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1947发布日期:2023-06-29 17:0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副车架,特别是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1、目前行业内,双叉臂前悬架常用的全框式前副车架总成,有钢材冲压焊接和铸造铝合金焊接两种结构。然而,铁质结构副车架重量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铸造铝合金焊接结构静刚度和动刚度低,整车操控性和nvh性能较低,并且轻量化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存在无法兼顾刚度与轻量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减轻重量同时通过结构设置以保证刚度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2、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包括通过一体式铸造而成的且为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呈框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使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一体式铸造并形成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相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的副车架实现了轻量化;同时,一体铸造相对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动刚度、静刚度有较大提升,并使得本申请的整车控制性、nvh性能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成框架结构,减重效果好,在中横梁和后横梁间设有连接梁,提高了中横梁和后横梁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对结构加强的效果更好,稳定性更佳,利于副车架本体的强度的提升。

5、进一步地,中横梁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右悬置安装部,电机右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一连接支脚,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支脚上形成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中横梁相对副车架本体的纵梁下凹,并使得连接孔的内螺纹可预埋入纵梁内。中横梁相对副车架本体的纵梁下凹,纵梁相对中横梁较高,因而连接孔的内螺纹可预埋入纵梁内,提高了电机右悬置安装部的结构强度,使得电机右悬置安装后的稳定性更好。

6、进一步地,后横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后悬置安装部,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二连接支脚,后横梁的中部加高。后横梁中部加高,即后横梁在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所在处加高,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7、进一步地,连接梁将中横梁、后横梁一起形成的框架结构划分出三个减重孔。减重效果好。

8、进一步地,三个减重孔沿中部对称排列,且中部的减重孔呈三角状;连接梁呈v形。

9、进一步地,副车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有方形的防撞梁连接组件。

10、进一步地,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伸出有固定部,防撞梁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呈中空状,固定部可伸入防撞梁连接组件内并通过螺接方式固定二者。固定部与防撞梁连接组件通过螺纹连接。

11、进一步地,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大腔体部连接,防撞梁连接组件沿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撞梁连接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靠近大腔体部的两相对端设置。

12、进一步地,固定部呈方形的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稳定性好。

13、进一步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固定部通过螺栓、六角螺母配合连接。螺母、六角螺母配合,将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固定部固定在一起,稳定性好。

1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一体式铸造并形成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相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的副车架实现了轻量化;同时,一体铸造相对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动刚度、静刚度有较大提升,并使得本申请的整车控制性、nvh性能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成框架结构,减重效果好,在中横梁和后横梁间设有连接梁,提高了中横梁和后横梁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对结构加强的效果更好,稳定性更佳,利于副车架本体的强度的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一体式铸造而成的且为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本体呈框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使所述连接梁与所述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右悬置安装部,所述电机右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一连接支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支脚上形成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中横梁相对所述副车架本体的纵梁下凹,并使得所述连接孔的内螺纹可预埋入所述纵梁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所述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二连接支脚,所述后横梁的中部加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将所述中横梁、后横梁一起形成的框架结构划分出三个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减重孔沿中部对称排列,且中部的所述减重孔呈三角状;所述连接梁呈v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有方形的防撞梁连接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伸出有固定部,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呈中空状,所述固定部可伸入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内并通过螺接方式固定二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大腔体部连接,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沿所述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大腔体部的两相对端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呈方形的实心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与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六角螺母配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包括通过一体式铸造而成的且为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呈框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使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采用本技术,一体式铸造并形成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相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的副车架实现了轻量化;同时,一体铸造相对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动刚度、静刚度有较大提升,并使得本申请的整车控制性、NVH性能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成框架结构,减重效果好,在中横梁和后横梁间设有连接梁,利于副车架本体的强度的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刘昌东,周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