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6337发布日期:2024-02-07 12:2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身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1、行李箱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性能,如灵活轻便、打开后视野的要求、足够的刚度及强度、良好的密封性等,其中刚度及强度是行李箱盖的重要性能指标。车身上铰链安装区域的强度或刚度不满足要求,可能会使得连接部位发生变形,导致异响、密封不严等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板体上设有向上凸伸或向下凹陷的用于安装铰链的安装平台,连接板的前端与位于后排座椅后侧上部的座椅后横梁相连,后端与构成行李箱上部口沿的行李箱盖上横梁相连,外侧与侧围相连,里侧与包裹架相连。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采用结构简单的连接板就能将相邻部件过渡连接为一体,在增强车尾结构可靠性的同时,还能为车尾门铰链提供稳定可靠的安装位。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10),连接板(10)的板体上设有向上凸伸或向下凹陷的用于安装铰链的安装平台(11),连接板(10)的前端与位于后排座椅后侧上部的座椅后横梁(30)相连,后端与构成行李箱上部口沿的行李箱盖上横梁(40)相连,外侧与侧围(50)相连,里侧与包裹架(6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0)的前端搭接于座椅后横梁(30)上,后端向下翻折形成托臂(13)承托于行李箱盖上横梁(40)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侧围(50)尾段的顶部向连接板(10)的里侧偏斜,连接板(10)上设有立板(21),立板(21)的上板边与侧围(5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0)的上方连接有加强板(20),加强板(20)包括贴合并焊于与安装平台(11)上方的基板(22),基板(22)的外侧板边向上翻折构成立板(21),安装平台(11)与基板(2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铰链的贯通两板体的孔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立板(21)为整体呈三角形状的板体,其长边与基板(22)相接,邻近车尾的上板边与侧围(50)的内表面吻合;立板(21)的板面垂直于车宽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基板(22)为整体呈长方形状的板体,且其长边沿车长方向布置,基板(22)的后板边紧邻托臂(13)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侧围(50)的尾段为沿车宽方向向内弯曲的曲面,连接板(10)的外连接边(14)包括与侧围(50)尾段内壁面轮廓吻合的侧围连接段(141),连接板(10)的折边(15)沿车长方向布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车身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盖铰链的车身安装部位加强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板体上设有向上凸伸或向下凹陷的用于安装铰链的安装平台,连接板的前端与位于后排座椅后侧上部的座椅后横梁相连,后端与构成行李箱上部口沿的行李箱盖上横梁相连,外侧与侧围相连,里侧与包裹架相连。本技术采用结构简单的连接板就能将相邻部件过渡连接为一体,在增强车尾结构可靠性的同时,还能为车尾门铰链提供稳定可靠的安装位。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军,程凯,李绍杰,刘丽丽,孟凡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