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芯轴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6153发布日期:2024-01-16 11:3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前叉芯轴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叉芯轴保护结构,主要应用于前叉。


背景技术:

1、自行车发展至今可以说是相当成熟的交通代步工具,具有轻巧、方便等优点。自行车的设计因应各种场合的骑乘需要,开发出各式各样的功能,现有自行车的主要构成,系由车架、枢设设于车架前端的前叉、横设于前叉顶端的车把、设于车架中间的鞍座和分设于前叉与车架后叉的前、后轮等大部零件构成,其中前叉位于车架的前方部位,是一部自行车所有前方重力负荷集中处,且用于作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2、由于自行车是发展相当成熟的产业,其各部位零件通常系由不同的厂商负责生产供应,然后再于组装厂完成整车组立,以其中前叉为例,前叉于上方具有竖管用于连接车把,而下方具有左右两叉杆分别设置于前轮两侧,且前叉两侧叉杆并利用芯轴穿枢前轮轮毂。而前叉在运输及收纳的过程中,如果未能做好防护,则两侧叉杆内宽及芯轴会因碰撞或外力而变形或损坏,而造成后续轮毂拆装不便及轮毂运转不顺的现象,有待进一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能在前叉运输贮藏过程中提供有效防护,以避免前叉芯轴及前叉内宽的变形或损坏,有效提升其实用性,同时其能确保后续前轮毂拆装的便利性,保障轮毂的运转,具有便于拆装的功效,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应用于一前叉,该前叉下方具有左右两侧叉杆,两侧叉杆底端分别凸伸有一芯轴凸座,从而形成有两侧芯轴凸座,两侧芯轴凸座间穿设有一芯轴,该前叉芯轴保护结构由一护套体所构成,该护套体两端分别具有一夹座,从而形成有两侧夹座,且两侧夹座的外侧壁面的间距等于前述前叉两侧叉杆的芯轴凸座相对内壁面的间距,该夹座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夹槽。

3、优选的,该夹槽顶缘分别具有能压抵于该芯轴上缘的凸夹缘。

4、优选的,该护套体的中心轴线与该夹槽的中心轴线呈错位状。

5、优选的,该护套体于两侧夹座间设有一补强块。

6、优选的,该护套体于两端分别凸伸有一道凸缘,从而形成有两侧凸缘,且两侧凸缘与相邻夹座的相对壁面间距等于前述前叉的芯轴凸座的宽度。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前述技术手段的展现,利用该护套体可以嵌夹于该前叉的芯轴上,且透过该护套体的两侧夹座来顶撑该前叉,进而保护该芯轴及前叉内宽避免因碰撞或外力而变形或损坏,从而能在前叉运输贮藏过程中提供有效防护,能确保后续前轮毂拆装的便利性,且保障轮毂的运转,具有便于拆装的效果,进而还提升其外观美感及实用性,提高其附加价值与经济效益。

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应用于一前叉,其特征在于:该前叉下方具有左右两侧叉杆,两侧叉杆底端分别凸伸有一芯轴凸座,从而形成有两侧芯轴凸座,两侧芯轴凸座间穿设有一芯轴,该前叉芯轴保护结构由一护套体所构成,该护套体两端分别具有一夹座,从而形成有两侧夹座,且两侧夹座的外侧壁面的间距等于前述前叉两侧叉杆的芯轴凸座相对内壁面的间距,该夹座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槽顶缘分别具有能压抵于该芯轴上缘的凸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体的中心轴线与该夹槽的中心轴线呈错位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体于两侧夹座间设有一补强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护套体于两端分别凸伸有一道凸缘,从而形成有两侧凸缘,且两侧凸缘与相邻夹座的相对壁面间距等于前述前叉的芯轴凸座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叉芯轴保护结构,其应用于一前叉,该前叉下方具有左右两侧叉杆,且两侧叉杆底端分别凸伸有一芯轴凸座,从而形成有两侧芯轴凸座,两侧芯轴凸座间穿设有一芯轴,该前叉芯轴保护结构由一护套体所构成,该护套体两端分别具有一夹座,从而形成有两侧夹座,且两侧夹座的外侧壁面的间距等于前述前叉两侧叉杆的芯轴凸座相对内壁面的间距,该夹座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夹槽,该夹槽顶缘分别具有能压抵于芯轴上缘的凸夹缘,这样既能保护该芯轴,同时前叉内宽避免因碰撞或外力而变形或损坏,使其能在前叉运输贮藏过程中提供有效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信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