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车车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4948发布日期:2023-11-17 20:2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轮车车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具体涉及一种三轮车车篷。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三轮车,包括载人三轮车和载货三轮车,在三轮车行驶过程中,由于气候多变,风吹雨淋、寒冻暑热、沙尘侵袭等不利气候对人、车、货物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通常在三轮车上安装一个车篷,从而对人、货物、车起到保护作用,增加驾驶员及乘客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有的车篷,一般多采用铁皮或者防水布作为篷,覆盖在车篷支架上,再将车篷支架与三轮车车体之间固定连接,对人、货物、车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安装车篷不便于对货物进行上货和卸货,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2、授权公告号为cn21515529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电动三轮车新型车篷,所述凸起杆插入所述固定柱内部且与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其中对向的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有与所述延伸车棚对应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还设有嵌合口。

3、但是上述装置不便于对侧翼棚和延伸棚进行移动,不便于对三轮车车篷进行移动,使得货物上下料不方便,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于对车篷进行打开和收纳的三轮车车篷。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三轮车车篷,包括三轮车本体、安装结构和车篷;安装结构包括两个连接杆、第一支撑杆、多个第二支撑杆和多个固定块;

3、三轮车本体上并排设有两个支撑架;

4、两个连接杆并排分布,两个连接杆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架上方,每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上均设有卡槽和螺栓;

5、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的投影形状均为u型,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杆朝向三轮车本体车头的两个固定块;多个第二支撑杆并排分布,每个第二支撑杆均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架,距离第一支撑杆最远的第二支撑杆上设有限位组件;

6、车篷的内周面连接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的外周面。

7、优选的,车篷包括遮挡棚、两个拉锁和车篷本体;车篷本体的内周面连接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的外周面;遮挡棚的上端安装在车篷本体远离三轮车本体车头的一侧,遮挡棚的两侧和车篷本体上均设有拉链;相邻的两个拉链通过拉锁连接。

8、优选的,还包括摆动块和绳索;摆动块安装在车篷本体远离三轮车本体车头的一侧,摆动块上设有限位孔;绳索的一端安装在遮挡棚内;遮挡棚收纳状态下,绳索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系紧。

9、优选的,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和限位杆;限位框连接第二支撑杆朝向三轮车本体车位端的端面,限位框为u型框,限位框上设有两个通孔;限位杆配合穿过两个通孔。

10、优选的,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橡胶垫。

11、优选的,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圆角。

12、优选的,多个固定块均可拆卸安装在连接杆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4、使用者在上料结束后通过拉动第二支撑杆,使得多个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杆,多个第二支撑杆拉动车篷,使得堆叠状态下的车篷能够撑开,进而对三轮车本体上的货物进行全面遮挡,提高了三轮车本体运输货物的质量;通过限位杆将配合卡入限位框内的固定块卡紧在限位框内,从而实现了对多个第二支撑杆的固定,使得车篷的安装更加稳定,在三轮车本体运行过程中也能够保持稳定,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使用者通过拉动拉锁将遮挡棚固定在车篷本体上,进而使得遮挡棚能够对三轮车本体的后侧进行防雨,使得三轮车本体的防雨更加全面;同时在对遮挡棚进行收纳时,通过设置的摆动块和绳索对遮挡棚进行收紧限位,进而便于对货物进行上下料,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轮车本体(1)、安装结构(2)和车篷(3);安装结构(2)包括两个连接杆(21)、第一支撑杆(22)、多个第二支撑杆(23)和多个固定块(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车篷(3)包括遮挡棚(32)、两个拉锁(34)和车篷本体(35);车篷本体(35)的内周面连接第一支撑杆(22)和多个第二支撑杆(23)的外周面;遮挡棚(32)的上端安装在车篷本体(35)远离三轮车本体(1)车头的一侧,遮挡棚(32)的两侧和车篷本体(35)上均设有拉链(33);相邻的两个拉链(33)通过拉锁(3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块(31)和绳索;摆动块(31)安装在车篷本体(35)远离三轮车本体(1)车头的一侧,摆动块(31)上设有限位孔;绳索的一端安装在遮挡棚(32)内;遮挡棚(32)收纳状态下,绳索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孔并系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框(26)和限位杆(27);限位框(26)连接第二支撑杆(23)朝向三轮车本体(1)车位端的端面,限位框(26)为u型框,限位框(26)上设有两个通孔;限位杆(27)配合穿过两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22)和多个第二支撑杆(23)的外周面上均设有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22)和多个第二支撑杆(23)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车车篷,其特征在于,多个固定块(24)均可拆卸安装在连接杆(2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轮车车篷,包括三轮车本体、安装结构和车篷;安装结构包括两个连接杆、第一支撑杆、多个第二支撑杆和多个固定块;三轮车本体上并排设有两个支撑架每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上均设有卡槽和螺栓;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的投影形状均为U型,第一支撑杆的底端分别连接两个连接杆朝向三轮车本体车头的两个固定块;每个第二支撑杆均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架,距离第一支撑杆最远的第二支撑杆上设有限位组件;车篷的内周面连接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的外周面。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对车篷进行打开和收纳,从而便于对车篷进行撑开和堆叠,进而便于进行上下货。

技术研发人员:彭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嘉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