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8322发布日期:2023-12-30 02:52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力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助力车,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助力车控制器。


背景技术:

1、助力车分两种:燃油助力车、电动自行车,不管是哪一种,其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kg,超出其标准的即为机动车,其符合国家产品公告,即为摩托车;其不符合国家产品公告,即为拼装机动车;

2、如中国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助力车电机控制器”专利号:cn217160355u,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盒体,其顶部敞口设置;盖板,其能够盖合在盒体顶部并且用于将盒体顶部的敞口封闭;功率pcba,其设置在盒体当中;功率器件,其通过引脚与功率pcba连接且位于功率pcba底部,其设置有偶数对;压条,其垫在功率器件与功率pcba之间;弹性导热垫,其设置在多个功率器件底部且贴合在盒体上;以及螺丝,其穿过盖板底部与弹性导热垫后与压条螺纹连接;无需针对每一个功率器件设置单独的螺丝进行连接,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并且通过设置弹性导热垫,在固定功率器件的时候,减少了引脚处的应力;

3、上述文件虽然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并且通过设置弹性导热垫,在固定功率器件的时候,减少了引脚处的应力,但是不具备抗震防护的功能,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因颠簸路面影响容易发生晃动,这样一来晃动力度容易对控制器带来损坏,给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力车控制器,达到了抗震防护的功能。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压板,所述缓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压杆,所述缓压杆的顶部贯穿至安装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侧贯穿至底座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左侧插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贯穿至底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本体。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缓压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的内腔中。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安装座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腔中。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右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板,所述复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杆。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腔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复位板的两端均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的内腔中。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阻尼器,可以起到抗震防护的作用,有效的将路面颠簸产生的晃动力度进行缓解并消除,提高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解决了工作人员的麻烦,通过增加螺栓,便于对控制器本体进行拆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装效率,通过增加弹簧,可以有效的利用弹簧的复位弹性推动滑动板移动,便于后期的安装工作。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安装块,便于对安装座进行安装,通过增加第一滑轨,提高了缓压板滑动的稳定性,通过增加滑槽,便于对滑块进行限位,提高了滑动板滑动的稳定性,通过增加第二滑轨,提高了复位板滑动的稳定性,通过增加支撑杆和支撑板,可以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8),所述阻尼器(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压板(9),所述缓压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压杆(2),所述缓压杆(2)的顶部贯穿至安装座(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螺栓(4),所述螺栓(4)的左侧贯穿至底座(5)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帽(14),所述螺栓(4)的左侧活动连接有滑动板(15),所述滑动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插块(16),所述插块(16)的左侧插接有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的表面贯穿至底座(5)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本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7),所述缓压板(9)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7)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动板(1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2),且滑块(12)的表面滑动连接于滑槽(13)的内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8)右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腔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板(21),所述复位板(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复位杆(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腔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22),所述复位板(2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22)的内腔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力车控制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压板,所述缓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压杆,所述缓压杆的顶部贯穿至安装座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左侧贯穿至底座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帽。本技术通过增加阻尼器,可以起到抗震防护的作用,有效的将路面颠簸产生的晃动力度进行缓解并消除,提高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解决了工作人员的麻烦,通过增加螺栓,便于对控制器本体进行拆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装效率,通过增加弹簧,可以有效的利用弹簧的复位弹性推动滑动板移动,便于后期的安装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方瑜,陈楷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瑞迪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