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5604发布日期:2023-12-29 20:1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加工,具体为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


背景技术:

1、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2、而大尺寸电动机壳体在运输的时候需要用到周转车对其进行转运,而尺寸较大的电动机壳体在周转运输的时候因为其自身重量较大,从而惯性较大,容易由周转车上跌落,从而便可能造成电动机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包括运输板,所述运输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运输架,所述运输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固定架,所述运输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运输板的表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运输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三组第二固定架,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对壳体进行阻挡的定位机构。

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工作槽、限位杆、滑块、第二工作槽、第一螺纹杆和第一螺纹套筒,所述运输板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工作槽,所述第一工作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板的顶部且位于两组第一工作槽之间开设有第二工作槽,所述第二工作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第一螺纹套筒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运输板的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运输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相对侧均设置为弧形,所述运输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运输把。

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限位柱和活动压板,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运输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压板,所述活动压板的底部与运输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转定安装于活动压板的侧壁,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

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压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且对应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定位环。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相对侧的弧形面均铺设有橡胶材料制造的缓冲垫,所述定位环的制造材料为橡胶材料。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可以带动第二固定架向第一固定架进行移动,这样的设置便可以将需要周转的电动机壳体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而壳体的一侧则与第一挡板相接触,随后利用定位机构可以使壳体的两侧利用第一挡板和定位机构进行定位锁紧,从而便可以防止壳体在运输的过程中跌落。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包括运输板(1),所述运输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运输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固定架(3),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4),所述运输板(1)的表面设置有驱动机构(6),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3)的一侧设置有三组第二固定架(5),所述驱动机构(6)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3)的另一侧设置有对壳体进行阻挡的定位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工作槽(9)、限位杆(10)、滑块(11)、第二工作槽(12)、第一螺纹杆(13)和第一螺纹套筒(14),所述运输板(1)的表面开设有两组第一工作槽(9),所述第一工作槽(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板(1)的顶部且位于两组第一工作槽(9)之间开设有第二工作槽(12),所述第二工作槽(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3),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14),所述第一螺纹套筒(14)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一端延伸至运输板(1)的外部,所述第一螺纹杆(13)位于运输板(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把(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3)和第二固定架(5)的相对侧均设置为弧形,所述运输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运输把(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固定板(16)、限位柱(17)和活动压板(18),所述固定板(16)固定安装于运输板(1)的顶部,所述固定板(1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两组限位柱(17),所述限位柱(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压板(18),所述活动压板(18)的底部与运输板(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套筒(19),所述第二螺纹套筒(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0),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一端转定安装于活动压板(18)的侧壁,所述第二螺纹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把(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板(18)远离固定板(16)的一侧且对应第一固定架(3)和第二固定架(5)之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定位环(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3)和第二固定架(5)相对侧的弧形面均铺设有橡胶材料制造的缓冲垫,所述定位环(22)的制造材料为橡胶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尺寸电动机壳体转运用周转车,包括运输板,所述运输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组第一固定架,所述运输板的表面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运输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三组第二固定架,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与第二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对壳体进行阻挡的定位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可以带动第二固定架向第一固定架进行移动,这样的设置便可以将需要周转的电动机壳体固定安装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而壳体的一侧则与第一挡板相接触,随后利用定位机构可以使壳体的两侧利用第一挡板和定位机构进行定位锁紧,从而便可以防止壳体在运输的过程中跌落。

技术研发人员:黎建柏,刘涛,张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昕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