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99952发布日期:2024-04-23 11:19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为了缓和与衰减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受到的冲击和震动,保证行车的平顺性与舒适性,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使用寿命和操纵的稳定性,摩托车上均设置有减震器装置,减震器有许多种类,摩托车中绝大多数采用筒式减震器。

2、而市面上的摩托车减震器在安装时,多是通过减震器上的耳板固定在摩托车的支架上,并通过螺栓与六角螺母之间的配合使用,来达到安装作业,但在需要对减震器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拆卸过程较为麻烦,且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拆卸过程较为麻烦,且较为费力,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位于摩托车上的两个支架,以及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耳板,且第一耳板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固定在对应的支架上;

5、安装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对应支架上的安装筒,安装筒内设有若干支杆,以及推动组件,支杆的顶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活动轴安装有用于锁扣第一耳板的卡板,推动组件用于改变卡板的角度以将其扣接在第一耳板上。

6、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有活动在安装筒内底部的抵接座,且抵接座上设有延伸出安装筒外的螺杆,对应的在安装筒上预设有螺纹孔,螺杆背离抵接座的一端设有旋钮。

7、优选的,所述抵接座为一梯形体,且抵接座的倾斜面抵接在卡板上。

8、优选的,所述卡板的截面呈现“l”形状。

9、优选的,所述安装筒远离减震器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耳板,第二耳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对应的支架上。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和卡板之间安装有拉簧。

11、优选的,所述抵接座的底部设有一滑块,对应的在安装筒的内底部设有用于滑块移动的滑槽。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的安装组件,利用推动组件的移动来实现卡板的翻转,从而将卡板扣接在第一耳板上,达到安装的目的,同时可通过推动组件的后移,来实现卡板从第二耳板上的脱离作业,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减震器本体从安装筒内拆卸出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减震器本体的维修或者更换作业。

15、2、通过设置的拉簧,在推动组件后移时,可通过拉簧的回弹,来实现卡板能够及时回归到初始位置,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减震器本体从安装筒上脱离出来。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位于摩托车上的两个支架(1),以及减震器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本体(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耳板(3),且第一耳板(3)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组件(4),安装组件(4)固定在对应的支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405)包括有活动在安装筒(401)内底部的抵接座(4051),且抵接座(4051)上设有延伸出安装筒(401)外的螺杆(4052),对应的在安装筒(401)上预设有螺纹孔,螺杆(4052)背离抵接座(4051)的一端设有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座(4051)为一梯形体,且抵接座(4051)的倾斜面抵接在卡板(4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03)的截面呈现“l”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401)远离减震器本体(2)的一端设有第二耳板(5),第二耳板(5)通过螺栓固定在对应的支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02)和卡板(403)之间安装有拉簧(40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座(4051)的底部设有一滑块,对应的在安装筒(401)的内底部设有用于滑块移动的滑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包括位于摩托车上的两个支架,以及减震器本体,所述减震器本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耳板,且第一耳板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固定在对应的支架上;安装组件包括有固定在对应支架上的安装筒,安装筒内设有若干支杆,以及推动组件,支杆的顶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活动轴安装有用于锁扣第一耳板的卡板。通过设置的安装组件,利用推动组件的移动来实现卡板的翻转,从而将卡板扣接在第一耳板上,达到安装的目的,同时可通过推动组件的后移,来实现卡板从第二耳板上的脱离作业,以方便工作人员将减震器本体从安装筒内拆卸出来。

技术研发人员:胡臻璨,毕六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永康市上下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