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04856发布日期:2024-03-25 18:5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防护,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


背景技术:

1、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可燃物(例如煤)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主要利用燃料在燃烧时加热水生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在火电厂中有许多电气设备,为了避免设备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出现受潮的情况,因此会使用隔离底座等防护工具对火电厂中的电气设备提供防护。

2、公开号为cn21871975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用调节装置,此调节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单元和支撑单元,其中,底板,其底部的四角侧壁上设置固定槽;移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其包括减震座,设置于所述减震座上的支撑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移动轮;支撑单元,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侧壁上,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之间的驱动杆;底板用于电气设备的放置,其底部安装移动单元和支撑单元,移动单元用于底板及底板上放置的电气设备的移动,而支撑单元则能够将底板支撑起,使得底板及底板上放置的电气设备能够稳定放置;

3、但是上述对比文件中在实际使用工作的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装置的长度尺寸不具有调节的功能,火电厂中设备较多,而且各种设备的大小尺寸均不一致,该防护装置的承载面有限且恒定不可调,难以适用于不同设备的安装,导致了适用范围存在限制。因此,急需对现有的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承载面可调节的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其包括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右侧设有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底部均安装有自锁式万向轮,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均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杆,连接套的内部贯穿设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中部外侧设有支撑加固组件。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支杆收纳于收纳槽内侧。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同一端两个所述支杆的一端均与连接套铰接,两个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铰接,两个所述连接套分别螺纹套接于双向丝杆的两端外侧。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加固组件包括横杆、安装套、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滑块、导向杆和固定块,安装套转动套接于双向丝杆的中部外侧,安装套的左右两侧外壁对称固定有横杆,安装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的下方转动安装有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活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外侧,导向杆的两端均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焊接固定在第一承载板的底端面。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横杆分别与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滑动相连,所述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两者的长度相等,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呈“x”形结构设置。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设于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

11、通过手动控制双向丝杆旋转,即可控制两个连接套按照相互靠近的方向缓缓移动靠近,此时即可利用支杆推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沿着横杆稳定滑动,能够实现对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间距的便捷调整,使该装置承载面可调,能够满足不同大小、型号的电气设备防护安装需求,适用范围更广;

12、在控制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展开并安装使用时,横杆的设置,能够提高该防护工具的支撑力度,并且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也会进行转动调节,并推动滑块在导向杆的外侧移动,利用呈“x”形设置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能够进一步提高该防护工具的支护力度,便于对电气设备的稳定支撑,而且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连接套、支杆和安装套的上端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便于电气设备的稳定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包括第一承载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1)的右侧设有第二承载板(2),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的底部均安装有自锁式万向轮(3),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的前后两端之间均设有连接套(5),连接套(5)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杆(6),连接套(5)的内部贯穿设有双向丝杆(7),双向丝杆(7)的中部外侧设有支撑加固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收纳槽(4),所述支杆(6)收纳于收纳槽(4)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其特征在于:同一端两个所述支杆(6)的一端均与连接套(5)铰接,两个所述支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铰接,两个所述连接套(5)分别螺纹套接于双向丝杆(7)的两端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加固组件(8)包括横杆(801)、安装套(802)、第一推杆(803)、第二推杆(804)、滑块(805)、导向杆(806)和固定块(807),安装套(802)转动套接于双向丝杆(7)的中部外侧,安装套(802)的左右两侧外壁对称固定有横杆(801),安装套(80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803),第一推杆(803)的下方转动安装有第二推杆(804),第一推杆(803)和第二推杆(80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805),滑块(805)活动套设于导向杆(806)的外侧,导向杆(806)的两端均焊接有固定块(807),固定块(807)焊接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的底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杆(801)分别与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滑动相连,所述第一推杆(803)和第二推杆(804)两者的长度相等,第一推杆(803)和第二推杆(804)呈“x”形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杆(806)分别设于第一承载板(1)和第二承载板(2)相互靠近的一侧底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厂电气设备防护工具,包括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右侧设有第二承载板,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底部均安装有自锁式万向轮,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的前后两端之间均设有连接套,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杆,连接套的内部贯穿设有双向丝杆。本技术通过手动控制双向丝杆旋转,即可控制两个连接套按照相互靠近的方向缓缓移动靠近,此时即可利用支杆推动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沿着横杆稳定滑动,能够实现对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间距的便捷调整,使该装置承载面可调,能够满足不同大小、型号的电气设备防护安装需求,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波,丁智鹏,胡耀东,刘佳琦,尚丽,刘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剑波
技术研发日:20230728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