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3194发布日期:2023-08-10 03:3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三轮车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电动三轮车电源线都是通过在中梁的外侧面上焊接线卡来实现对电源线的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容易造成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触碰到底盘后,导致的电源线掉落或者挂断的现象,具有一定的风险;

2、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防止电源线挂断,并且,对电源线进行保护的构造;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电动三轮车的线束直接卡入中梁的安装槽内,压线挡条压入安装槽内避免线束脱出,压线挡条以限位齿与安装槽的齿纹槽咬合,进一步增强压线挡条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实现对线束的保护。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包括位于电动三轮车上的中梁,所述中梁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内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上下面贴合滑动设置有压线挡条,所述压线挡条的两侧外壁设置有限位齿,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设置有齿纹槽,所述限位齿与齿纹槽之间相互啮合。

3、优选的,所述压线挡条的外侧面连接有与安装槽端口同宽度的装饰挡条,所述装饰挡条的外侧面与中梁的外侧面相平齐。

4、优选的,所述中梁的两端均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对应于安装槽的端口开设有穿线孔。

5、优选的,所述穿线孔的端口内部设置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的外形为扇形且外弧边与穿线孔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挡片具有多片且相邻环绕排列于穿线孔的端口内部。

6、优选的,所述限位挡片的边缘棱边均为圆弧倒角,所述限位挡片的末端连接设置有防护球。

7、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与压线挡条的内端面均为内凹型圆弧面,所述压线挡条的内端面与安装槽的内底部相互朝向相对。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9、电动三轮车的线束直接卡入中梁的安装槽内,相较于传统的中梁穿线操作更加快速便捷,压线挡条压入安装槽内避免线束脱出,压线挡条以限位齿与安装槽的齿纹槽咬合,进一步增强压线挡条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电动三轮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亦不会造成压线挡条及线束从中梁的安装槽内脱出,实现对线束的保护,避免后续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底盘刮碰到障碍物导致的线束损坏或者断裂,从而给后续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包括位于电动三轮车上的中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1)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内陷形成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内部上下面贴合滑动设置有压线挡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挡条(8)的外侧面连接有与安装槽(2)端口同宽度的装饰挡条(9),所述装饰挡条(9)的外侧面与中梁(1)的外侧面相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1)的两端均连接有封盖(4),所述封盖(4)对应于安装槽(2)的端口开设有穿线孔(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5)的端口内部设置有限位挡片(6),所述限位挡片(6)的外形为扇形且外弧边与穿线孔(5)的内壁连接,所述限位挡片(6)具有多片且相邻环绕排列于穿线孔(5)的端口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片(6)的边缘棱边均为圆弧倒角,所述限位挡片(6)的末端连接设置有防护球(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的内底部与压线挡条(8)的内端面均为内凹型圆弧面,所述压线挡条(8)的内端面与安装槽(2)的内底部相互朝向相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的中梁内管走线结构,包括位于电动三轮车上的中梁,所述中梁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内陷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上下面贴合滑动设置有压线挡条,所述压线挡条的两侧外壁设置有限位齿,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设置有齿纹槽,所述限位齿与齿纹槽之间相互啮合;电动三轮车的线束直接卡入中梁的安装槽内,压线挡条压入安装槽内避免线束脱出,压线挡条以限位齿与安装槽的齿纹槽咬合,进一步增强压线挡条与安装槽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实现对线束的保护,避免后续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底盘刮碰到障碍物导致的线束损坏或者断裂,从而给后续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宋晨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天威电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