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2128发布日期:2024-02-02 21:2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移动泵车,具体为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


背景技术:

1、移动泵车是抢险救灾的特殊车辆,它是根据抢险救灾装备长期储存、缺失维护、作业环境恶劣、作业要求特殊等因素而形成的突发性、紧迫性、作业多样性、社会影响性等特性而研发的,在进行抢险救灾就需要用到移动泵车。

2、目前,移动泵车在使用时,不仅要携带抽水泵和柴油电机,还需要携带一些抢险的物质或工具,但是现有的移动泵车由于结构简单,需要使用者进行比较多的辅助调节,且对柴油电机的防护比较薄弱,影响了使用者的调节效率和采油电机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具备便于调节、方便收纳、使用安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移动泵车由于结构简单,需要使用者进行比较多的辅助调节,且对柴油电机的防护比较薄弱,影响使用者的调节效率和柴油电机的使用安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

3、所述收纳机构包括与固定底座螺纹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外壳的正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水泵,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收纳箱滑动连接的隔板,所述收纳箱的正面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固定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收纳箱的右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收纳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干燥板,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收纳箱内部的散热扇。

4、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的扶手,所述扶手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

5、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水泵通过螺纹孔与固定底座螺纹连接。

6、进一步,所述收纳箱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穿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通过穿孔延伸至收纳箱的内部与隔板固定连接。

7、进一步,所述隔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隔板通过滑块与收纳箱滑动连接。

8、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电机位于安装槽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通过设置收纳机构,增加了调节的自动化,方便使用者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和对采油电机的防护,解决了现有的移动泵车由于结构简单,需要使用者进行比较多的辅助调节,且对柴油电机的防护比较薄弱,影响使用者的调节效率和柴油电机的使用安全的问题。

11、2、该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通过设置连接组件,方便对移动泵车的移动,增加了移动泵车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固定底座(1)固定连接的扶手(13),所述扶手(13)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水泵(4)通过螺纹孔与固定底座(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5)的顶部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穿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通过穿孔延伸至收纳箱(5)的内部与隔板(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隔板(7)通过滑块(8)与收纳箱(5)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发电机(3)位于安装槽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收纳机构包括与固定底座螺纹连接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水泵,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电动推杆。该用于应急抢险的移动泵车装置,通过设置收纳机构,增加了调节的自动化,方便使用者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的效率和对采油电机的防护,解决了现有的移动泵车由于结构简单,需要使用者进行比较多的辅助调节,且对柴油电机的防护比较薄弱,影响使用者的调节效率和柴油电机的使用安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传新,蒋迁欢,陈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鸿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