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2532发布日期:2023-11-22 20:3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护电池包,副车架上一般安装有电池包防撞梁,但是电池包防撞梁与副车架的安装结构较弱,在副车架下板上直接进行凸焊螺母,副车架下板受力较大,而且,电池包防撞梁碰撞后容易造成副车架损伤,从而因更换副车架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副车架总成,该副车架总成可以避免电池包受损,也可以提高横梁与电池包防撞梁连接的强度,从而可以避免低速碰撞中副车架发生损伤,也可以实现降低整车维修成本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一种车辆。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包括:横梁;电池包防撞梁,所述电池包防撞梁设置于所述横梁的下方;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螺纹管和螺杆,所述螺纹管固定在所述横梁内,所述螺杆穿设所述电池包防撞梁后与所述螺纹管螺纹配合。

4、由此,副车架总成中电池包防撞梁的设置,可以避免电池包受损,电池包防撞梁和横梁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可以增加电池包防撞梁与横梁整体的强度与刚度,也可以提高横梁与电池包防撞梁连接的强度,从而可以避免低速碰撞中副车架发生损伤,也可以实现降低整车维修成本的目的。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包括:横梁上板和横梁下板,所述横梁上板设置于所述横梁下板的上方,所述螺纹管的上端与所述横梁上板固定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上板上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螺纹管包括:主管体和固定头,所述固定头设置于所述主管体的上端且与所述主管体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台阶,所述固定头穿设所述第一穿孔且与所述横梁上板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体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横梁上板上。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管体的下端抵接在所述横梁下板上,所述横梁下板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螺杆穿设所述第二穿孔。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防撞梁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设置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上且上端抵接在所述横梁上,所述螺杆穿设所述套管后与所述螺纹管螺纹配合。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套管包括:第一套管部和第二套管部,所述第二套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部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管部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套管部抵接在所述横梁和所述电池包防撞梁之间,所述第二套管部位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内。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防撞梁为铝型材梁。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包防撞梁上设置有用于减重的凹陷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陷部设置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的左右两端且关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竖向延伸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副车架总成。

14、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0)包括:横梁上板(11)和横梁下板(12),所述横梁上板(11)设置于所述横梁下板(12)的上方,所述螺纹管(31)的上端与所述横梁上板(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板(11)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11),所述螺纹管(31)包括:主管体(311)和固定头(312),所述固定头(312)设置于所述主管体(311)的上端且与所述主管体(311)的上端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第一台阶(33),所述固定头(312)穿设所述第一穿孔(111)且与所述横梁上板(11)固定连接,所述主管体(311)的上端面抵接在所述横梁上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311)的下端抵接在所述横梁下板(12)上,所述横梁下板(12)上设置有第二穿孔(121),所述螺杆(32)穿设所述第二穿孔(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还包括:套管(40),所述套管(40)设置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上且上端抵接在所述横梁(10)上,所述螺杆(32)穿设所述套管(40)后与所述螺纹管(31)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0)包括:第一套管部(41)和第二套管部(42),所述第二套管部(42)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管部(41)的下端且与所述第一套管部(4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第二台阶(43),所述第一套管部(41)抵接在所述横梁(10)和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之间,所述第二套管部(42)位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为铝型材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上设置有用于减重的凹陷部(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21)设置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的左右两端且关于所述电池包防撞梁(20)竖向延伸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总成(2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副车架总成和车辆,该副车架总成包括:副车架,副车架包括:横梁;电池包防撞梁,电池包防撞梁设置于横梁的下方;紧固件,紧固件包括:螺纹管和螺杆,螺纹管固定在横梁内,螺杆穿设电池包防撞梁后与螺纹管螺纹配合。由此,可以提高横梁与电池包防撞梁连接的强度,从而可以避免低速碰撞中副车架发生损伤,也可以实现降低整车维修成本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超,田江涛,霍佳兴,石世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