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0104发布日期:2024-02-26 16:5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1、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

2、摩托车的ecu一般设置在车辆的后端,但是ecu所控制的电气元件大多集成在车头区域,导致ecu和电气元件之间需要布置较长的线束,导致车辆的成本增加。

3、ecu等控制器一般设置在座垫下方,且ecu还会被一层塑料板覆盖,从而增加对ecu等控制器的保护。但是前述的ecu布置方案导致ecu的拆卸工序较为繁琐,不利于对ecu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控制单元装卸的更加便捷的摩托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电器组件、行走组件和动力系统,车架包括设置在摩托车前端的主车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主车架上;电器组件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的控制器;行走组件与车架连接;动力系统与行走组件传动连接;车身覆盖件包括侧护板,侧护板与设置在主车架上的车身覆盖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控制器设置在主车架的前端,且控制器设置为至少部分与主车架连接;从摩托车的宽度方向观察,控制器与侧护板至少部分重叠。

4、进一步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主车架前部的照明支架,摩托车还包括照明组件,照明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照明支架上,控制器至少部分设置在照明支架上。

5、进一步地,电器组件还包括蓄电池,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电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控制器的第一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与照明支架固定连接,且控制器与第一连接构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地,照明支架与第一连接构件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

7、进一步地,照明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构件,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同轴设置的固定孔,紧固件至少部分穿设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上的固定孔,并将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连接至照明支架。

8、进一步地,动力系统还包括碳罐,碳罐和控制器设置在摩托车的同侧,碳罐通过第二连接构件与照明支架连接。

9、进一步地,碳罐与第二连接构件为可拆卸连接;从摩托车的宽度方向观察,碳罐与侧护板至少部分重叠。

10、进一步地,动力系统还包括散热水箱,散热水箱设置在主车架的前部,从摩托车的宽度方向观察,散热水箱与侧护板至少部分重叠。

11、进一步地,控制器与蓄电池通过线束连接,线束靠近控制器的一端设置有插接件,线束与插接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线束端口,线束端口的开口朝下。

12、进一步地,定义一个垂直于宽度方向的纵向平面,摩托车基本相对于纵向平面对称设置;侧护板成对设置,且一对侧护板关于纵向平面对称分布。

13、所述摩托车的控制器布置位置具有更佳的可维修性,在拆卸控制器过程中,能够减少拆卸相关部件的数量,提升对控制器的维修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其包括车架、车身覆盖件、电器组件、行走组件和动力系统,车架包括设置在摩托车前端的主车架;车身覆盖件至少部分设置在主车架上;电器组件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的控制器;行走组件与车架连接;动力系统与行走组件传动连接;车身覆盖件包括侧护板,侧护板与设置在主车架上的车身覆盖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控制器设置在主车架的前端,且控制器设置为至少部分与主车架连接;从摩托车的宽度方向观察,控制器与侧护板至少部分重叠。上述对控制器的设置便于驾驶员在后期对控制器进行升级和维修,提升了摩托车改装和维修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海,王凯达,甘玉龙,黄国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