以利于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及对碰撞力的传递性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上部与前围下横梁连接,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下部均连接有扭力盒;

4、两侧所述扭力盒之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且所述前围下横梁、所述连接梁,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和所述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

5、进一步的,两侧所述扭力盒均呈“人”字型,并具有连接在一起的外盒体和内盒体;各侧所述外盒体延伸至与同侧的门槛梁相连,各侧所述内盒体向中通道一侧延伸,且两侧所述内盒体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

6、进一步的,各所述扭力盒上分别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人”字型,并具有沿所述外盒体延伸方向布置的外加强筋,以及沿所述内盒体延伸方向布置的内加强筋。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梁的横截面呈“u”型,且所述连接梁的两端扣设在前围板上,并与所述前围板之间形成有腔体。

8、进一步的,所述前围下横梁的左右两端与两侧的a柱相连,且对应于所述前围下横梁的左右两端,在前围板朝向驾驶舱内的一侧分别设有加强梁,各侧所述加强梁连接在所述前围板和同侧的所述a柱之间。

9、进一步的,两侧所述a柱内分别设有对应于所述前围下横梁布置的加强支架。

10、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前围下横梁和所述扭力盒之间分别设有a柱连接板,且各侧所述a柱连接板的一端与同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后端相连,各侧所述a柱连接板的另一端与同侧的所述a柱和所述门槛梁均相连。

11、进一步的,所述前围板上设有分设在中通道左右两侧的支撑结构,各所述支撑结构均为向车头方向鼓出,且所述前围下横梁搭接在两侧所述支撑结构上。

12、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的前端连接有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所述连接梁,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和所述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二环形结构,和/或,所述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围下横梁,以及两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连接形成第三环形结构。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通过使两侧扭力盒通过连接梁相连,且前围下横梁、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可利用环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碰撞力传递性能,由此可提升整车安全性,提升整车品质。

15、此外,扭力盒呈“人”字型,可使得前机舱纵梁传递而来的碰撞力较为均匀地向左右两侧传递,且也能够使扭力盒的结构强度较高,不易变形,而能够提高扭力盒应用效果。并且,通过在扭力盒上设置随形布置的加强筋,有利于引导碰撞力在扭力盒中的传递,能够提升碰撞力传递效果。

16、其次,通过使连接梁与前围板围构形成腔体,可利用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连接梁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升其连接可靠性。并且,通过在a柱内设有与前围下横梁对应布置的加强支架,能够增加a柱与前围下横梁连接位置的强度,有利于碰撞力向a柱位置传递。通过在前围下横梁和扭力盒之间设有a柱连接板,能够提高各侧前机舱纵梁、a柱、门槛梁以及扭力盒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并可在各侧形成新的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向a柱及门槛梁位置传递。

17、另外,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并使前围下横梁搭接在支撑结构上,可增加前围下横梁设置的稳定性。通过前防撞梁总成、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二环形结构,或是通过前防撞梁总成、前围下横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连接形成第三环形结构,从而利用环形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更好地提升车身前部的刚度,提升整车安全性。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通过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利于通过前围下横梁、连接梁、前机舱纵梁及扭力盒在结构上的配合,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碰撞力传递性能,便于保证车辆的安全性能及整车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本技术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两侧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上部与前围下横梁连接,两侧前机舱纵梁后端的下部均连接有扭力盒;两侧扭力盒之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且前围下横梁、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使两侧的扭力盒通过连接梁相连,且前围下横梁、连接梁,以及两侧的前机舱纵梁和扭力盒连接形成第一环形结构,利于提升车身前部前围位置的刚度,以及其对碰撞力的传递及分散效果,进而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及整车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任,陈强,贺志杰,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