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座结构和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2495发布日期:2023-07-28 08: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鞍座结构和两轮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特别涉及一种鞍座结构和两轮车。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随着共享式出行工具的风靡,如共享单车、共享点单车等,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但是现有的共享单车定位是单人单车,而很多用户存在多人骑行或鞍座前蹲坐的情况,易造成安全隐患,通常是设置感应装置来避免多人骑行,但是市面上现有的设计,是将传感器安放在车座的塑件相应的位置,然后在顶部设计盖子或者很大的帽子,最终包上外表皮革,此设置既增加模具,也增加了安装的难度和后续的三包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现有感应装置安装难度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鞍座结构和两轮车。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鞍座结构,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上的坐垫层,所述承载壳远离所述坐垫层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承载壳包括主体和弹板,所述主体对应所述检测机构开设有配合口,所述弹板的一端与所述配合口的边缘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检测机构的一侧翘起。

3、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壳体和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弹板之间。

4、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5、优选地,所述弹板隆起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另一端朝向所述检测机构形成有凸起。

6、优选地,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压板包括两端的卡接部,所述限位板对应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卡口,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口卡接。

7、优选地,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所述限位板抵接。

8、优选地,所述主体与所述弹板一体成型。

9、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承载壳上对应所述通孔开设有对接孔,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承载壳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对接孔可拆卸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又一方案是提供一种两轮车,所述两轮车包括车架和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鞍座结构,所述鞍座结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11、优选地,所述车架还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检测机构信号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鞍座结构和两轮车,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鞍座结构,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承载壳上的坐垫层,承载壳远离坐垫层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承载壳包括主体和弹板,主体对应检测机构开设有配合口,弹板的一端与配合口的边缘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检测机构的一侧翘起,即该检测机构配合弹板完成多人骑行的检测,且弹板与配合口相连便于生产组装,灵活性更高,降低了成本;另外,弹板的设置避免了坐垫层塑性形变导致长时间触发检测机构的情况,能够更好地保护检测机构,降低检测机构的错误率。

1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检测机构包括壳体和压板,压板设置在壳体与弹板之间;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即弹板被触发后朝向压板运动,然后压板触及压力传感器实现检测,操作简单,且通过压板和容纳槽的配合,检测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好。

15、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弹板隆起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另一端朝向检测机构形成有凸起,其中,凸条的设置用于防滑,以保障检测的准确性,而凸起的设置使得检测过程中的触发更加灵敏。

16、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容纳槽内设置有限位板,压板包括两端的卡接部,限位板对应卡接部设置有卡口,卡接部与卡口卡接,此设置用于防止在骑行过程中由于出现颠簸而将压板移位的情况,影响弹板对压板的触发,进而影响对压力传感器的触发,用于提高检测精度;且压板能够回弹,灵敏度更高,能够实现多次且反复地检测,实用性强。

17、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抵接块,抵接块与限位板抵接,此设置用于增强检测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18、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主体与弹板一体成型,此设置可以节省工艺成本,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19、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承载壳上对应通孔开设有对接孔,检测机构与承载壳通过通孔与对接孔可拆卸连接,此设置使得该检测机构出现问题时,能够直接拆卸下来,其可维护性高,可回收利用率高。

20、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两轮车,包括车架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鞍座结构,鞍座结构可拆卸安装在车架上;车架还设置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检测机构信号连接,当检测到鞍座前存在蹲坐或者多人骑行的情况时,报警装置以声音和/或灯光进行提醒,此设置能够对用户进行警醒,避免多人驾驶的危险事故,用户体验感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所述承载壳上的坐垫层,所述承载壳远离所述坐垫层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承载壳包括主体和弹板,所述主体对应所述检测机构开设有配合口,所述弹板的一端与所述配合口的边缘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检测机构的一侧翘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壳体和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弹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板隆起的一端设置有凸条,另一端朝向所述检测机构形成有凸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压板包括两端的卡接部,所述限位板对应所述卡接部设置有卡口,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口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所述限位板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弹板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承载壳上对应所述通孔开设有对接孔,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承载壳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对接孔可拆卸连接。

9.一种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轮车包括车架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鞍座结构,所述鞍座结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检测机构信号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鞍座结构和两轮车,该鞍座结构包括承载壳和设置在承载壳上的坐垫层,承载壳远离坐垫层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承载壳包括主体和弹板,主体对应检测机构开设有配合口,弹板的一端与配合口的边缘相连,另一端向远离检测机构的一侧翘起,即该检测机构配合弹板完成多人骑行的检测,且弹板与配合口相连便于生产组装,灵活性更高,降低了成本;另外,弹板的设置避免了坐垫层塑性形变导致长时间触发检测机构的情况,能够更好地保护检测机构,降低检测机构的错误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杨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阿帕科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