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3904发布日期:2023-12-30 04:3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的,特别是滑板车减震机构的。


背景技术:

1、电动滑板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电动滑板一般分为双轮驱动或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分别为:轮毂电机(hub)、以及皮带驱动,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电动滑板车的控制方式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同,更容易被驾驶者学习,配备可拆装可折叠的车座,比传统电动自行车结构简单、车轮小、轻巧简便,能节省大量社会资源。近年来,锂电池的电动滑板车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需求和态势。为了提高电动滑板车的舒适性,一般会在滑板车基础上增设减震结构。

2、如公开号为cn112874684a的中国发明专利就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滑板车的减震机构和滑板车,减震机构包括连接部和轮子,轮子两侧设置有摇臂部,连接部用于设置在脚踏部的前端或者后端,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轴接点和第二轴接点,第一轴接点靠近轮子,第二轴接点远离轮子,摇臂部的前端连接轮子的转轴,摇臂部的中部通过第一轴接点和连接部相连,摇臂部的后端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相轴接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的下端和摇臂部的后端相连,第一传动件的上端和第二传动件的前端相连,第二传动件的中部通过第二轴接点和连接部相连,第二传动件的后端连接压弹簧减震器的后端,弹簧减震器的前端和连接部相连。该专利中通过弹簧结构来进行减震,此种减震方法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且弹簧工作时需要一定的伸缩空间,导致减震结构的体积都较大,造成滑板车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通过减震胶块进行减震,减震效果佳、成本低、体积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后方的后轮,所述车架后方设有与所述后轮适配的后叉,所述后轮通过减震机构与两侧所述后叉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减震胶块,所述减震胶块设于所述后叉下侧,所述后叉上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后叉上设有供所述固定块竖向或斜向活动的滑动空间,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滑动空间内,所述减震胶块通过若干连接件贯穿所述后叉底部后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的轮轴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3、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块包括与所述滑动空间适配的下块体和设于所述下块体上侧的上块体,所述下块体上设有与所述上块体适配的块槽,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下块体后与所述上块体固定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块体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槽,所述横槽贯穿所述上块体一侧设置,所述后轮的轮轴固定设于所述横槽内。

5、作为优选,所述的后叉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后斜杠,所述减震机构固定设于所述后斜杠上。

6、作为优选,所述的车架上设有脚踏部,所述脚踏部设有弹性踏,所述弹性踏两端分别设有由端部逐渐向上隆起设置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踏板中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脚踏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脚踏部抵触配合。

7、作为优选,所述的踏板中部上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8、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折弯部设于远离所述后轮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部设于靠近所述后轮的一端。

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折弯部上靠近所述后轮的一端设有上翘设置的翘尾,所述翘尾与所述第二折弯部之间设有踏板滑动摩擦部,所述脚踏部上设有与所述踏板滑动摩擦部抵触配合的滑块。

10、本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减震机构通过减震胶块进行缓冲减震,从而提高滑板车的舒适性,减震机构工作过程中,后叉的重量压在减震胶块,当滑板车有颠簸时,后叉与后轮之间的减震胶块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降低颠簸,本申请结构简单高效、稳定性强,无需弹簧等传统减震机构、承重性能强、所需空间小、适合狭窄空间安装。

1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包括车架(1)和设于所述车架(1)后方的后轮(2),所述车架(1)后方设有与所述后轮(2)适配的后叉(3),所述后轮(2)通过减震机构与两侧所述后叉(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减震胶块(4),所述减震胶块(4)设于所述后叉(3)下侧,所述后叉(3)上侧设有固定块(5),所述后叉(3)上设有供所述固定块(5)竖向或斜向活动的滑动空间(31),所述固定块(5)设于所述滑动空间(31)内,所述减震胶块(4)通过若干连接件(6)贯穿所述后叉(3)底部后与所述固定块(5)固定连接,所述后轮(2)的轮轴与所述固定块(5)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包括与所述滑动空间(31)适配的下块体(51)和设于所述下块体(51)上侧的上块体(52),所述下块体(51)上设有与所述上块体(52)适配的块槽(511),所述连接件(6)贯穿所述下块体(51)后与所述上块体(5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块体(52)上设有横向设置的横槽(521),所述横槽(521)贯穿所述上块体(52)一侧设置,所述后轮(2)的轮轴固定设于所述横槽(52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3)上设有向下倾斜设置的后斜杠(32),所述减震机构固定设于所述后斜杠(3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有脚踏部(11),所述脚踏部(11)设有弹性踏板(7),所述弹性踏板(7)两端分别设有由端部逐渐向上隆起设置的第一折弯部(71)、第二折弯部(72),所述第一折弯部(71)与所述第二折弯部(72)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踏板中部(73),所述第一折弯部(71)与所述脚踏部(1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部(72)与所述脚踏部(11)抵触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中部(73)上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加强筋(74)。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71)设于远离所述后轮(2)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弯部(72)设于靠近所述后轮(2)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72)上靠近所述后轮(2)的一端设有上翘设置的翘尾(75),所述翘尾(75)与所述第二折弯部(72)之间设有踏板滑动摩擦部(76),所述脚踏部(11)上设有与所述踏板滑动摩擦部(76)抵触配合的滑块(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滑板车减震机构,包括车架和设于所述车架后方的后轮,所述车架后方设有与所述后轮适配的后叉,所述后轮通过减震机构与两侧所述后叉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具有弹性的减震胶块,所述减震胶块设于所述后叉下侧,所述后叉上侧设有固定块,所述后叉上设有供所述固定块竖向或斜向活动的滑动空间,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滑动空间内,所述减震胶块通过若干连接件贯穿所述后叉底部后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后轮的轮轴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本技术减震机构通过减震胶块进行缓冲减震,降低颠簸,本申请结构简单高效、稳定性强,无需弹簧等传统减震机构、承重性能强、所需空间小、适合狭窄空间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乐步电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